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β-葡聚糖酶黑曲霉固态孢子增殖工艺研究

2015-01-21张建华王德培

饲料工业 2015年22期
关键词:孢量产孢黑曲霉

■张建华 黄 娟 李 昆 于 淼 侯 莉 王德培

(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 300457)

黑曲霉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水解酶,其中农业部允许使用的酶制剂目录中,11种可由该菌生产,分别是淀粉酶、α-半乳糖苷酶、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脂肪酶、甘露聚糖酶、果胶酶、植酸酶、蛋白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是纤维素酶酶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酶最先用于啤酒工业分解大麦中β-1,3和β-1,4糖苷键,可降低麦汁黏度,提高麦汁的过滤速度和出汁率,改善啤酒质量。在大麦等谷物及糠麸饲料中添加β-葡聚糖酶可消除β-葡聚糖的抗营养作用,使其失去亲水性和黏性、改变单胃动物肠道内容物的黏度及消化酶的活性,提高饲料利用率、畜禽的生长性能及整齐度,对于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禽畜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国内目前对发酵生产β-葡聚糖酶的研究,主要是以芽孢杆菌或黑曲霉为材料。黑曲霉在液体培养中是不产孢的,只有在固体培养基上产孢。在工业发酵领域中,菌株的扩大培养是发酵工艺的重要环节,目前孢子扩培主要应用麸皮固态培养,机械化程度最低,劳动密集度高,而且培养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为了提高黑曲酶产孢量,本文采用人工合成固态培养法生产黑曲霉孢子,此方法孢子生长速度快,产孢量大,可实现机械化生产等优点。本文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TCCC 41649菌株产β-葡聚糖酶的最适产孢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

黑曲霉(A.niger)TCCC 41649,由天津科技大学微生物保藏中心保藏。

1.2 试剂

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果糖、NH4Cl、(NH4)2SO4、NH4NO3、草酸铵、柠檬酸铵、KH2PO4、MgSO4·7H2O、Zn⁃SO4·7H2O、MnCl2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1.3 培养基

1.3.1 斜面培养基

PDA培养基:称取已去皮的马铃薯200 g,加水500 ml加热煮沸30 min,四成纱布过滤,加入葡萄糖20 g,琼脂粉20 g溶液定容至1 000 ml,pH值自然,趁热分装于500 ml三角瓶,每瓶50 ml左右,121℃、灭菌20 min后取出,搁置成斜面,冷却至室温备用。

1.3.2 基础固体培养基

基础产孢培养基:磷酸二氢钾1.5 g/l、硫酸铵5 g/l、麦芽糖 15 g/l、硫酸镁0.5 g/l、硫酸锌0.01 g/l、氯化锰0.06 g/l、琼脂粉20 g/l,pH值自然,121 ℃、20 min灭菌。

1.4 试验方法

1.4.1 培养方法

500 ml的三角瓶中加入150 ml的固体培养基,以接种量为103个孢子接入三角瓶中,35℃培养箱中静置培养96 h后洗出孢子涂平板计数。

1.4.2 孢子悬液的制备

用加有0.1%吐温80及玻璃珠的100 ml无菌水将三角瓶中培养96 h的黑曲霉孢子洗出,再经过适当稀释后进行涂布。

1.4.3 孢子计数

通过平板单菌落计数,计算得出三角瓶中103个孢子的最终产孢总数。

1.5 培养条件的优化

1.5.1 接种量的选择

选择基础固体产孢培养基,培养基体积为150 ml,设定不同接种量102~105个孢子,接种于三角瓶中进行孢子增殖培养。比较不同接种量对孢子增殖的影响,确定最适接种量。

1.5.2 培养基体积的选择

选择基础固体产孢培养基,分别在三角瓶中加入100~300 ml的培养基,以最适的接种量接种孢子,比较不同培养基体积对孢子增殖的影响,确定最适培养基体积。

1.6 固体产孢培养基的优化

1.6.1 碳源的优化

选择30.0 g/l的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果糖作为碳源,在已优化的最适培养条件下培养,比较不同碳源对孢子增殖的影响,确定最适碳源。加入30.0~65.0 g/l的最适碳源,确定最适碳源的最优质量浓度。

