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
2015-01-13刘丽萍
摘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从宏观上需要国家政策和中央财政的支持,但最重要的是要依靠东北人自己的努力,提高人的素质,利用东北文化氛围浓厚、知识资源丰富的优势,特别要重视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作用,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高等教育;发展;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014-02
1.东北地区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1.1 东北地区的特殊性
1.1.1 东北是我国最为典型的大经济区,资源十分丰富,遍布于东北各省区的工业和工矿业城市有明确分工,且大中型企业众多,形成相对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1.1.2 对全国的贡献大,但投入十分不足。长期以来,东北地区走的是一条资源型经济的发展道路。国家战略是将东北作为能源、原材料和粮食基地来对待,"二五"以后,由于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内地,之后又转向东部沿海,从而长时间对东北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严重不足,造成设备严重老化和经济逐渐走向衰退的局面。
1.1.3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东北地区得到的实惠较少。党的特殊政策首先是在深圳实施,继而是东南沿海与上海浦东、乃至东部沿海,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又将西部大开发提到日程。东北从整体上,多次错过优惠政策的机遇期。
1.1.4 东北地区存在的困难与矛盾最为突出。城市下岗和失业人数之多、农民卖粮难、收入低都是全国任何地区与城市所不及的。
1.1.5 东北地区经济基础雄厚,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东北地区基础实施较为完善,有较为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和电力网,城市化水平较高,形成了较为发达的城镇体系,其科技、文化教育较发达,知识资源较丰富,与环境条件较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相当潜力。
1.2 东北地区的重要性:
1.2.1 东北地区位于东北亚中央地位,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始终没有改变。自19世纪下半夜开始,东北亚成为世界风暴之一,大国的争夺主要是以我国东北为对象。建国后,国家依据东北有力的地缘环境,决定建设东北重工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它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1.2.2 不可替代的分工地位。东北地区以重型装备制造业为主,军事工业也占有一定比重;而东南沿海地区,多以轻型产业为主,又多为中小型企业,东北地区的经济对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的增强,具有其他地区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又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2.3 潜力与后劲的需要。东北的自然环境与基础条件从总体条件上好于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远远小于西部地区。而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是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生态建设和交通道路等基础实施建设。其二,开发大西北首要目的是实现我国的政治战略利益,稳定边疆和促进中亚地区的安宁,进而使西部地区摆脱贫困,开发大东北的首要任务是振兴东北经济,东北老公也基地的振兴与改造,无论从战备利益考虑,还是从国内分工要求以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仅仅抓住机遇期而言,都是绝对必要和非常及时的。必然会取得长远的战略利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作用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从宏观上需要国家政策和中央财政的支持,但最重要的是要依靠东北人自己的努力,提高人的素质,利用东北文化氛围浓厚、知识资源丰富的优势,特别要重视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作用,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教育功能。振兴大业以人为本,振兴的关键是思想观念的转变,重在创新。
2.1 高等教育,必须重点突出创新。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也是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城部分。吉林省要增强经济实力,重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因此,必须依托高校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2 高等教育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知识基础上经过培养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增强,强的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校的薄弱环节。素质是指人在先天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高的素质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的发挥作用,促进知识和能力进一步扩展和增强。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高校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吉林振兴的需要,并为之做贡献。
2.3 高等教育必须深化教学改革。第一,拓宽专业。面向我省的优势产业,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第二,认真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按照拓宽基础、兼顾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的做法,综合考虑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第三,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发展,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要让学生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2.4 高校要加快紧缺人才培养。突出"以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培养思路,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造产、学、研一体化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更好地适应振兴老工业基地人才紧缺之需。合理规划高校的规模、布局,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充分有效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制造业、软件业和现代服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计划,根据各市、州区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共同建立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加快培养大批老工业基地改造所需的技术型人才及软件产业使用人才。建立高效内外研究生培养基地,校企共建专业学位培养培训基地,适时紧缺本科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及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大批掌握高新技术知识,并善于运用高新技术知识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endprint
2.5 让高校科研成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
2.5.1 重点构建大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基地和平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实践表明,建设高水平科研基地和平台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有效途径。在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计划中,高等学校必须改变以往科技工作独立、分散的局面,在认真分析吉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布局和学校的优势学科基础上,找到切入点,有组织、有目的地重点建设若干大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基地和平台,全面推进对企业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工作,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基地和平台可以按照功能的不同层次分类进行建设,在学校层面要针对相关产业,建设跨学科的大型科研平台和旨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技术支持与服务平台。
2.5.2 着力培养和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选择团队合作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国家也把建设科研团队和群体作为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因此,高校把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与团队建设结合起来,发挥群体优势,实现知识共享。在建设以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科学性科研团队的同时,高校要更加重视建设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的应用型科研团队,要支持和鼓励应用型团队长期坚持深入企业为解决技术难题,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可以和企业联合建设这类队伍。
2.5.3 提供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首先要筹办好大学科技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府应给高科技园更好的政策,在高校建立产、学、研三结合的科技开发基地。提升高校科技园的功能,指导和帮助园内高新技术企业将已经孵化的成果及时转移到高校科技产业园或合适的地点产业化。高校科技园应建立开放式的科技孵化基地,鼓励教师、科技人员和研究应用科研成果与企业合作,对科研成果进一步孵化。其次,充分发挥名牌企业和产品的优势,通过与院校合作开展重大创新项目的研究,获取更具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使企业尽快抢占行业制高点,并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使老工业基地制造的品牌成为中国工业领域的著名品牌。另外,建立和畅通技术成果由高校、科研院所向企业转移的渠道,加强区域间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其次,积极促进科研人员争取开发重大项目。科研项目不仅是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平台也是高校聚集高层次人才的载体。在整形老工业基地项目建设,突出抓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用大项目带动中小项目,形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项目群方面,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高校要积极发掘老工业基地战略中蕴藏的各种机遇,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工作的主力军作用,做好课题立项的协调、组织工作,增强课题的针对性,发挥团队精神,鼓励联合攻关,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其实也单位的横向联合,争取大项目,培养大成果。
再次,积极促进高校科研人员积极参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高校科技工作者要自觉到生产第一线寻找科研课题,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主动为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进步提供服务。为推动高校科研工作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吉林省组织高校与地方政府进行对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还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当前要以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目标统一高校科研工作者的认识,总结经验教训,加大产、学、研结合的力度,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在科学技术方面有效对接机制,拓宽高校科研机构和人员进入企业生产领域的途径。同时通过建立政策导向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兼职领班,创办科技企业和从事科技服务活动。
2.5.4 积极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应当把技术向企业转化、转移作为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高校尤其要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成分发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大学科技园的作用,为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搭建平台。同时培养和造就一批从事科技成果推广的队伍,做好高校科技成果的推荐工作,适时调整人才业绩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改革晋职晋级制度,鼓励高校科技人员积极投身到科技开发工作中。
加快高校科研成果产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老工业也基地无疑要上一些高技术项目,而高校是我国科研力量的主力军,拥有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也有一些研究型项目和产业化项目,加强高校和企业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使高校的科研功能得以真正发挥。
作者简介:
刘丽萍 ,吉林工商学院思政部教师,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