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我们该如何为习作学困生解“困”
2015-01-21林晓敏
林晓敏
【摘要】“作文难”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如何为习作学困生解“困”,提高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极为重要。首先找出学困生习作被“困”的原因;然后适时激发“学困生”的习作兴趣;最后耐心指导习作,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学困生;写作教学;习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当前的语文习作教学中,“学困生”的习作指导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因此,提高学困生的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显得极为重要。
一、习作学困生的含义
习作学困生指的是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学习上有困难(如:习作),未能达到《新课标》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习作水平处于最低层次的一部分学生。
二、为习作学困生解“困”的意义
英国心理学家帕西·布克说过:“衡量你是否成功的真正尺度是看你把多少数目的学生从困境中解救出来。”作为课程的具体落实者──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习作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习作不仅让优生“头痛”,更让学困生“望而却步”。怎样转化习作学困生不仅是学科教学的问题,更是关注很大一个群体的学生的终身发展问题。教师要善于替习作学困生“把脉”,找出“病因”,“对症下药”,让习作学困生“药要病轻”,直至“药到病除”。
三、如何为习作学困生解“困”
(一)习作学困生“困”的原因
班里那些习作学困生,不喜欢上作文课,不愿提笔写作。翻阅学生的作文、日记,习作内容没有真情实感,千篇一律,语言空洞,言之无序,书写马虎。
从内因(学生自身)与外因(家庭、学校)两个角度来谈,习作学困生作文水平低下的原因。
1.学生自身心理原因。
习作学困生大多为农民工子女,他们眼界窄、见识少,阅读书籍缺乏,作文素材“一无所有”。孩子自身阅读的兴趣也不浓厚,必然缺乏语言积累,一篇作文实在难写完成。写作成绩不佳,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家长的斥责接踵而来,使他们身心异常紧张,内心变得自卑,缺乏了克服困难的信心,想要依赖别人的指导,写作给他们带来的只是苦滋味。为应付作业、考试不得不胡编乱造凑字数,抄范文来完成任务。
2.学生家庭教育的原因。
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如今大部分的习作学困生家长忙于生计,都没有和孩子经历过亲子阅读,自然就难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习作学困生作文写不出又得不到家长的辅导,干脆就依赖范文。校外辅导机构老师也没有科学地指导孩子写作,过多地代替孩子修改,甚至让抄范文、背范文应对考试。
3.我们教师自身的原因。
我们教师当中,有一部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重视课文教学,轻视习作指导课。习作教学中学生顺着老师指引的方向去“找材料”,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更疏于对习作学困生的辅导。作文评改过程中,将学困生的习作改得面目全非。成人化的习作评语,缺乏激励性,他们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又怎能促进习作学困生的进步呢?
(二)习作学困生解“困”策略
通过一年的研究实践,笔者探索出了解“困”习作学困生的对策。
1.增强习作信心,消除畏惧心理。
习作学困生对习作常抱有一种消极的情感,树立习作自信心对于习作学困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首先要消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对他们多关心,多启发引导,消除恐惧心理,培养自尊和自信。平时经常开导他们说:“作文并非难学,你们具备学好作文的许多有利条件,只要有信心、恒心和毅力,作文水平一定能提高。”这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期望,才使他们树立信心,放开思路去想,放开胆子去写。对于他们而言,只要卷面书写整洁美观,文中某个字词写得准确,某个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某个片段写出了真实的感受。能围绕中心,完整地、有条理地把内容说清楚,就是好习作。我们要细心发现并感受到他们为之付出的能力,给予他们赞赏。当主体自信心树立了,写作热情激发了,也就激励出了他们写作的“潜力”。
2.营造习作氛围,培养写作兴趣。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习作“学困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也应在他们乐意参加习作的活动实践中进行。在习作教学中,笔者努力为这些习作学困生创设教学情境,尽量不让他们带着任务去活动。有一堂习作指导课,开场白笔者并不是简单的“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作文课”导入,让学生产生反感、畏惧,而是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标志性的导语开启课堂之门,富有亲和力的导入让学生欢呼雀跃,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在游戏中启发智力,才能使儿童学到知识,增长才干”。教学《“恐怖”数字》习作课时,让孩子们静静地听老师说一段话,每听到含有“数字”的词,要想办法抓住对方的手指,而自己的手指要顺利逃脱,孩子们在课上玩得不亦乐乎。游戏结束询问体会时,笔者趁热打铁告诉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抒发真实的想法”。创设游戏课堂情境,调动了习作学困生积极的情绪,在和谐的氛围中让他们学会敞开心扉,激励表达欲望,点燃写作兴趣。