1.6.2 氮源的优化

以最适质量浓度的碳源为培养基基本组分,无机氮源添加量以氮元素摩尔数相等为依据,总氮元素含量为1.0 g/l条件下,加入不同种类无机氮源,比较其对产孢的影响,确定最适无机氮源。加入含氮量分别为1.0~5.0 g/l最适无机氮源,确定最适无机氮源的最优质量浓度。

1.6.3 KH2PO4对孢子增殖的影响

以最优质量浓度的碳源、氮源为培养基的基本组分,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浓度分别为0.2~2.5 g/l KH2PO4,在最适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孢子增殖培养,确定最优的KH2PO4浓度。

1.6.4 MgSO4对孢子增殖的影响

以最优质量浓度的碳源、氮源、KH2PO4为培养基的基本组分,加入浓度分别为0.1~2.5 g/l MgSO4,在最优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孢子增殖培养,确定最优的MgSO4浓度。1.6.5 正交试验

利用 L9(34)正交试验筛选出KH2PO4、MgSO4、ZnSO4和MnCl2的最佳配比。

2 结果与讨论

2.1 培养条件的优化

2.1.1 接种量对孢子增殖的影响(见图1)

图1 接种量对孢子增殖的影响

在一定空间内接种量小,氧供给充足,会导致菌体代谢旺盛而产孢率低。相反接种量过大会导致氧气不充足,使菌体生长缓慢且形成无氧代谢产物,不利于孢子增殖。

500 ml三角瓶相同培养基条件接入不同孢子量对孢子最后增殖影响较大,如图1所示,当接种量为103个孢子时,单孢产孢量最高达4.67×106个,随着接种量增加,产孢量却随之下降。研究可知,由于菌体相对密度增大,导致生长时所需培养基内溶氧不足,菌体生长状态不良,从而使产孢量降低,所以本试验选取103个孢子为最适接种量。

2.1.2 培养基体积对孢子增殖的影响(见图2)

图2 培养基体积对孢子增殖的影响

溶解氧的大小对菌体生长、产物的形成及产孢量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氧在固体中溶解度很小,黑曲霉生长过程中,基内菌丝的氧获得都来自于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内溶解氧的多少与固体培养基体积成正比,同样在500 ml三角瓶相同接种量下,不同体积培养基孢子增殖影响显著。

由图2结果显示,当培养基体积为150 ml时,单孢产孢量最大为4.57×106个孢子。当培养基体积为100 ml时,由于溶氧不足,菌体生长缓慢导致产孢量不高。培养基体积在150 ml以上时,随着培养基体积的增加,产孢量下降。所以本试验选取150 ml为最适培养基体积。

2.2 培养基的优化

2.2.1 碳源的筛选(见图3~图4)

黑曲霉产孢通常以麸皮作为培养基,由于麸皮其本身成分波动较大,孢子生长缓慢需要7 d,严重影响孢子生长速度和增殖数量,而且不利于自动化操作,因此试验选取不同碳源进行黑曲霉产孢。

由图3可知,四种碳源对黑曲霉产孢量的影响先后顺序为麦芽糖>葡萄糖>蔗糖>果糖,麦芽糖、葡萄糖明显优于其他碳源,这是因为不同碳源对微生物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能够为菌体快速吸收利用的碳源有利于活菌数和孢子产量的提高。由于麦芽糖和葡萄糖对黑曲霉产孢影响效果差别不大,考虑成本因素选取葡萄糖为最适碳源。葡萄糖最优质量浓度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

图3 碳源对孢子增殖的影响

图4 葡萄糖浓度对孢子增殖的影响

当葡萄糖浓度为30.0~40.0 g/l时,黑曲霉产孢量呈现上升趋势;之后随着添加量的继续增大,产孢量开始下降。开始时曲线升高趋势明显,这与碳源对黑曲霉的作用方式有关,增加碳源含量有利于菌体的快速繁殖。但碳源浓度超过40.0 g/l后,由于营养过剩,黑曲霉菌体过大,产孢量明显减少。因此试验中选取40.0 g/l为葡萄糖的最适质量浓度。

2.2.2 无机氮源的筛选(见图5~图6)

从生长角度看,黑曲霉可以利用很多无机氮源,试验中选取5种常用的无机氮源。由图5可知,(NH4)2SO4单孢产孢量明显比其他种类的无机氮源高,单孢产孢量达6.67×106个,因此本试验选取(NH4)2SO4作为最适无机氮源。

