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智杰教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经验

2015-01-22王敏,李智杰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上下肢李教授后遗症

·专家经验·

李智杰教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经验

王敏1李智杰2

1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武汉430065

2武汉市中医医院,武汉430014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或软化,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属中医学“卒中”范畴。该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的特点[1],研究[2]表明我国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其中70%为缺血性脑卒中,居脑血管病之首。中医药治疗卒中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治疗经验。笔者导师李智杰教授认为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多以肝肾亏虚、血脉不畅为主要病理基础,并认为患者后期兼以气血不足,故施以活血化瘀、滋补肝肾,同时配以补益气血之法,随症加减,效果显著。

1病因病机的认识

脑梗死后遗症期的患者多年老体弱,本身存在肝肾亏虚的病理改变,因年老肾虚精亏,肾阴不足,阴虚则风阳内动;肾虚精亏,精血不充,不能上荣于清窍,而致窍道不利,脉络不畅,导致脑脉瘀滞不通。针对卒中的论述,张锡纯认为卒中乃“血之与气,并走于上”所致,而《医宗必读·真中风》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瘀血在卒中的辨证治疗中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同时,李教授认为后遗症期患者多有气血亏虚的存在,因此对于卒中后遗症者,多用活血行气之品,若用太过,势必耗气伤血;另外,后遗症经久不愈者,多耗伤气血,往往气血双亏,机体组织失之濡养,而出现半身不遂等症。正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云:“半身不遂者,脾胃气弱,血气偏虚,为风邪所乘故也。”论述气血虚衰是发病之本,外为风所客,令血气不相周荣于肌肉,故令偏枯也。清代怀远在《古今医彻》中云:“中风僻瘫痪,分左右之道路,而大补气血,佐以舒筋豁痰,十补勿一泻之。”其认为治疗卒中,补气血为培本之法。张景岳认为:“盖气虚则麻,血虚则木,麻木不已,则偏枯萎废,渐至日增”,即认为气血亏虚是卒中的根本。

李智杰教授认为中老年人因肝肾亏虚,精血不充,终则瘀血阻络;或因气血不足而血行滞涩;又因气虚而致血瘀,均可发为卒中。因此,李教授强调在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上不能忽视气血的亏虚。整个病理过程由虚(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至实(瘀血阻络),日久必耗伤气血,最终又至虚(气血不足)。

2治疗方法

李智杰教授在治疗上针对本病主要病因病机,立补益肝肾、活血化瘀为主法,药物常选用桑椹子、女贞子、枸杞、首乌、黄精等以滋补肝肾使肾精充足,脑髓得养,神机得复,若肝肾精血充足,则筋骨得养,肢体功能得复,且会使肝木柔顺,无阳亢之风,阴阳平和;药物常用三七、水蛭、丹参、川芎、怀牛膝等活血化瘀以扩张脑血管,改善缺血部位的血供,缩小梗死范围,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3],尤其是怀牛膝,张锡纯曾言:“服后能使脑中之血如建瓴之水下行”。同时,李教授强调在治疗上把握气血双补尤为重要,药物常用太子参、黄芪、白术等补气以行血;当归、鸡血藤既能补血又能活血;阿胶、紫河车能补气养血益精,诸药共用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随证加地龙、僵蚕、全蝎、蜈蚣祛风化痰通络,其中虫类药为血肉有情之品,既有行走攻窜之性,擅搜剔留滞经络中的风邪,而能平肝熄风、活血通络,又兼具填精补髓和祛瘀生新双重作用,配合补肝肾益气血之品,对于卒中后遗症者效果良好。李教授认为患者可长期服用,并能有效防止复发。兼头晕者,常佐以葛根、天麻等,葛根善畅气血调脏腑,可协助活血化瘀药透达络脉,现代药理研究[4]表明葛根可明显改善心脑血液的循环;天麻归肝经,能平肝镇定,养阴息风,通络止痛,《本草纲目》说:“天麻为治风之神药”,现代药理研究[5]表明天麻有扩张血管及降血压作用。伴失眠难以入睡者,佐以安神药,如茯神宁心安神,夜交藤养血安神,还可祛风通络,百合清心安神;夜梦较多者佐以龙齿镇惊安神。在临床上,多取得满意疗效。

李智杰教授指出对于卒中后遗症期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也可辅以针灸治疗,以疏通经脉,调和气血。同时,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也尤为重要。总之,治疗上针对不同病情,要制订出适当的治疗方案,中药、针灸、康复训练、心理治疗等都可以应用,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疗效,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3病案举隅

患者,魏某,男,62岁。2014年7月13日初诊,患者诉左侧上下肢乏力,行走欠稳1年余。患者自诉1年前突发半身不遂,昏仆倒地,曾于当地医院就诊(具体过程不详)。现患者左侧上下肢乏力,行走欠稳,言语尚清晰,伴头晕,偶有左上肢颤抖,腰膝酸软,无胸闷心慌,纳差,睡眠可,大便质干,小便可,舌暗红苔少,脉细弱。患者年老体弱,肝肾亏虚,肌肉骨节筋脉失养,故上下肢无力;肝肾阴虚则阳亢于上,故头晕;血虚生风则左上肢偶有颤抖;气血亏虚无以鼓动脉管则脉细弱;气血瘀滞则舌暗红;李教授辨证为肝肾亏虚型,治法以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为主,辅以益气补血。处方:葛根10 g,三七6 g,丹参30 g,天麻10 g,水蛭5 g,当归20 g,菊花10 g,川芎10 g,黄芪10 g,太子参10 g,桑椹子15 g,女贞子15 g,神曲10 g,枸杞15 g,鸡血藤15 g,阿胶10 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半月后复诊,诉头晕缓解,左上肢颤抖减轻,自觉全身状态较前好转,纳可,二便调。继续服用3个月后,左侧上下肢力量尚可,诸症状皆有好转。

4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脑梗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笔者导师李智杰教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以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主,佐以补益气血之法,做到治病求本,标本兼治。临床上针对患者的病情辨证施治,并辅以针灸及适当康复训练,故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江,贾建平,崔丽英.神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53.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11):68-74.

[3]罗秀珍.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4):241-243.

[4]吴丽丽.中医药治疗脑梗死机理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05,18(9):47-48.

[5]黄金,刘瑜.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中风肝阳上亢证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1,26(4):856-857.

(收稿日期:2015-03-01)

doi:10.3969/j.issn.1674-4616.2015.03.023

猜你喜欢

上下肢李教授后遗症
春天的“后遗症”
Trendelenburg体位不同通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上下肢动脉血PaO2及乳酸的影响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基本力量 上、下肢的教学与练习方法
育槐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跳绳运动提高小学生上下肢协调能力的研究
厨子救人
一张合影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