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语指挥棒” 下的生本教学课堂变革

2015-01-09赵霞

考试周刊 2014年93期
关键词:生本教学

赵霞

摘    要: 语文教学千头万绪,必须删繁就简,聚焦重点,这样才能提高效率,让学生一课一得。在多次课堂实践中,教师在“顺学而教、言语先导”的理念指导下,以阅读揣摩各言语形式点为突破,让学生充分地读、大胆地问、真实地议、扎实地练,真正做到凸显语用、师生互动、方式变革。

关键词: 言语指挥棒    生本教学    课堂变革

语文教学的重点是什么?毋庸置疑,当然是指向言语表达。然而在当下语文课堂中,依然有不少教师在不停地专注分析课文情节,注重情感体验。而且解读课文依然是教师在“预设”中先确定的,忽视学生的个性解读。这样的语文教学现状,不禁让我们深思,怎样进行语文课堂变革,怎样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言语规律呢?

1.片段浅析

1.1“顺学而教”。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地学习、实践活动应该始终是语文课堂的主流。笔者在《维也纳生活圆舞曲》课堂教学中,从课前预习单的设计到课前质疑,从重点段落的品悟到拓展材料的类比阅读,无处不体现“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

预习单中要求孩子寻找文本中特殊的词语构成及积累描写音乐的词。此举意在努力探明学生的“前知识、前理解”,对实施有效教学提供充分的保证。教师可以从中获取设计教学新起点的依据,然后确认和调整后面的教学问题。预习单中的质疑环节,让孩子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相信会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2梳理文章脉络(我来概括,我来分类)。

《可爱的草塘》教学片段

师:孩子们,通过预习,北大荒的草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浏览下课文,用上文中的词形容。

生(多人):翠绿、大、美、绿得发光、绿得鲜亮、茫茫、清凌凌……(生板书)

师:还有补充吗?

生:“逮野鸡、追袍子、瓢舀鱼”这些活动很有趣。

师:将这些动物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生板书)

师:一起来读读这些词。如果让你给它们分分类,你会怎么分?为什么这么分?

生:“翠绿、大、美、茫茫、清凌凌、绿得发光、绿得鲜亮”归为一类,“野鸡、狍子、鱼”归为一类。因为一类是风景,一类写事物。

师:瞧,你们太了不起了,读着读着,我们就读懂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原来这篇课文主要是写草塘的——景美和物丰。这正是作者写作这篇文章时选择的写作材料。

师顺势板书: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写作材料)

这个环节的操作,笔者并不是直接提出问题:“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然后让孩子干巴巴地描述,而是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挖掘学生思维的潜能。采用提炼、摘录、整理、概括相结合的方法,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让思维与情感同步发展。另外,在《维也纳生活圆舞曲》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板块教学中,笔者先让孩子读文,思考文章写了哪几支圆舞曲,从文章摘录关键词,再对此类词语进行分类,然后引导孩子将提炼出的关键词进行归类、概括,真正实现“顺学而导”。

2.言语先导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必须都在“言语”活动中开展。在言语教学中,教师或是“披文以入情”,引导学生明了怎样的言语形式承载了怎样的思想情感;或是“入情以披文”,引导学生明了丰富的思想情感是借助高质量的言语形式表达的,最终逐步形成听说读写的语言运用能力。言语课堂教学要遵循这听、读(吸收)与读、写(表达)的基本规律,开展各种适合学生的、目的明确的、有效的教学活动。方法可以多,手段应该翻新,但都必须有利于言语的理解和言语的生成。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有一种鸟的叫声宛如花腔女高音,婉转、嘹亮、悠长、变化无穷,它怎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乐?

有一种鸟的叫声像是有人磕牙,时断时续,嗒嗒作响;另一种鸟的叫声好似老人叹息,声音沙哑又苍老;还有一种鸟的叫声很像猫叫。

(在分别朗读感悟两句话后,将两句话一同出示在大屏幕上。)

师:作者冯骥才为什么能把看不见的声音写得这么细致、形象呢,秘密就藏在刚刚读过的几个句子里。同桌一起读读句子,找找答案。

生:我发现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鸟叫声写得很生动、形象。

师:你真会发现!(点红比喻句)这些比喻其实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而来的,通过想象,可以将鸟叫声写得如此形象生动。(板书:运用想象)

生:我还发现作者不止写了一种鸟叫声,写了很多种。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有一种、另一种、还有一种……

师:每一种鸟叫声给人的感觉一样吗?

