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的研制与信效度检验

2015-08-17陈颇

军事体育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信效度效度条目

陈颇

(重庆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重庆 401331)



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的研制与信效度检验

陈颇

(重庆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重庆 401331)

以毛新华等人编制的“社会技能量表”为测量工具,对重庆市520名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测试,检验结果显示,“社会技能量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根据该量表的初步检验结果,对其进行修订与完善,得出“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该量表包含4个维度:社交性、关系主义、对方面子和利他行为,共计28个条目。再以重庆市680名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为重测对象,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各分量表及总量表的系数均较高,结构模型各项拟合指数也满足统计学要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01),说明“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最后,以此量表为施测工具,在全国1035名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中进行实际应用。结果发现: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和结构效度,可用于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技能进行监测与评价,为进一步增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参考。

体育专业;社会技能;评价量表;信效度检验

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令人担忧。资料显示,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整体偏低,不到同期大学生整体初次就业率的一半,在各类高等院校中排名垫底[1]。目前,国内学者已针对此问题进行过诸多探讨[1-5],绝大部分研究成果显示,影响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不仅存在客观因素(如就业制度改革、人才资源存量增加、用人单位吸纳能力下降等),主观因素(如毕业生综合素质)更是不可忽略。体育类专业自身实际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体育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仍不够完善,社会技能单一化,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因此,结合体育专业大学生实际,逐步提高与丰富其社会技能,已成为获取社会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之一。当然,要提升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技能水平,首先必须对其进行客观测量与评价,以把握现实状况。基于此,开发研制一个适合于我国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技能评价量表,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社会技能(social skill)被定义为“能够促进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的有用技能”[6]。在国外有关社会技能量表的研究已开展多年,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Friedman等(1980)的沟通效果测量(Affective Communication Test, ACT)[7],Riggio(1986)的社会技能量表[8],Takai等(1994)的日本人人际交往能力量表(Japanese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Scales, JICS)[9],Baron等(2003)的30个条目的社会技能量表[10]。近些年,国内关于社会技能量表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如毛新华(2006)、庄明科(2004)、于鲁文(1994)和刘欣欣(2006)等学者均有涉足社会技能量表的相关研究[6,11-13]。由上述文献不难发现,这些社会技能量表的适用对象主要包括中小学生与普通大学生(非体育专业),而真正适合我国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技能评价量表则极为少见。基于此,本研究以毛新华等人编制的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为基础,选取国内体育专业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通过检验该量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的信效度,对其进行修订与完善,旨在研制一个适合于我国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技能量表。

1 “社会技能量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的初步检验

1.1研究样本

重庆市5所高校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包括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35份,回收率89.17%,有效问卷520份,有效回收率86.67%。其中,男生295名,女生225名;大一173人,大二152人,大三109人,大四86人;被试对象年龄均在18~2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1.5)岁。

1.2测量工具

引用毛新华等(2006)编制的《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6],该量表包括社交性(V1~V12)、关系主义(V13~V16)、对方面子(V17~V35)以及利他行为(V36~V41)4个分量表,共计41个条目。量表采用Likert5点自评式量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评定1~5分,其中V6、V11、V30为反向计分条目。

1.3“社会技能量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的信度检验

采用克隆巴赫(Cronbach α)一致性系数检验“社会技能总量表”和4个分量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的信度指数,借助软件SPSS13.0计算总量表与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由表1可初步判定该量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

表1 社会技能总量表与4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n=520)

1.4“社会技能量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的效度检验

根据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可判定量表的内容效度[17,18]。从表2显示,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处于0.489~0.885之间,4个分量表彼此间的相关系数位于0.206~0.536之间,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社会技能量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的内容效度较高。

表2 社会技能总量表与4个分量表的相关系数矩阵   (n=520)

表3 4个分量表的特征根、方差贡献率与累计方差贡献率   (n=520)

