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巴利综合征伴呼吸肌麻痹患者行血浆置换的临床护理
2015-01-21黄红梅,蒋天伦,黎儒青等
格林巴利综合征伴呼吸肌麻痹患者行血浆置换的临床护理
黄红梅蒋天伦黎儒青
赵树铭陆华范娅涵
作者单位: 400038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输血科
【关键词】血浆置换;呼吸肌麻痹;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护理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ian Barre syndrome, GBS)伴呼吸肌麻痹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诊之一,病死率高。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利用血浆置换治疗GBS伴呼吸肌麻痹18例,1例因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7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GBS伴呼吸肌麻痹患者行血浆置换的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18例患者中,男11例,女7例,年龄在31~56岁,平均年龄36.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及低氧血症,SaO2<95%。临床主要给予吸氧、心电血氧监护及无创通气,利用血浆置换的同时,并给予营养神经对症支持治疗。
二、血浆置换操作
血浆置换的患者均采用血浆采集机(四川南格尔)、血浆分离耗材(四川南格尔P-1000G)及枸橼酸钠抗凝剂,在密闭循环下进行血浆置换术。血浆置换的护士为我科血疗组的专业护师,工作年限均在5年以上,能独立完成血浆置换的治疗和护理。置换液常采用乳酸林格氏液、羟已基淀粉、0.9%氯化钠或低右旋糖苷等。置换前常规将10%葡糖糖酸钙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缓慢静滴。根据患者病情及对血管的评估设定参数:采集血流量为40~50 ml/min,回输血流量为40~60 ml/min,整个置换过程约2 h。治疗期间全程利用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辅助无创通气。
三、临床护理措施
1.血浆置换前护理 :①术前随访:术前由专业护师熟悉患者病史,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生化指标及血管状态,一般采用肘静脉进行穿刺置换;②饮食宣教:GBS伴呼吸肌麻痹患者都无法进食,则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静脉或胃肠外营养,以保障患者在血浆置换中营养的平衡;③环境准备:行床旁血浆置换前,应用紫外线或循环风照射消毒病房1 h,地面用0.05%的含氯制剂湿拖,室温调至23~25 ℃,备好置换液,检查置换管道是否通畅,备好呼吸机、气管切开包、监护仪、吸氧、吸痰装置及急救物品等[1];④心理护理:GBS伴呼吸肌麻痹患者,常因呼吸困难,存在焦虑、恐惧甚至有濒死感。治疗护师应有高度的同情心、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血浆置换的目的、意义、方法及预期效果,同时给患者讲解血浆置换配合的注意事项,以消除患者的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2]。置换前应给予患者翻身拍背,有痰液者应充分吸尽痰液,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 血浆置换中护理:①严格无菌操作:血浆置换是血液输出与回输的过程,一旦污染后果严重。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及三查七对;②维持血量平衡 严格监控出入量,及时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及滤除量给予补充胶体或晶体溶液。准确记录生命体征、血浆采集血流量、回输血流量、采集血浆量等指标;③保持管路通畅: 严格监控血浆采集机运行参数及置换管路有无肿胀、渗血,注意检查管道是否通畅,有无折叠、扭曲或受压等情况。患者取半卧位,注意保暖,以便有利于血液回流,减轻呼吸困难;④并发症的观察 :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寒战、皮疹、发热、等;低血容量主要表现为头晕、心悸、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电解质紊乱,最常见的是低钙血症,主要表现为口周、手、足麻木、抽筋等。当患者出现以上情况时,应立即给予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
3. 血浆置换后护理:术后重点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及电解质的变化,严格与临床医生及护士进行床旁交接;穿刺点拔针后应用无菌敷料覆盖并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用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横向按压穿刺部位20 min以上,弹力绷带在加压止血2 h后方可取掉,穿刺点24 h内不能沾水,避免感染。穿刺部位的肢体不要用力过度,尤其是咳嗽、大便时,要保护好敷料[3],防止过度用力导致穿刺点出血。
讨论
GBS所致的呼吸肌麻痹是致病抗体攻击或阻断了相应的神经结构,如神经髓鞘、轴突、乙酰胆碱受体等,产生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4]。患者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感觉障碍及低氧血症等情况。若不及时给予治疗,将会出现合并呼吸衰竭的危险。血浆置换应用在伴有呼吸肌麻痹的GBS,其主要原理是将患者血液引入血浆交换装置,将血浆分离出并除之,籍以清除循环中自身抗体、异体抗体,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和抗基膜抗体等有害物质或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物,然后将分离后的血液成分加入正常血浆或含蛋白的置换液并输回体内[5-8],从而减轻患者呼吸肌麻痹。
GBS病情发展迅速,一旦合并呼吸肌麻痹则非常危险,甚至可以危及患者生命。当发现患者有气短、言语断续、咳嗽无力、不能排痰、在吸氧情况下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时,则应立即加强呼吸监护,随时准备辅助通气,同时也立即给予患者血浆置换。血浆置换由于能去除致病因子,可以及时有效治疗呼吸肌麻痹,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从而成为临床治疗GBS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治疗护师不仅需严格掌握血浆置换的操作技能,更应做好血浆置换中各环节的精心护理,从而成功治疗疾病,降低病死率[9-10]。
参考文献
1褚洪芝, 姚峰, 徐淑芳. 血浆置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9例护理体会[J]. 齐鲁护理杂志, 2007, 13(10): 85-86.
2苏英, 刘婉姝, 高迪, 等. 肝衰竭病人血浆置换的疗效及护理[J]. 全科护理, 2014, 12(9): 798-799.
3王楼蕾, 王晓燕.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护理干预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 2014, 30(8): 1197-1199.
4钟富宽, 戴令娟. 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14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 5(2): 347-348.
5杨琼琼, 叶任高. 血液净化学[M]. 钱桐荪. 肾脏病学. 第3版,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1,655-657.
6赖芳芳. 血浆置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0(13): 972-973.
7田冬冬, 宋继军. 血浆置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14, 23(8): 10-11.
8曾振国, 钱克俭, 王联群, 等. 血浆置换治疗极重型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分析[J]. 江西医药, 2010, 45(7): 633-635.
9史清华. 血浆置换在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应用及护理[J] . 护士进修杂志, 2005, 20(7): 657.
10李晶, 闫海清. 激素联合血浆交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17): 48-49.
(本文编辑:王亚南)
黄红梅,蒋天伦,黎儒青,等. 格林巴利综合征伴呼吸肌麻痹患者行血浆置换的临床护理[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电子版, 2015, 8(5): 657-658.
·护理园地·
收稿日期:(2015-07-09)
文献标识码:中图法分类号: R563 B
通讯作者:蒋天伦,Email:jtianlun@139.com
DOI:10.3877/cma.j.issn.1674-6902.2015.0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