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强军目标战略要求不断推进国民经济动员实战保障能力建设

2015-01-09李露润

国防 2015年2期
关键词:国民经济动员军民

李露润

聚焦强军目标战略要求不断推进国民经济动员实战保障能力建设

李露润

国民经济动员建设,必须全面贯彻习主席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决策和“能打仗、打胜仗”的时代要求,向战斗力聚焦,向实战化发力;要理清建设思路,坚持军地齐抓共管,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构建区域性网状动员保障体系。

经济动员 军民融合 保障体系

作者:李露润,济南军区联勤部副部长,大校

国民经济动员是国防动员的重要内容,是准备战争、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重要基础。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建设必须全面贯彻习主席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决策和“能打仗、打胜仗”的时代要求,向战斗力聚焦、向实战化发力,积极构建区域性网状动员保障体系,整体提升国民经济持续动员保障能力,为国防动员实战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大力强化抓好国民经济动员实战保障能力建设的责任感

国民经济动员是军民融合的重要领域,加强实战保障能力建设,对于争取战略主动、应对复杂困难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充分认清地位作用,强化忧患意识。国民经济动员作为连接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桥梁纽带,只有把能力建强了,才能迅速把分散的经济潜力转换为战斗力和保障力。要牢固树立随时准备打仗、随时准备动员的思想,确保各项建设和准备都向能打胜仗聚焦用力。

充分认清职能任务,强化使命意识。新形势下,随着担负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不断增多,对动员保障需求的范围和数量也有了很多新变化。为此,应把国民经济动员实战保障能力建设纳入国防建设全局,进一步抬高建设标准,拓展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国民经济动员遂行使命任务的能力。

充分认清现状基础,强化进取意识。

从动员基础看,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与国防动员密切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为加强动员能力建设提供了雄厚基础和优势条件。从建设情况看,各级国民经济动员项目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态势良好,但用新的安全需求、任务拓展和保障打赢标准来衡量,在动员准备、力量建设、军民融合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尽快加以解决。

二、着力理清国民经济动员实战保障能力建设的基本思路

各级要牢固确立战斗力标准,注重深化研究、找准抓手、强化训练,推动各项动员准备往实里抓、往深处走。

坚持以形势研判和重大动员问题研究为先导。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很快,军事斗争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必须加强形势研判,具体深入地研究动员保障的重大问题。比如,随着现代战争制胜机理的深刻变化,经济动员应该怎么实施;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经济动员融合保障模式如何构建;随着部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和新型作战力量发展,经济动员需要做好哪些配套建设等等,都需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组织力量集智攻关,争取拿出指导性强的思路举措,为推进动员准备提供决策支持。

坚持积极推广普及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通过持续推进国民经济动员规范化建设,济南战区国民经济动员系统探索总结了“六化”(动员机构体系化、动员指挥一体化、动员中心网络化、动员力量专业化、物资储备区域化、基础设施战场化)经验,在军地各级国民经济动员中心推广运用,效果很好,对于成规模抓好动员基础建设,成体系深化应急应战准备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对于类似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应积极推广普及。

坚持以国民经济动员实战化训练为途径。在参加重大演训活动中锻炼。巩固发展近年来抓动员演训的好势头,结合战区部队重大演训活动,把经济动员演练纳入其中,探索完善经济动员支援保障的方法路子。在遂行多样化任务中检验。发挥经济动员系统密切联系社会各行各业的优势,结合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熟悉、掌握动员程序要求,确保能够拉得出、供得上、保得好。在完善配套措施中落实。改变动员训练单纯强调落实人头的做法,通过组织军地联保联训,把干部骨干训精训强;通过突出军民通用专业训练,把训练融入工作生产中。

三、全力解决国民经济动员实战保障能力建设的重难点问题

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面临着很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选准着力点,扭住重难点问题求突破,以点带面,整体提高。

