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信兵初级任职院校综合演练“五联”模式改革探要

2015-01-09张亮郑勇

军事体育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联训五联演练

张亮,郑勇

(西安通信学院 军事共同科目教研室,陕西 西安 710106)



通信兵初级任职院校综合演练“五联”模式改革探要

张亮,郑勇

(西安通信学院 军事共同科目教研室,陕西 西安 710106)

在深入推进通信兵初级任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抓住“联教联训”合力育人这一重要形式,探究“联合筹划、联合导调、联合保障、联合考评、联合攻关”的“五联”组织模式,着眼盘活资源,开放办学,为通信兵初级任职院校教学向部队靠拢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五联”;联教联训;综合演练

全军第十六次院校会议明确指出,“采取院校协作、区域联合、任务统筹等方式,积极开展联教联训。完善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机制,实现联教联训常态化、规范化”;在任职教育阶段,要“探索院校部队联合开展综合演练,统一计划,混合编成,共同实施”。为贯彻落实总部这一要求,通信兵院校和部队做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的联教联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基于近年来通信兵联教联训活动取得的经验,我们以学员综合演练模式改革为突破口,深入探索、系统总结了“联合筹划、联合导调、联合保障、联合考评、联合攻关”的“五联”演练模式,力求为院校转型和联教联训活动深化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1 通信兵初级任职院校综合演练“五联”模式的基本内容

综合演练是集实践性、综合性和检验性为一体的重要教学活动,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若以院校单方面实施演练的筹划、组织和实施工作,难免会出现演练内容不精、方法不活、要素不全、考评不实等现象,既制约了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造成学员能力与岗位需求贴得不紧,又制约了演练效果的提升,使演练目的与结果落差过大。而以“五联”为着眼点的综合演练模式恰好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1.1联合筹划,力求内容“精”

联合筹划,是指院校和相关通信部队共同筹划演练课题,设置演练内容,并依据课题、内容确定演练的形式。特别要充分关注“训练内容这一军事训练的关键要素”[1],把握训练发展变革的重点,联合筹划训练内容。在此过程中,注重发挥院校理论研究新和部队训练经验多的优势,一方面可依据部队作战任务需求筹划演练内容,确定演练课题,划分演练编组,确保背景真、内容实、组训形式合理。另一方面,可将院校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到演练中,确保课题新、层次高,兼具实践性和检验性。在双方的共同筹划下,能够实现双方关注点的高度聚焦,在演练内容筹划上凸显“教为训用,训为战用”的特点。

1.2联合导调,力求方法“活”

联合导调,是指院校和部队共同组成演练的导演部,共同执行对综合演练的导调工作。改变以往院校自导自演的局面,集多方优势,汇各方专长,为演练导调方案的制定、调理工作的实施注入活力。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院校的理念、部队的经验和训练基地的资源,采取以情况导调为主、文书导调为辅,计划和临机导调相结合的方式,增加演练中的不确定性,贴近未来战场战情变化快的特点,以导调的灵活性模拟战场情况的不确定性,谋求“活导”促“真演”,全面锤炼学员的随机应变能力。

1.3联合保障,力求要素“全”

联合保障,是指院校和部队共同提供演练保障,确保演练在通信要素集成条件下实施。当前,要素集成训练既是全军军事训练的“热点”,也是“难点”。通信兵任职院校在装备编制、条件建设、运用能力上与通信要素集成训练还有一定的差距。在组织综合演练中,在自有装备基础上还需借助部队的装备才能配全要素,从而具备开展全要素条件下通信综合训练的条件。因此,在组织综合演练时,充分满足通信要素训练的需求,为双方组织、实施演练,依托演练平台共同研究要素训练的机理提供物质保证。

1.4联合考评,力求标准“严”

联合考评,是指抽调院校教学部门和部队训练机关的相关人员共同组成演练考评机构,对参演学员能力素质实施考评。在组织考评的过程中,采取院校、部队联合的方式,从人才培养和使用两个角度制定严格、全面的考评方案,着眼全过程、全要素、全时段、全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单兵—台站—要素”不同层次编制考评细则并确定权重,依据演练的过程和结果对学员的综合能力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精确、严格考评。

1.5联合攻关,力求对策“准”

联合攻关,是指由院校和部队结合演练的整体情况,着眼演练活动的运行和发展的趋势,通力协作,联合攻关,共同梳理演练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寻找解决的对策。通过联合筹划、导调、保障、考评,院校和部队双方可以基于演练平台共同分析、研判演练中存在的关于战法创新、要素整体编成和内部编组方式、装备运用、人才培养、训练内容确定、条件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找准症结所在,寻求解决对策,力求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形成新的突破,积累更多的教学和训练经验。

2 通信兵初级任职院校综合演练“五联”模式的特点

2.1加速教学向实战聚焦,顺应人才培养发展总体趋势

一是开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通道,使学员在演练的过程中进行充分实践,在真打实演中实现学与用的紧密耦合,形成教为训用的良性循环。二是搭建课堂与战场衔接的桥梁,在综合演练的筹划、组织、实施和考评中,检验教学培训效果,进一步加速院校教育向部队训练靠拢,向实战聚焦,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三是打通院校教学和部队训练沟通的渠道,使双方能保持常态化交流、互动,沟通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使人才培养能够同时汲取双方“精华”,确保教、训相长。

