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

2015-01-13李兴鑫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循序渐进

李兴鑫

摘要:初中地理课堂是地理教学活动的主战场。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好与否,严重影响到整个地理教学的优劣。所以,地理教师应该抓住地理学科的特点,善于运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以致于学生牢固掌握地理知识,培养良好技能,勇于开拓创新。

关键词:民主平等和谐;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交流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245-01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确定。初中学生的直接经验少之又少,知识理解能力比较弱。思维形式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发展阶段,甚至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具体形象思维。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活力四射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呢?笔者通过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打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营造民主、愉悦、平等、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充满阳光、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地理教师要做到满面春风地面对学生,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且毫不吝啬地及时表扬激励,向每一位莘莘学子投以友善、信任、慈爱的目光。俯下身子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师生成为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2.紧紧围绕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设计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对学生有细致深入的了解:不同年级的学生是如何学习地理知识的?他们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如何才能浓厚?创造怎样的教学条件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记忆、巩固和运用地理知识?等等。比如,初中学生有意识的记忆逐渐发展,但是七年级学生的无意识记忆还占较大比重,他们对感兴趣的知识记忆得比较牢固,对一些抽象复杂的知识记忆得不容乐观,甚至完全依赖于死记硬背。由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精心选择趣味性强的感性材料来推进难点的教学,并且通过反复练习巩固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强化记忆。另外,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的显著特征是抽象逻辑思维日新月异,但是具体形象思维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这些抽象知识的学习一定要有适当、足够的生动形象材料作为基石。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不但形成学生地理感性知识的学习需要采用直观教学方法,而且地理理性知识的传授同样也需要首先借助地图、地球仪、视频等形象直观的教具导入,由浅入深,各个击破。

3.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能力、认知水平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所有学生,因材施教。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的时候,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使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确实提高。譬如,在学习了"亚洲"一章节之后,需要让学生去综合分析某个大洲的地理环境。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互助小组,从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等诸多方面,去探究某某洲的地理环境概貌。精心设计一些问题深入探究:(1)该洲位于哪个带?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气候类型有哪些?(2)该洲的西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气候有什么差异?冬季时许多暴风雪与该洲地形有怎样的关系?第一个问题较为简单,绝大部分学生可以自行解决。第二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这样为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供了提高的平台。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划分层次,有易有难,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共同提高的最佳学习效果。

4.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毋庸置疑,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较之于传统的地理教学具有无与伦比的巨大优越性。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改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改革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提供了许多可能,助推学生的个性发展。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使丰富的地图、地理图片、视频、动画、名师课件等和地理课堂教学密切联系,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掌握地理知识,有效调动学好地理的积极主动性,甚至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成效。多媒体教学的有效使用,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综合归纳、扩充知识量以及深度加工。在课堂45分钟的宝贵教学时间里,既减少了教师板书、学生抄写习题等耗费时间的教学环节,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再者,可以促进优秀教学资源在班级和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研究,共同分享。

5.创建交流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模式,扬长避短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尊重和张扬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要让他们学会交流,懂得合作、共同探究。比如在教学"新区的发展变化"一节之前,我组织学生走村串户去深入调查了解当地新区在征地开发建设过程中的项目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失地农民补偿安置、产生的问题等方面的真实情况,然后以手抄报、专题黑板报、小论文、校园广播、绘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形成社会调查研究成果,广泛搜集材料,组织学习小组大讨论,积极张榜公布激励。学生不但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学习能力,而且增强了青少年的集体主义感情,发扬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6.冲破藩篱,开放课堂教学

在地理教学中,要冲破传统教育观念的藩篱,让学生朝气蓬勃、积极主动地快乐学习,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样需要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方面实行大开放。譬如,在教学"首都北京"一节中,教师组织学生从地理位置、气候、人口、资源环境、城市交通等方面搜集信息,然后让学生展开激烈辩论:有没有必要迁都?学生依照所学的地理知识,敢于提出论点,既可以全盘否定,又可以完全肯定。只要地理事实正确、材料充分、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就要对每一个学生的观点给予充分的肯定、赞赏,从而充分显示地理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巨大魅力和活力。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需要对学生加强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思想教育。同时,还应该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营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切实完善课堂教学方法,让每一位青少年真正学好地理,用好地理,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向从头越。"我们初中地理教师必须坚信:只要我们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武装头脑,积极探究,不断实践,"初中地理"这朵奇葩必将在知识百花园中灿烂怒放!

参考文献:

[1] 潘树荣:《自然地理学》,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2] 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初中地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7

[3]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4] 柳海民:《教育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12

猜你喜欢

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成大道
如何帮助学生学好初中数学
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精读深悟 复述出彩
指导一年级学生写好字的策略与方法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初中英语教学技巧探析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写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