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
2015-01-21高亚威
高亚威
【摘要】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要想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那就必须让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动”起来,让他们的大脑在有效时间内保持着高度的热情,要让他们的思维在老师的指导下不停地运转。这样“主体”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才会产生巨大的效益。
【关键词】语文课堂;思维;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所有中国人的梦 想;对于老师这个群体来讲,实现高效课堂是所有老师的追求和梦想;对于语文人来说,那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梦想在语文课堂飞翔。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是一直以来困惑语文人的一大课题。这里,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笔者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点滴经验,与语文人共享。
一、兴趣是打开学生思维的一座桥
爱因斯坦说:“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和爱好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一门功课是否感兴趣,直接影响其思维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反应,观察他们是否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保持着十足的兴致,想方设法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从教学内容上来看,一般来说,对于那些生动有趣的内容,学生是积极肯学的,也肯动脑筋去思考,但是对于那些比较枯燥乏味的内容,则需要教师的精心安排,才能使其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促进学生去思考。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保持浓郁的兴趣,他们的思维才能始终积极活跃,高效的课堂才会产生。
文言文教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几乎所有的文言文与古代一些名人轶事有联系,所以我在教文言文的时候,充分利用学生对古代名人的崇拜心理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经常事半功倍。我在教《核舟记》这篇文章前,讲了苏东坡和佛印以“佛”和“粪”相互打趣的一段故事,学生的热情马上“烧”了起来,文章还没有打开,孩子们的思想已经被我圈到文章中来,这样“以趣斗学”的方法有效地链接了文本和学生学习热情,用故事在文本和思维之间架起了一座桥。一次语文课,我检查古诗文默写,默写了四句话,其中有一句学生的错误率高达50%以上。那是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野芳发而幽香”,其中的“芳”和“发”两字的错误严重,很多学生把他们写成“黄”“荒”以及“花”,究其主要原因,是方言问题。在睢宁这个地方,舌根音“h”于唇齿音“f”是分不清的。我立刻觉得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以后教学中类似的错误还会发生。我灵机一动,随即把学生分为两组,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有关“h”于“f”的错字大赛,学生的兴致立即爆发,展露浓厚的兴趣,实现了语文课堂的高效。对此,我单独写了一篇课堂实录。这种机会,一旦出现,我就不会轻易放过,把它记录在册,以激励自己以后的教学,享受教书育人喜悦和成就感。
二、语言是开启学生思维的一把钥匙
语言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利器,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拥有演讲家一般的口才,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征服课堂,征服学生。在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一些脍炙人口、内涵深刻的典故、名言、诗句、警句、歌曲以及朗朗上口而又耐人寻味的歇后语,不仅对学生能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思维在不经意之间被教师左右,津津有味地跟着老师思考。我在教《桃花源记》时,引吭高歌蒋大为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家乡”,学生的表情告诉我他们是多么惊喜,就在他们惊诧之时,我抛出一个“谜语”:用我唱的歌词打一篇课文题目,学生先是一愣,稍加思索后恍然大悟:桃花源记。然后顺藤摸瓜,问这首歌唱的是怎样的故乡,学生异口同声:美丽。有的学生竟然哼了几句,就这样,学生的思维生了翅膀,高效语文下自成蹊。在上《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一文时,一开始我就复制了赵本山和范伟的小品中的“脑筋急转弯”,课堂气氛马上爆棚,学生的思维不由自主的就被我“控制”了。艺术的教学语言,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推动教学高潮的出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文课堂上采用一些新、奇、巧、趣的语言,让它发挥钥匙一样的作用,不仅可以调动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而且推开了学生解读文本的一扇门,让他们迅速步入文本,开启求知的思维马达。
三、问题是诱导学生思维的一抹芳香
肯尼斯·胡佛认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推动力。提出问题向学生发问,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反之,平铺直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想抓住学生的思想,有效的发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通过发问,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归纳、概括,或根据已知的概念作出判断和推理,或运用某种原理分析一些具体问题。需要指出一点,为保证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教师提出的问题也要有一定的层次性: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一环紧扣一环,就像“光头强”拿着蜂蜜吸引“熊二”一样,那一抹芳香足以让学生陶醉其中,何愁文本的解读不会水到渠成呢?
我在教《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时,导入新课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吗?”“这次战争是谁发动的?”“这次战争给当时中国政府带来什么影响?”“你是如何看待这次战争的?”“你知道当时作为入侵国的一个进步作家是如何看待这次战争的吗?”让学生按照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思考作答,学生的回答也如我所愿,步步深入,高效地开展了文本解读。需要明确的是,我在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课前,通过调查得知学生已经学过鸦片战争的历史,所以设计的问题具有针对性。问题的设计不能随意而为之,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要下功夫设计、编排问题,并且保持问题的连续性,使学生的思维始于问题的产生,终于问题的解决。例如,我在上《芦花荡》一文时,就是采用层层设疑,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首先,我要求学生不要看书回答我提出的两个问题:①二战时抗击日本的主战场在哪里?学生很快回答到:中国。②你能说出一两个抗日英雄吗?杨靖宇、张自忠……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能说出几个抗日英雄。接着,我又向学生提出第三个问题:你知道中国有多少抗日英雄?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不知所措?大家都很想知道。这时,我才请学生打开课本带着问题去阅读,并且抛出了第四个问题:“文章刻画了一个老英雄,芦花荡只有这一个抗日英雄吗?”学生看完文章后,还不能很快就回答,于是我出一个引导的问题:“荷花淀上只有一个人在抗日吗?”这样,就可以顺利展开了对文章主题的挖掘,通过一环扣一环的设疑、解难,牵住了学生思维,使他们开动脑筋,理解了正是由于拥有数以万计“老头子”,才能取得抗战胜利,明理以启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情境是吸引学生思维的一幅画卷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者动情,学者方能动容。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境教育,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的氛围,把学生引入课本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这样学生就会在情感上受到震动,他们的思想火花就会点燃,他们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就会被唤起。创设情境除了要利用教师的自身言语、举止、姿态的变化之外,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挂图、歌曲、诗词等多种教学辅助工具和方法来创设氛围,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安塞腰鼓》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对于苏北农村孩子来说,要去理解那种豪放、热情、宣泄、粗犷的陕北腰鼓精神,谈何容易。但是当我播放了阿宝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之后,学生顿时来了精神。阿宝那高亢的音调透露出陕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奔放,也唤醒了学生的求知热情。紧接着我播放了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震撼的鼓声,不羁的舞蹈,冲击着孩子们的心,使他们不自觉地站了起来。此时,我把握有利时机,巧妙地过渡到了授课的主题,顺势让所有学生“站着”自由阅读文章,那洪亮的书声、摇晃的身姿,不正是对安塞腰鼓精神的最好诠释?这样,引导学生的思维目的便自然达到,高效课堂不觉之间得以实现。巧妙地设计一个教学情境就像在学生面前铺开一幅美丽的画卷,让学生沉醉其中,教学的最高境界不过与此。
总之,语文教学要想高效课堂教学,教师应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思维,要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语文课堂才能够生机盎然,学生才会意气风发,全面发展而健康成长。这些点点滴滴所汇聚起来的财富,就会使我们语文人的梦想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 李吉林.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 [美]沃尔什.优质提问教学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编辑:刘 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