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的疗效分析

2015-01-21薛源花锦超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头位眼震规管

薛源 花锦超*

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的疗效分析

薛源花锦超*

目的 探讨改良Epley方法对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回顾性分析行改良Epley方法治疗的28例PC-BPPV患者的疗效。结果 随访5周时治愈23例(82.14%),有效3例(10.71%),无效2例(7.1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改良Epley方法治疗PC-BPPV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

眩晕 位置性 后半规管 耳石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又称耳石症,是一种在体位改变时以短暂眩晕发作为主要表现的内耳半规管疾病,该病发病率高,约占周围性眩晕的17%~20%[1],临床上此病易被误诊为后循环缺血、梅尼埃病、颈椎病等,且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根据Von Brevern M等[2]报道应用改良Epley方法治疗BPPV已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本院采用改良Epley方法治疗的28例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患者的疗效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本院门诊共诊治28例PC-BPPV患者,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42~67岁,平均(51±2.5)岁。病程2~52d,平均病程(7±5)d。所有患者均根据Dix-Hallpike诱发试验阳性作出PC-BPPV的诊断。

1.2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为突然发病,其中23例在起床或躺下时突发眩晕,4例为转头(或平卧向一侧转身)时发作,1例为弯腰时发作。眩晕持续时间<15s 5例,15~30s19例,30s~1min 4例,均表现为强烈的视物旋转感,患者可发出尖叫声或者双手抓住身边物体以防跌倒,均伴有恶心或呕吐,发作时无耳鸣及听力下降。其中2例既往有双耳耳鸣病史,1例有头部外伤史。

1.3治疗方法 确诊为PC-BBPV的患者行改良Epley手法复位法:(1)患者坐在床上,头向患侧转45°,放一靠垫在身后,以便于双肩靠于上面,迅速躺下,双肩靠在垫上,颈后仰,头靠在床上,使患耳朝下,维持30s~1min。(2)头向健侧转90°至面向下维持30s~1min。(3)继续将身体和头再向健侧旋转90°至面向下维持30s~1min。(4)向健侧坐起并低头约30°,若出现眩晕则停止侧转,观察至眼球震颤(眼震)消失后30s再继续侧转。患者如可耐受可再重复一次,次日询问患者有无眩晕感。双侧PC-BBPV患者可先行一侧治疗,第3天后再行另一侧治疗。治疗后嘱患者2d内尽量保持直立头位,避免抬头、低头和弯腰等动作,睡眠时取健侧半卧位。

1.4疗效评估 疗效评估标准按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2006,贵阳)的疗效评估标准[3]评定。治愈:眩晕消失,复查Dix-Hallpike诱发试验阴性。有效:在头位变动时仍有轻微短暂眩晕感,但眩晕明显减轻或虽无眩晕,但有不同程度的头昏,不平衡感或体位诱发实验有诱发性眼震,但持续时间短缩,眼震度数减小。无效:治疗后眩晕发作次数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复发:复位后眩晕消失或缓解,但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与首次眩晕发作类似的症状。

2 结果

行改良Epley方法治疗的28例PC-BPPV患者,首次复位后21例患者眩晕消失,复查Dix-Hallpike诱发试验阴性;5例患者首次复位后眩晕症状缓解,但可再次诱发眼震。经≥2次复位后,其中2例患者眩晕等不适消失,复查Dix-Hallpike诱发试验阴性;另外3例患者眩晕症状不同程度的改善;有2例患者经反复治疗后眩晕症状未能得到改善。1例患者于第4周再次复发,再次行手法复位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随访5周时治愈23例(82.14%),有效26例(10.71%),无效2例(7.1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BPPV是一种常见的外周前庭功能紊乱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1921年,匈牙利医生Barany首次描述了一种以发作性眩晕为特点的征候群,尤其是将患者头部摆放在与重力相关的特定位置时发病,持续时间较短,病程多有自限性。后重新确定了此综合征,称其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发现低头时位于下方的耳即是引起旋转性眼震的责任侧。Dix-Hallpike诱发实验诱发出典型的眼震或眩晕是目前诊断BPPV的主要诊断依据。眼震的特征有:(1)短暂的潜伏期:头位变化1~5s后出现眼震。(2)持续时限短暂:通常为<30s。(3)转换性:头转回原位时可再次诱发眼震。(4)疲劳性:多次反复诱发实验后眼震和眩晕程度会减轻。

随着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的不断深入,发现BPPV的病理生理基础是由于半规管的疾病所致,其中后半规管BPPV最常见,占85%~95%[4]。早期有学者提出“顶石理论”即嗜酸性物质沉积于后半规管的顶部。后来在顶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管石理论”[5]并被广泛接受,囊斑上面耳石脱落进入内淋巴液中,游离的耳石随着头或身体位置的改变,因其比重较内淋巴液大,产生“拔塞效应”使壶腹嵴发生位移,刺激前庭神经,产生眩晕。管石理论基本可以解释BPPV的所有临床症状:眼震潜伏期是因重力影响耳石颗粒开始移动所需的时间;眼震时限短暂是因为头位不变后,耳石颗粒到半规管最低点并停止移动,内淋巴液也停止了流动;头位回到原来位置,耳石反向运动后再次产生眩晕;眼震和眩晕的疲劳性可由于反复诱发后耳石破碎,刺激减轻。由于半规管的解剖位置关系,耳石因重力作用多易落入后半规管,因此PC-BPPV最常见,而水平和前半规管不在重力位上,因此发病较少。

Epley根据管石理论发明了管石复位法,即Epley法[5]。本文提出改良Epley方法,其原理为当患者头转向45°时,耳石斑块位于半规管的底部或最远端,随着患者头位的一系列变动,斑块受重力影响渐向半规管尖部移动,当患者朝向地面时,斑块已移至3个半规管的共角处,最后患者坐起并低头30°,斑块进入椭圆囊。

BPPV的发病高峰年龄为52~54岁。本资料结果显示BPPV好发于42~67岁,平均(51±2.5)岁。随访5周时治愈23例(82.1%),有效26例(92.9%),无效2例(7.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老年人的眩晕大部分是BPPV,而并非脑供血不足引起,药物疗效甚微,而手法复位常有较好的效果。本资料中采用的改良Epley手法复位法在操作过程中可诱发眩晕、恶心和呕吐,患者会产生惊恐甚至不配合,需要在操作前将可能出现的情况告知患者和家属,以期取得配合,此外,在手法复位前需判断患者是否有颈椎疾病及能否承受复位治疗,以防其他意外发生。

1Kovar M,Jepson T,Jones S.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 Gerontol Nurs,2006,32(12):22~27.

2Von Brevern M,Radtke A,Clarke AH,et al. Migrainous vertigo presenting as episodic positional vertigo.Neurology,2004,62(3):469~472.

3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06年,贵阳).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3):163~164.

4Von Brevern M,Radtke A,Lezius F,et al Epidemiology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7,78(7):710~715.

5Epley JM. Positional vertigo related to semicircular canalithiasis.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5,112(1):154~161.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头位眼震规管
离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BPPV诊治策略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①
19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半规管功能分析
158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分析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中的应用
用三棱镜改善头位
正常人视频头脉冲试验结果分析
动物也会晕车吗
半规管眼底平面和眶耳平面比较分析
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