根据问卷的理论构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量表进行结构验证,按特征根大于2提取公因子,运用极大方差旋转后的因素矩阵,确定4个主成分。结果表明,KMO值为0.841,适合作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χ2值为3381.62,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表明总体的相关系数矩阵存在共同因素,满足探索性因素分析条件。由表3可判断“社会技能量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的结构效度较好。

表4 “社会技能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项拟合度指数   (n=520)

为进一步检验“社会技能量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的结构效度,运用软件LISREL8.70对测试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以41个条目为观测变量,4个分量表为潜变量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参见图1与表4。

图1“社会技能量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路径图

从图1可知,条目V5、V6、V9、V11、V30和V41在指定主成分上的因子载荷均小于0.40,其余条目的因子载荷都在0.40及以上水平。由表4看出,结构模型存在显著性意义(P<0.0001),进一步证明“社会技能量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2 “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的初步构建与信效度检验

2.1研究目的和方法

基于“社会技能量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的初步检验结果,对其进行修订与完善,从而形成我国“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以该新量表为测量工具,对重庆市5所高校的680名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重测(样本数据特征与上述样本特征大致吻合,但在样本数量上有所区别),并以此为分析样本,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的信效度进行初步检验。

2.2“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的初步构建

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社会技能量表”各条目进行检验,决定各条目取舍的原则:其一,删除在其指定因素上因子载荷小于0.40的条目;其二,根据修正指数结果,当允许条目与其他因素上的载荷自由估计和项目特殊因子相关时,删除修正指数较大的条目[16, 19]。在删除条目的同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每删除一个条目,重新运行程序;第二,条目的删除除了数值上的考虑外,还必须是在意义上可以解释的[20]。据此原则共删除13个条目,得出包含4个维度28个条目的“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表5)。

2.3“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的信度检验

由表6初步判定“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

2.4“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的效度检验

表7显示,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处于0.423~0.855之间,均具有非常高的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的内容效度较高。结构效度检验结果得出,KMO值为0.846,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2282.562,存在显著性意义(P<0.001),各条目间共同度较高,满足探索性因素分析条件。

表5 “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的4个维度与28项条目内容

表7 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总量表与4个分量表的相关系数矩阵    (n=680)

表8 4个分量表的特征根、方差贡献率与累计方差贡献率    (n=680)

表9 “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项拟合度指数   (n=680)

表8显示,“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的整体结构效度较好。同时,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8项条目在指定主成分上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40,且结构模型存在显著性意义(P<0.0001)(见表9),说明“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3 “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的实际应用

3.1研究目的

对修订简化后的量表或问卷,应重新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且样本量较大的群体进行再次评价[19, 21]。本研究另选被试样本进行测试,以进一步验证“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的各项拟合度指标。

3.2研究样本

在全国6所高等院校(西南财经大学、西南大学、贵州大学、温州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和贵州师范大学)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包括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及社会体育等专业)中,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067份,回收率88.92%,有效问卷1035份,有效回收率86.25%。其中,男生693名,女生342名;大一367人,大二294人,大三269人,大四105人;被试对象年龄均在18~2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2)岁。

3.3“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的信度检验

表10结果进一步佐证“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

表10 “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n=1035)

表11 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总量表与4个分量表的相关系数矩阵    (n=1035)

3.4“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的效度检验

表11显示,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处于0.511~0.895之间,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的内容效度较高。结构效度检验结果表明,KMO值为0.919,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3946.372,存在显著性意义(P<0.001),各条目间共同度较高,满足探索性因素分析条件。表12显示,“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的整体结构效度较好。同时,对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量表各条目在指定主成分上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40,结构模型存在显著性意义(P<0.0001)(见表13),说明“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表12 4个分量表的特征根、方差贡献率与累计方差贡献率    (n=1035)

表13 “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项拟合度指数    (n=1035)

4 结论与启示

4.1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的初步检验结果显示,“社会技能量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根据检验结果,对其进行修订与完善,研制出“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该量表包含4个维度(社交性、关系主义、对方面子、利他行为),共计28项条目,经检验“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也具有较高的信效度。以“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为测量工具,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实际应用,进一步佐证“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4.2“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的初步研制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范畴,通过在3个被试群体中的检验结果发现,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与结构效度,可用于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技能进行监测和评价,为进一步增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参考。

[1] 陈俊青, 林建. 影响体育教育毕业生就业的多因素分析[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07, 28(5): 74—76.

