APP下载

多层螺旋CT成像对右肺中叶肺段和亚段肺动脉管径的评价

2015-01-23董生坤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第一医院放射科内蒙古满洲里021400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亚段肺段右肺

董生坤 (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第一医院放射科,内蒙古 满洲里 021400)

多层螺旋CT成像对右肺中叶肺段和亚段肺动脉管径的评价

董生坤 (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第一医院放射科,内蒙古 满洲里 02140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成像在右肺中叶肺段和亚段肺动脉肺管径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90例无心肺疾病患者的胸部 CT增强扫描资料,经多平面重建(MPR)图像上对右肺中叶肺段和亚段肺动脉管径进行测量,根据性别分为两组,再根据年龄分为三组,青年组、中年组与老年组,对所有患者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组与年龄组中,右肺中叶肺段和亚段肺动脉管径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重建方法各有特色,经 MPR重建后,图像可更好的显示肺段和亚段肺动脉,是对动脉管径进行测量的较为准确的方法.结论:使用多层螺旋 CT成像可较好的对右肺中叶肺段和亚段肺动脉管径进行评价,为临床提供准确数据.

多层螺旋 CT;右肺段动脉;肺段

0 引言

以往对肺动脉分支进行研究,主要是采取断层与大层解剖方法,但是研究所得结果和正常活体肺动脉有差距[1].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 CT在空间分辨力与时间分辨力上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活体肺动脉研究中最为有效的无创影像学检查方式.目前,对于肺动脉主干和左右肺动脉、肺叶动脉管径等的CT测量文献报道较多,但是对肺段和亚肺动脉管径报道较少,尚未得出较为准确的数据标准.在本次研究中使用多层螺旋CT的三维成像技术对右肺中叶肺段和亚肺段动脉管径进行测量,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90例无心肺疾病患者的胸部CT增强扫描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女44例,年龄19~78(平均51.2±5.3)岁.先把90例患者根据性别分为男女两组,随后根据年龄分为 19~39岁为青年组,40~59岁为中年组,60~78岁为老年组,对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1.2 方法 使用40层螺旋 CT扫描仪,管电流 250 mAs,管电压120 kV,pH 1.5,0.5 s/Rot,扫描层厚为1.25 mm,重建间距为1.0 mm.动态扫描层面定位在肺尖至后肋膈角水平.使用高压注射器从肘前静脉行碘普罗胺注射,370 gI/L,85 mL,速率 3.5 mL/s.使用造影剂作自动跟踪,扫描完成后,将肘位图像传至 Vitrea后处理工作站.

使用三维重建: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和多平面重建.最大限度保留多的血管分支,调节窗位和窗宽,可旋转至不同角度,背景消失,每种重建方法可获得8幅左右图像,作为图像测量和分析.

1.3 观察指标 在 MIP和 VR、MPR图像上对肺动脉分支解剖位置进行观察.经 MPR图像测量外侧段肺段、右肺中叶内侧段、亚肺段动脉管径.

2 结果

VR重建可直接显示图像,空间立体感强,明确显示周围解剖关系.但是只能将7~8级分支到肺胸膜边缘处1 cm血管网显示;MIP重建图像可显示7~8级分支,图像立体感强;MPR具有多角度、多方向、多平面的图像清晰显示功能,将 8~9级分支到肺胸膜边缘 5 mm血管网清晰显示.MPR重建图像可对右肺中叶段和亚段级肺动脉管径进行测量.

2.1 肺动脉观测结果 右肺中叶动脉经冠状断面分布规律:右肺动脉入肺门后,立即分出右肺中叶动脉,右肺中叶动脉和肺段支气管分支同行,发出内侧段和外侧段动脉.

2.2 肺亚段动脉观测结果 男女之间的各段级肺动脉管径有明显差异,男性明显较女性粗,差异显著(P<0.05);而青年组较老年组,在肺动脉管径中有明显差异(P<0.05);右肺中叶段和亚段肺动脉管径会随着年龄增加而不断增大和变粗.

3 讨论

以往只能从尸体上对肺动脉管径进行测量,所取得的效果和活体依然存在较大差异.从血管口径测量,解剖标本具有外径,但是经影像学诊断图像可测其内径.活体器官与非活体器官存在显著差异,使用非活体器官测量,难以将活体器官的情况明确显示[2].使用多层螺旋 CT成像和三维重建技术,对活

采取多层螺旋 CT成像与三维重建技术也可以更加清晰的将肺动脉图像显示.在以往的研究中[4],使用螺旋 CT成像对右肺中叶小动脉分支形态个分布、行走形态显示,结果发现,使用MPR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右肺中叶段与亚段肺动脉管径,测量更为准确.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取MPR重建图像能更好显示右肺中叶肺段和亚段肺动脉管径,测量准确率高,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女之间的各段级肺动脉管径有明显差异,男性明显较女性粗,差异显著(P<0.05);而青年组较老年组,在肺动脉管径中有明显差异(P<0.05);右肺中叶段和亚段肺动脉管径会随着年龄增加而不断增大和变粗.可能和肺动脉的管壁弹性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弱相关.也可能是因为管壁退变,在血流冲击下,导致血管扩张,使肺动脉管径随着年龄增加变粗.

综上所述,使用螺旋CT成像三维重建技术,可将右肺中叶肺段和亚肺段动脉清楚显示,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成年人进行测量,能使肺动脉管径的测量结果更为准确,为临床提供确切依据.

[1]冯 杰,龙淼淼,祁 吉.多层螺旋CT厚层与薄层图像测量肺密度的一致性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12):1900-1904.

[2]陈光平,董海娜,汪晓庆,等.多层螺旋CT对右肺下叶肺段、亚肺段动脉管径的测量[J].解剖学报,2014,45(2):248-252.

[3]韩素芳,高修成,田忠甫,等.先天性支气管桥的多层螺旋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46(2):121-123.

[4]郭兰田,姜兴岳,谢庆芝,等.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肺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2):92-95.

R322.121

A

2095-6894(2015)02-112-02

2014-09-01;接受日期:2014-09-23

董生坤.本科.Tel:0470-6264943 E-mail:13947046878@163.com体肺动脉分支进行研究,其优势在于:图像具有高分辨率,能显示肺动脉分支空间解剖细节;快速成像;图像可经任意角度和方向,将肺动脉分支空间解剖关系显 示[3].

猜你喜欢

亚段肺段右肺
东胜气田锦30井区盒1段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五6亚段喀斯特储层分布规律
改良膨胀萎陷法界定肺段间交界面的精确性评估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肺腺癌1例
选择性肺叶切除治疗同侧多发结核病灶一例
三维影像重建支气管、血管引导胸腔镜精准肺段、肺亚段切除段间区域结节的策略探讨*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肺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单仓血管组合处理法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和体会△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在肺癌治疗中的现状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现状与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