当硫酸铵浓度为3.0 g/l时,单孢产孢量达到最高为4.56×106个孢子,故本试验选取3.0 g/l的硫酸铵为最适无机氮源浓度。

图5 无机氮源对孢子增殖的影响

图6 硫酸铵浓度对孢子增殖的影响

2.2.3 KH2PO4对孢子增殖的影响(见图7)

图7 KH2PO4对孢子增殖的影响

磷酸盐对微生物产酶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磷是细胞合成核酸必需的一种元素,也是加快吸收葡萄糖、促进细胞生长不可或缺的一种物质。由图7可知,产孢量随着KH2PO4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KH2PO4浓度为1.5 g/l时单孢产孢量达到最大,为7.17×106个孢子,继续增加KH2PO4浓度产孢开始下降,因此选择KH2PO4的最适质量浓度为1.5 g/l。

2.2.4 硫酸镁对孢子增殖的影响(见图8)

图8 MgSO4对孢子增殖的影响

由图8可知,当MgSO4浓度为1.0 g/l时,单孢产孢量达到最高,为5.87×106个孢子,但随着其浓度的继续升高,产孢量下降且幅度较大。因此本试验选取1.0 g/l为MgSO4最适质量浓度。

2.2.5 正交试验

用 L9(34)正交试验筛选出 KH2PO4、MgSO4、MnCl2、和ZnSO4的最佳配比,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在KH2PO4、MgSO4、MnCl2和ZnSO4这4种培养基组分的不同配比中,孢子增殖最多的组合为:KH2PO41.5 g/l、MgSO41.0 g/l、MnCl23.0 mg/l、ZnSO415.0 mg/l。极差分析结果表明,4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依次为:KH2PO4>MgSO4>ZnSO4>MnCl2。由于理论上优化得到的培养基不在正交试验表中,经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黑曲霉单孢产孢量达到7.38×106个,此孢子数大于正交试验中出现的所有数值,验证了选取该结果的正确性。由此确定黑曲霉孢子增殖培养基中无机盐的配比为:KH2PO41.5 g/l、MgSO41.0 g/l、MnCl23.0 mg/l、ZnSO415.0 mg/l。

3 结论

长期以来,β-葡聚糖的抗营养特性已为人们所熟悉,大麦中含有较高水平的混合键连接的β-葡聚糖多聚体,是造成家禽大麦营养吸收低下的原因。β-葡聚糖酶被广泛应用在饲料工业中,对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作用[9]。黑曲霉产孢量及其产孢速度对实现自动化大规模工业化生产β-葡聚糖酶有重要的影响。本试验是以产孢量为主要评价标准,对固态培养黑曲霉孢子的培养条件及培养基进行优化,分别研究了碳源、氮源、金属离子以及磷酸盐对黑曲霉产孢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分析,确定最适培养条件:培养基体积150 ml/500 ml,接种量103个/瓶;最适培养基:葡萄糖 40.0 g/l、(NH4)2SO43.0 g/l、KH2PO41.5 g/l、MgSO41.0 g/l、MnCl23.0 mg/l、ZnSO415 mg/l、30 ℃培养96 h最终得到黑曲霉单孢产孢量为7.38×106个,优化前单孢产孢量为4.102×106个,优化后的产孢量是未优化条件下的1.8倍,培养时间缩短了72 h。

表1 培养基配方正交试验结果及其极差分析

(参考文献若干篇,刊略,需者可函索)

猜你喜欢

孢量产孢黑曲霉
燕麦孢囊线虫生防真菌TL16发酵条件优化
球孢白僵菌产孢条件优化研究
假禾谷镰孢菌产孢条件研究
玉米大斑病抗病鉴定谷物粒培养基产孢因素探讨
一种稻瘟病菌培养产孢培养基的配制与效比分析
光照对花生网斑病菌生长、产孢及致病力的影响
复合诱变选育耐高温高产葡萄糖酸盐的黑曲霉菌株
黑曲霉产纤维素酶混合发酵条件的研究
酶法制备黑曲霉原生质体的条件
烟粉虱病原真菌IfB01菌株的鉴定及产孢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