3.加强习作指导,提高写作水平。
(1)以文为本,立足语文课堂。习作学困生基础薄弱,要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必须从基础抓起。教师要从语文课堂入手,把握每篇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等美的元素,鼓励他们积累优美词句段。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时,笔者就指导习作学困生反复阅读路上见闻一段落,并积累了大量的词句,感受文本之美,增强语感。
(2)依文仿写,把握写作素材。仿写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学习的方式,更是一切创造的开端。学生作文能力的获得先是认知事物,形成记忆,然后探索写作规律,加以模仿,最后才会创造。学习《桂林山水》一文时,笔者对习作学困生进行了仿写指导。让他们仿照文中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句子。林青盈这样写道:池塘真小 啊,小得让你感觉它像一只鱼缸;池塘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水草和小鱼儿;池塘的景色真美啊,美得仿佛那是一幅美丽的画。
仿写,既可以是内容上的,又可以是结构上的。每一次仿写,不必要求面面俱到,只要做到一仿一得即可。又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自然段,主要是描写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景象。笔者让习作学困生从结构上仿写,先总再分(即先总写海水五光十色,再举例都有哪些色彩)。当然,仿写只是一种手段,它的目的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对范文的借鉴,是触类旁通,是从模仿走向创新,降低孩子的写作难度。
(3)留心观察,丰富写作素材。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可见,没有用心参与并观察生活就无法写出真实、鲜活的作文。学困生写作水平低,主要的原因是不会观察。孩子有权在写作前依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充分观察生活,从中摄取自己所需的材料,以确保孩子“有米可炊”。
观察具体说,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观察要全面细致。对静止的事物,构成它的每一部分的各个方面要看细;对变化的事物,整个过程要看全,各个发展阶段应看细。笔者曾经布置孩子写《向日葵》,习作前笔者要求那些学困生先用一整天实地观察向日葵的不同时间段的变化、了解向日葵特点。②观察要感官配合。让学生观察事物时,不仅让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鼻闻,用口尝,用手摸,而且要求学生用心想。这样,学生才能有兴趣观察。学校组织学生西湖公园秋游,笔者带领学生驻足“名菊荟萃”这个景点,让身边的学困生选一盆自己最喜欢的菊花,全面欣赏,观花色、辨花形、闻花香、想花姿。然后,让学生记下所看到的画面。学生直面菊花,心灵也随之被触动。③观察要引导联想。观察时,引导学生对比联想。由表及里,由物及人,培养学生多方面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如孩子看到月季花,有人会想到他把美丽带给人间,有人会想到它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把自己富有感受的句子尽情地倾吐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认识世界,更丰富了写作素材。
(4)加强阅读,存储习作素材。一年来,笔者一直注重引导学困生多读课外书,至于读点什么,自己决定。例如《格林童话选》《安徒生童话集》《草房子》,有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经典传说等等。但是读了什么书,读懂点什么,都要告诉笔者。开阔他们知识视野,学习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每周,学困生中最少读一本课外书,多者每周读两三本课外书,这样,全学期下来他们的课外阅读量就达到了20—30本。由于多读,习作学困生作文时词汇多了,语句通顺了,内容逐渐丰富了。
4.乐于习作展示,点燃学生热情。
每位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学困生更需要这份赞扬。习作学困生的文章或许黯然失色,但我们更要仔细挖掘其中微弱的亮光,努力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使他们对写作提高兴趣。一堂习作讲评课上,笔者发现有一位学困生的习作中某个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某个片段中还引用了名人名言。在教室里,笔者拿起这位学困生的文章绘声绘色地读,给予表扬习作的佳妙之处,投来同学敬佩的目光,报出作者的名字,然后在欢呼声中让该学困生领回习作本。此时孩子不仅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而且也重新点燃了写作的热情。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面对课程改革的大潮,结合自己学生中“学困生”的实际,我们就要像陶行知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以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关爱,让这种爱成为习作学困生成长的“催化剂”。我相信,只要坚持了正确的指导方向,不久的将来,所谓的“学困生”将会是高素质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新世纪的合格人才了。
参考文献
[1]郭淑静.为学生习作多辟一条道[J].课程教育研究,2013(16).
[2]张圣华.叶圣陶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罗兴勤.习作,让学生充满期待[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8(11).
(编辑:唐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