注重解决动员需求对接的问题。从实践看,“军队提需求、国动委搞协调、政府抓落实”的机制是好的,关键是不能让它空转。解决这个问题要做到“两清”“一准”:一是需求清。定期组织军地动员需求研究论证,把需要什么、需要多少搞清楚,提高动员准备的针对性。二是潜力清。依托国家统计调查体系,对各专业潜力数据进行全面统计调查和论证筛选,为合理配置资源提供可靠依据。三是对接准。省军区和经济动员机构应主动加强与军地沟通联络,协调组织重点需求的核准和临时需求的增减,形成常态化的供需对接响应机制,防止盲目动员造成浪费。

注重解决动员力量结构优化的问题。专业动员力量建设上,要将学历高、懂技术、有特长的专家和技术管理人员,充实到动员保障队伍中来;对作战急需的医疗救护、抢修抢建、军兵种特需保障等力量,要在战备训练、经费物资和装备配套建设等方

面加大投入,尽快把他们的专业素质转化为实战动员能力。应急动员力量建设上,要按照一队多能要求,编实建强人员,配备多种应急装备,确保始终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新型动员力量建设上,要利用民营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很快、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经济动员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的优势,充分挖掘利用好这类人才。

注重解决动员保障平战衔接的问题。现代战争爆发快、时间短,战机稍纵即逝,只有平战衔接好,才能做到一声令下,快速转换、高效动员。一是抓好动员预案的平战衔接。根据可能的动员需求,逐一研究制定具体可行的动员预案计划,加强与现役力量的对接演练,使预案始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有效性。二是抓好战储物资的平战衔接。当前,各省区都在大力培育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经济动员机构应及时掌握情况,依托这些产业基地,搞好重要物资的预征预储,特别是资金、技术、生产能力和市场流通的储备,以便能在短期内迅速转产、扩产。三是抓好军队社会化保障的平战衔接。对担负军队社会化保障的地方企事业单位和人员,应明确其责任、义务和权利,确保应急应战时能直接抽组使用。

注重解决经济建设贯彻国防要求的问题。在具体工作中应严把“三关”:一是严把规划落实关。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颁发国家首部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重点专项规划,明确了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统筹的主要任务。各级应按照这个任务要求,在经济结构调整、布局优化、重大项目安排中,统筹考虑贯彻国防要求,推动军民双向互动、融合发展。二是严把立项审批关。把贯彻国防要求作为项目审核的一项基本内容,以制度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明确规定不征求部队意见、不贯彻国防要求,项目就不能批准建设。三是严把利益保障关。对军民融合项目和承担经济动员任务的企业,在贷款、政府补贴、市场准入、税收减免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调动其积极性。

四、努力营造军地齐抓共管国民经济动员实战保障能力建设的浓厚氛围

国民经济动员实战保障能力建设涉及军队和地方,是军地双方的共同责任,必须一体联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

发挥党委统揽作用。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全面深化,国民经济动员实战保障能力建设必将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应把这项工作纳入议程,多检查、多督促、多指导,发挥好把关定向、组织领导作用。各级经济动员机构应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积极向本级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建议,主动协调解决矛盾困难,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树立主动作为导向。继续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善于在工作中发现和培育具有时代特色、在全国全军有影响的重大典型,真正把抓国民经济动员实战保障能力建设的标杆树起来。进一步完善奖惩机制,对在国民经济动员实战保障能力建设中成绩突出、贡献大的,要及时表彰奖励;对工作敷衍、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树立起奖罚分明的导向。

注重社会广泛参与。着力改变单纯从“双拥”角度考虑问题、凭个人感情协调办事、过分依赖行政手段推动落实的做法,从完善规章制度入手,明确规范各部门、各行业系统在国民经济动员实战保障能力建设中的职责义务,走依法动员的路子。顺应“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趋势,注重发挥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的作用,配合抓好动员政策在社会各行各业的贯彻。

(责任编辑:郑 宁)

E23

A

ISSN1002-4484(2015)02-0071-03

猜你喜欢

国民经济动员军民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资源错配的多层次识别、分解与比较——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分析视角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北斗导航助力国民经济发展换挡提速
音乐迪斯尼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