生:都不一样,很丰富,很有变化。

师:你观察得很细致!是啊,原来作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写鸟叫声的!(板书:不同角度)

生:我还发现作者运用了很多描写声音的词语。

师:例如——

生:婉转、嘹亮、悠长、变化无穷、沙哑又苍老……

师:有了这些词语的描写,让你感觉?

生:声音写得更具体了,好像就在我们耳畔响起!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这些描写声音的词语让鸟叫声写得更细致、具体了!(板书:细致绘声)

师小结:冯骥才先生就是运用想象和描写声音的词,再从不同的角度把鸟儿们的合唱写细致的。

(积累背诵):如此精彩的描写,我们一起把它背下来吧!

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是通过不同文本的类比阅读教给学生多角度将内容写细致的表达方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体会维也纳人的生活与音乐息息相关。在此环节笔者不是生搬硬套地“灌”给孩子写作的方法,而是通过文本、拓展材料,再到生活情境等多方面地类比阅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首先,笔者引导孩子从学习“鸟鸣声”入手,让孩子尽情地品读,实现从“精神需求”到“言语满足”的蜕变;其次,由扶到放地寻找“教堂钟声”的写作相似点,进行学法的迁移;最后,拓展阅读肖复兴《维也纳随想曲》,从更广的思维角度创造性地迁移,最后孩子写出来的文字变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3.教后沉思

笔者认为,只有通过一个个、一篇篇的语文训练,让学生充分地读、大胆地问、真实地议、扎实地练,让学生自主学习,才能更好地利用言语形式进行表情达意,更高效地从言语材料中汲取获取精神营养,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4.丰富言语形式,习得言语技能

4.1朗读品味,感悟言语秘妙。

以读带讲、初读感知、研读品味、活读运用,这些都是语文学科的个性化教学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品味,不仅能让学生体味到语言的魅力,还能激发学生探索言语的运用方式。

4.2背诵积累,沉淀言语材料。

在阅读教学中,应选取一些值得学习借鉴的句段,让学生背一背,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言语材料,而且有利于他们对课文言语形式的内化和吸收,形成良好的语感。

4.3迁移运用,习得言语技能。

积累的言语若在脑海中长期不使用,那么,那些言语就成了静态的知识,失去了积累的意义。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后,还要“学以致用”,通过学习文本范例进行迁移运用,在新的语境运用中焕发言语生命的活力。例如笔者在教学《可爱的草塘》一课时,出示句子:“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先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绿的层次美,再探究作者写法,最后进行写法迁移:出示“林海”、“花海”的图片,知道作者写作的小窍门,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这种写法,选择其中一幅画面用文字记录下来。

5.尊重“个性解读”,充分展示自我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解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行为。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而不是由教师代替学生“钻研文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时间,不应以模式化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语文教学关注“为了谁”,就要关注学生这一阅读主体,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实践“为谁教”,就要舍得把舞台交给“谁”。教学《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时,出示句子:“有一种鸟的叫声像是有人磕牙,时断时续,嗒嗒作响;另一种鸟的叫声好似老人叹息,声音沙哑又苍老;还有一种鸟的叫声很像猫叫。”笔者先让学生读读句子,再谈谈通过这个句子,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或是想到了什么。因为这个句子写了各种鸟叫声,可以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学生说法不一,有的说仿佛听到了嗒嗒的磕牙声,但是这种声音他很不喜欢,听着会让人起鸡皮疙瘩。听到学生这样个性化的解读,笔者没有否定他的回答,而是表扬他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接着,笔者让学生演绎各种猫叫声,可以是小猫撒娇的声音,生气时的猫叫声……学生十分感兴趣,在个性化的演绎中,体会到音乐之都富有音乐灵性的鸟叫声。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紧抓“言语”这根指挥棒,着眼于学生发展,引导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言语规律,构建一定的言语体系,有效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凸显“顺学而教、言语为先”。

参考文献:

[1]沈靖.论初中语文“生本教学”理念与课堂实践.中学时代,2014-05.

猜你喜欢

生本教学
“分米和毫米”的教学设计
以生为本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初三化学“生本教学”理念的探究
生本教学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研究
以人为本,打造高效课堂
好的教学设计是实现生本教学的关键
生本教学与职业导向在中职教学中的统一
浅析初中语文生本教学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