2.2搭建能力生成平台,紧贴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生成需求

一是为学员搭建认知预任岗位的平台。通过与部队联筹演练课题和内容,所有演练岗位同部队实现了“准同步”,学员在演练中可切身体验任职岗位,从而为学员提供了解部队训练和作战的新视角。二是为学员搭建能力检验的平台。在完成演练任务中,能全面检验学员的走、打、吃、住、藏、管、通、保的综合能力,对前期以课程门类为基本划分的零散知识进行了整合运用,为能力挖掘创造了机会。三是为学员搭建能力提升的平台。基于联导环节,采取综合设情,灵活导调,能为学员创造近似实战的环境,通过处理演练中不同时节的各种随机情况,使学员在“破难局、渡险局、突困局、过危局”中不断锤炼自身能力,实现能力素质的进一步突破和提升。

2.3盘活各种训练资源,满足各方提升训练效益的需求

一是盘活智力资源,满足院校、部队集智攻关的需求。通过建立“五联”模式,能够将院校懂理论、部队懂训练的“智力资源”进行集中使用,便于结合演训活动集智攻关,解决困扰院校教学、部队训练的重难点问题,在提高综合演练质量的同时提升演练的综合效益。二是盘活训练资源,实现院校、部队教学相长。在“五联”模式下,能够将院校和部队的训练场地和设施集中关联使用,实现教、训相嵌,教、训相关和教、训相联,为训练资源集约使用找到了新的路径。三是盘活装备资源,实现装备集约使用。在“五联”模式中,将院校和部队的装备资源统筹使用,能够有效地探索信息化条件下通信要素训练的训法、装备的用法,挖掘现有装备的最大潜力,实现院校、部队资源共享,一次演练,多方受益。

3 开展通信兵初级任职院校 “五联”模式综合演练尚需完善的方面

3.1以建章立制为前提,在制度层面上确保“联得起”

目前,联教联训活动受制于部分体制机制运行的限制,在常态化开展中尚有一定难度。院校与部队在教学、训练时间阶段划分,教学内容和训练内容的对接,场地、装备、器材、经费的保障等方面还存在沟通不畅、协调不力的问题,使得“五联”模式下的综合演练还难以按照前述规划顺利实施。因此,有必要以“章”和“制”做前提,确保“联得起”。一是要在《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军事训练指导法》的修编中对联教联训活动的筹划、实施、管理和保障进行充分考虑,以权威法规明确组训、参训各方承担的责任和任务,在制度层面上提供保证。二是总部抓好统筹协调,在年度军事训练计划中对联教联训活动进行统一计划、安排,确保参与“五联”综合演练的各方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作保障,形成“专时专用”,在时间层面上提供保证。三是建立区域联席沟通机制,在院校、部队集中的区域组建常设联教联训协调机构,能够使组训、参训各方及时互通情况,统筹和协调演练各项事宜,从运行层面上提供保证。

3.2以探索路径为契机,在运行层面上确保“联得深”

从通信兵前期联教联训活动开展的情况来看,还存在训练“联”得不深的问题,部分训练内容还停留在“貌联神离”的状态,使得联教联训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在规划“五联”模式下的综合演练时,应当以“路线图”的规划方式,探索演练的实施路径,明确演练的筹划、组织和实施的流程,确保“联得深”。一是明确工作流程,在演练的筹划、组织和实施不同阶段,按照组、参训各方的任务和需求,合理规划工作流程,使各方明确演练进程中各节点的工作和要求,便于指导各方落实责任。二是明确任务流程,以演练工作进程“任务线”为参照,在明晰的任务流程指导下,明确各方在不同任务中扮演的角色、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标准。

3.3以关注发展为重点,在内容层面上确保“联得新”

当前,在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背景下,通信兵训练的理念、方法、内容和条件不断推陈出新,变化快、要求高是目前通信兵军事训练的最大特点。为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在组织“五联”模式下的综合演练中,也应重点关注前沿动态发展,以动态变化的内容确保训练中“联得新”。一是借助“五联”模式演练搭建的交流平台,院校和部队间及时互通有无,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和训练成果充实到演练的实施中。二是着眼“联合攻关”的对策和结论,在演练组织方式、方法上进行大胆探索,调整更新,以动态更新的演练方式方法配合内容更新,两者相得益彰,使得综合演练“常演常新”,成为训法、战法的创新平台。

[1] 吴铨叙.军事训练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204.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Five-Joint ”Comprehensive Training Mode of Primary Communications Forc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cademy

ZHANG Liang, ZHENG Yo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of Military Common Subjects, Xi′an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Xi′an 710106, Chian)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epening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rimary Communications forc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cademy, it should grasp the important form of “joint teaching, joint training and co-cultivating talented personnel ”, exploring the “Five Joint” organizing mode of “joint plan, direct and control, joint evaluation, joint tackle key problem ”, focusing on “integrate and reallocate resources, open education”, providing new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closing the teaching of primary Communications forc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cademy to troops.

“Five joint”; joint teaching and training; comprehensive training

16711300(2015)01009503

20150107

张亮(1981—),男,甘肃武威人,讲师。研究方向:军事教育训练。

G873

A

注:本文获2014年军事基础教育训练学术研讨征文一等奖。

猜你喜欢

联训五联演练
首次演练
产前超声诊断完全型Cantrell五联征并全前脑畸形1例并文献复习
肝硬化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四联”与“五联”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比较
基于产教融合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未雨绸缪演练忙
创新“五联”模式精准扶贫
武器装备联保联训作用发挥问题研究
文山州注重加强应急应战军地联训联演
联保联训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