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营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2015-01-21郑海坚
郑海坚
【摘要】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面临着厌学的状况,使得语文课堂的效率较低。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甚至有学生认为学不学语文不会影响到考试成绩。面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应该在营造高效的语文课堂上下功夫。
【关键词】教学策略;教法;处理教材;课堂设计;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现在,有很多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缺乏积极性,使得语文成绩无法上去,怎样改变这一状况,使学生们爱上这门课程,是当前语文教学工作人员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要想将这个难题解决,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探索了一些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精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依照自己所授教材内容的特点,再与学生的能力基础以及知识相结合,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想要主动地去进行学习,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效益达到极佳的效果。
(一)巧置悬念,抛砖引玉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前以及课中巧妙地设置一些悬念,提出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主动去寻找原因,这样的话课堂定能够活跃起来。比如说:在学习高中语文中的《失街亭》课文时,在让学生预习时,设置悬念,让其思考以下问题:如果不失街亭,诸葛亮可以统一中原吗?从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可以延伸出诸多问题,比如说:失去街亭之后,政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既然街亭如此重要,诸葛亮为什么会失守呢?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文章,学生经过文章的学习与探讨中便会找到答案,并且可以理清文中的人物关系,明白文中情节,这样分析文章中人物的性格便会变得十分简单。
(二)创设情境,以境致情
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多种方式来创设情境,使得学生在特定情境下受到影响,更容易理解文章中的感情。创设情境,可以使用的方式有影视片断和多媒体等。通过创设的情境与课文内容的有机结合,使得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较为深入的理解。除了使用影视片断和多媒体创设情境之外,还可以通过教师优美的语句等方法来实现。
(三)利用朗读,以读促趣
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在课堂上对读的方式进行恰当的运用,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大大激发。
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激活课程资源
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承载着文化传播的重任,文章中的人文性可以引起读者产生共鸣,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运行,一定会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针对学生的基础,用活教材资源
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方向以及学习基础等情况,对教材进行灵活的运用,使得教材本身具有的吸引力得以充分的发挥,使得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不仅要重视运用语文,还要重视语文和生活两者的关系,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激发。比如说:在教授《胡同文化》一文时,在对“胡同建筑”四合院、网络和方正特点理解之后,才可以对北京市民胡同文化的“封闭”有所体会。正是因为有利“胡同文化”的内涵,才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我国传统的“胡同文化”持有的复杂感情,才能够品出文章中“再见吧,北京胡同”这句话中所包含的感情。学生学会了对问题进行分析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去寻找当地建筑以及生活习惯等中包含的内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相关课题,比如说:饮食文化、茶馆文化等,把语文课堂的教学一直延伸到生活中。还可以举办学生们所喜欢的讲座,开展学生们所喜爱的课堂活动,比如说:辩论会、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以及话剧表演等,让学生们处于开放的语文教学中,切实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课标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所以,教材是使得学生语文素养得以提高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应该将教材用活而不是将其作为一个死材料来学习。将教材的内容用活的关键是教师,其应该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以很好地驾驭教材,对学生在课文学习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予以正确的解答。语文教材的改革,选入了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很多文章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如果可以对文章中的辩证关系进行细细品味,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仅可以活跃语文课堂,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中恰当的使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在使得学生的印象加深、课堂信息量加大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多媒体中的课件可以创设一些和课堂教学相关的情境,使得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语文课堂的参与度,但是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仅仅起到辅助性的作用,所以应该遵循合理性原则、适当性原则以及辅助性原则,这样才可以使得课堂教学的质量得以有效提高。比如说:在学习《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结合文本的内容,在网上查找一些关于苏州园林的图片。在进行课堂学习时,可以使我们通过苏州园林的图片,对苏州园林有更形象的了解,提高教学效果。
四、引导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过去的高中语文课堂往往仅仅注重学习成绩,而忽略学习的过程。针对这一现状,新课标将加强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重要理念之一,其中,引入合作学习模式,使得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使其团队合作意识、自学能力得以进一步培养。教师要将小组的分组工作做好,对学生间的差异性予以重视,合理组合好、中、差学生,并且在分组中还要对学生的感情、性格等因素进行考虑。教师可以指导、鼓励学生认真的探究知识,支持他们坚持自己的观点,在与同学辩论时,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并且在进行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各自的学习优缺点进行及时的观察,使其指导的针对性更强。endprint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有效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营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措施。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帮助学生依照自己的学习特点,对学习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主动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使得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能学”和“我要学”。国外著名的教学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要重点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且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感知,对教材问题进行主动探究,积极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获取新的知识。另外还要对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进行不断的培养,让学生们积极地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思想,激发自己的思维,从而使其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五、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从根本上说,高中语文课堂的高效与否,关键在于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此外语文课堂的高效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方式决定的。所以,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想营造高效课堂,就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让他们突破思维的局限。培养新的思维方式,主要应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来进行:
打破思维定势,注重反向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固定的思维模式中走出来,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尝试进行反向思维,努力引导学生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观察世界,并且从中发现问题。
巧设情境,发散学生思维,倡导学生自己梳理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情境,并且让学生们踊跃发言,让学生们在发散思维中逐渐培养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师进行情境设置时,需要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挖掘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前新课标改革后的语文学习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将课本中的疑难点抓住,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思考,使得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营造高效课堂。
六、结语
总而言之,教学改革就是为了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灵和情感,让学生得以生动、主动的发展,使得学生的生命充满活力与生机,最终达到将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目标。要想使得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提高,就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创新、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寻找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性的措施,营造出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王晓波.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J].信息教研周刊,2012(18).
[2]周萍.如何营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3).
[3]田斌.浅谈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J].中学语
文,2013(09).
[4]庞爱英.浅析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13).
[5]余海涛.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浅谈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2(6).
(编辑:龙贤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