[2] 叶成万. 大学生就业难和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理性分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40(8): 5—7, 12.

[3] 郭学庆. 我国体育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13): 109—110.

[4] 李英, 杨爱华. 我国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2(1): 107—110, 114.

[5] 郑建岳, 杨永明. 浙江省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 2003(12): 46—47.

[6] 毛新华, 大坊郁夫. 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的初步编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20(10): 679—683.

[7] Friedman HS, Prince LM, Riggio RE, et al. Understanding and assessing nonverbal expressiveness: The affective communication te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0(39): 333—351.

[8] Riggio RE. Assessment of basic social skil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51): 649—660.

[9] Takai J, Ota H. Assessing Japanes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Japa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94 (33): 224—236.

[10] Baron RA, Markman GD. Beyond social capital: the role of entrepreneurs′ social competence in their financial succes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3(18): 41—55.

[11] 庄明科, 甘怡群, 刘海骅. 社会技能量表的修订与初步应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8(11): 755—759.

[12] 于鲁文. 社会技能量表简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2): 28—32.

[13] 刘欣欣. 中学生生活技能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J]. 教育科学, 2006, 22(6): 50—51.

[14] 秦启文, 黄希庭. 社会技能构成因素及其意义[J]. 心理学探新, 2001, 21(1): 54—57.

[15] 罗锡莉, 张进辅.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结构及问卷编制[J]. 心理学探新, 2008, 28(2): 59—63, 74.

[16] 陈颇, 殷樱. 大学生运动员竞技动机量表的研制与信效度检验[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8, 42(1): 68—73.

[17] 黄希庭, 凤四海, 王卫红. 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全国常模的制定[J]. 心理科学, 2003, 26(2): 194—198.

[18] 何建文.《大学生运动员意志品质评价量表》的修订简化与信效度检验[J]. 中国体育科技, 2008, 44(6): 73—77.

[19] 殷恒婵, 卢敏, 苑文燕, 等. 大学生压力测量工具的研制与检验[J]. 体育科学, 2007, 27(6): 45—48.

[20] 侯杰泰, 温忠麟, 成子娟.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1]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The Development and Reliability Validity′s Test of Sport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kill Scale in China

CHENPo

(P.E College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The article taking the social skill scale as a measuring instrument, has a test on 520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ongqing to inspect the validity of “social skill scale” among the sports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 the social skill scale with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the sports college students;and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 with revision and perfection, the sport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kill scale was created, which contains four dimensions:social, relationship, the other face and altruistic behavior, total 28 entries. Then a new test was done with 680 college students in Chongqing, the validity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bscales and total table′s coefficients are higher, the fit index of structure model can meet the statistic′s requiremen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P<0.0001), indicate the sport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kill scale has a better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Finally, taking this scale as a measurement tool,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the 1035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shows the results: the scale has good internal reliability, content and construct validity, which can be used for monitoring and evaluating the sport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kill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on further enhancing the ability of social adap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social skills; evaluation scal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16711300(2015)010004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XTY006);湖北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课题(2013Z002)

20141011

陈颇(1982—),男,重庆铜梁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产业经济学。

G80-051

A

● 国家基金课题

猜你喜欢

信效度效度条目
叙事安全教育材料的初步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青少年网络素养问卷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兼论《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被看重感指数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构念效度
沉思反应问卷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
外语形成性评估的效度验证框架
新国标评审期间患者满意度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复杂图形测验对区分阿尔茨海默病与非痴呆的诊断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