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理清思路”上做文章,在“体味语言”上下功夫

2015-01-21吴荣翠

课外语文·下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吴荣翠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通读课文的阅读任务,为理清思路奠定基础;要向学生传授“理清思路”“体味语言”之具体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还要拓展“理清思路”“体味语言”之途径,强化学生阅读分析的习惯。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理清思路;体味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阅读教学承载的任务很多,从内容上看,有字、词、句、篇的学习;从形式上看,有听、说、读、写的训练;从要实现的目标上看,有阅读能力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丰富。就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来说,阅读教学中的“理清思路”和“体味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清思路”上做文章,在“体味语言”上下功夫。

一、实实在在地完成通读课文的阅读实践,为理清思路奠定基础

课文是开展阅读教学、发展言语能力的一个重要凭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目的就是进行阅读训练,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阅读一篇课文要想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首先要通读课文,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而要通读课文并达到一定效果,必须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达到一定的阅读速度,这是一个基本保障。

教师首先要树立通读全文的意识,然后才能让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并提升这方面的能力。然而,一些教师存在这样错误的思想,即认为在课堂上让学生利用宝贵的时间来通读课文,很是一种奢侈行为,会影响教学进程的推进,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事先预设好的问题将会搁浅。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只好安排学生课前通读课文,了解内容,而面对这样的作业学生又往往不大重视,所以取得不了什么效果。所以,当教师开讲的时候,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还处于一知半解的模糊状态。面对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预设的问题,多数学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即使作答,也只是片言只语,回答得不够到位,不够深入。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满意,索性就会把课前整理好的答案和盘托出,灌输到学生大脑。此种做法不仅不能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反,却养成了学生阅读的惰性。通过学习课程标准和相关文献,笔者认为,“通读课文”就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不良的教学行为,要尊重文本,突出文本在阅读实践活动中的基础地位。因为,对文本的感知及产生的任何感受、体会,都不可能无中生有,必须跟文本发生联系。那种冷落文本、抛弃文本,而注重讲解和架空分析的做法实属舍本逐末,是不可取的教学行为。古语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就是“读”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端正思想,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深入到文本中去,实实在在地完成通读课文的阅读实践,为理清思路奠定基础。

二、传授“理清思路”“体味语言”之具体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阅读一篇文章在大致了解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乃是一个重要任务。理清思路就是为了把握文章的文脉,顺着作者的思路深入到文本中去,抓住核心,理解内涵,领略结构之美、构思之美。要实现此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要引导学生先深入文本,然后再跳出文本,抓住文本、文体方面的特点和文中开头、结尾及过渡句、过渡段或各段首、尾提示性的语句来进行整体性的感知;最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列出结构提纲,对内容进行梳理,辨别出主次。亲历了这样一个阅读分析过程,学生对课文就会有一个整体性的感知,并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抓住要点了解故事梗概或获得对人物的初步印象。当然,概括主要内容需要有一个过程的,当学生归纳不完整的时候,其他同学可以互相补充,逐步完善。这样,感知、概括与梳理的过程,为下一步细读课文、体味语言奠定了基础,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体味语言”,即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也是阅读实践活动中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该任务的完成,可以培养学生理解、品味、欣赏语言的能力。语文阶段素质测试及中考试卷中都设置了体味语言方面的题目,语段中的精彩语句和重点词语常常是考查的重要内容。所以,阅读教学中教师都非常重视针对重要词句进行理解、欣赏之类的训练。但体味语言,有两点尤其需要引起教师的注意:一是体味语言不能脱离“语境”、断章取义,这是因为词在句中、句在段中、段在文中。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语言才拥有鲜活的生命力。二是学会体味和推敲。“体味”和“推敲”两个词强调要发挥阅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体味的过程渗透着读者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推敲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正符合新课标培养学生情感体验、创新阅读的要求。

此外,在“体味语言”方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体会它们在不同位置所发挥的作用;引导学生运用删除法或更换法来体会一些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抓住一些有特殊意义的标点符号,来咀嚼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感情。这些有益的引导,会使学生在阅读时“既见森林,又见树木”,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走近课文。

三、拓展“理清思路”“体味语言”之途径,强化阅读分析习惯

“理清思路”“体味语言”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但这种途径并非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而要实现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将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树立主动阅读的意识,渗透在学生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在语文课堂或其他可以利用的时间,教师可以每天拿出一些时间,安排几位学生将课外阅读的某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同学听。讲的过程就是对故事或文章的思路进行梳理的过程,也是选择言语方式的过程。还可以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一些经典的时文美文,组织全班一起阅读欣赏,然后请学生就文章思路或语言方面的特点畅谈体会。所谈话题只要围绕所读文章展开即可,不给予限制,不为难学生,不求全责备,只求学生能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打下一定的基础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名著,让学生阅读,并定期举行“班级读书会”,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跟自己的同伴交流读书心得,谈谈某部作品的构思框架或语言风格及人物形象,等等,并向自己的同伴推荐自己读过的书。这些阅读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阅读分析习惯。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教学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钩沉
聋校小学中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用好“留白”,扎实语言实践
“基础+自助”的“自助餐”
提升职业高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省时高效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