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综合类公立高校硕士生学费与资助问题探析
2015-01-08吴开俊陈细娣
吴开俊 陈细娣
台湾研究生教育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上世纪30 年代中期至50 年代初期是研究生教育发展初创时期,有3 个研究所,仅有硕士生16 人。随后的20 年为台湾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时期,研究所在数量和层次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到1975 年,研究所数量已有159 所,在校研究生增至3912 人,其中博士生298 人。 自70 年代中期以后,台湾的研究生教育进入繁荣时期,成为台湾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其培养机构、学生数量的增长曾一度超过了本科和专科[1]。 时至今日,台湾的研究生教育已十分成熟,2013 年度有硕士班3312 个,博士班839 个,硕士生177305 人,博士生31475 人[2]。伴随台湾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其收费标准也在不断变更。 1998 年以前,台湾高校的学杂费由台湾“教育部”统一订定,各校遵照执行。 1999 年开始实施《大学学杂费弹性方案》,台湾逐步放宽对高校的学费管制,原则上“教育部”不再统一规定学杂费的收费标准,各校得以依据实际教育成本,自行订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及调涨幅度。同时,研究生教育的资助政策也随之改变。从此,台湾的研究生教育走向多元开放的道路,其学费标准和资助政策的校际差异逐步显现。
有关台湾高校学费与资助的研究始终是台湾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学者们分别从高等教育的属性、高等教育的成本效益、民众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市场机能等角度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王明源认为高等教育学杂费的收费标准应该考虑其属性及特点[3];盖浙生认为公、私立高等教育的经费都应由社会或政府来承担较大的支出比例[4];林文达认为高等教育经费应由供给者与需求者在市场机能调节下达到供需平衡[5];杨朝祥指出高校学费标准的高低必须以民众的平均收入或每户可支配的所得作为考量的因素[6];黎家维在对高学费政策背后的制度选择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政府在高等教育政策转型过程中必须提供充分的配套措施,以帮助社会地位较低阶层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与获得未来可能借此向上流动的机会[7]。 纵观台湾学者们对学费与资助政策的研究,普遍缺乏对台湾高校学费差异的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以台湾综合类公立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学杂费差异和资助状况为主题,重点分析区域、校际、专业、生源及教育方式的差异,为中国内地顺利推行研究生收费制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2 年台湾23 所公立综合高校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及资助状况,所采用的学费数据来自于台湾教育与全球资讯网以及各高校官方网站。其他经济和教育方面的指标来自“行政院主计处”、《中华民国2012 年统计年鉴》、《台湾省各县市财政统计年报》等官方统计数据。
一、台湾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的现状及特点
自1999 年开始实施《大学学杂费弹性方案》以来,台湾高校硕士生的学杂费标准已呈现出一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收费标准的地区差异
本研究选取的23 所台湾综合类高校分布在15个县市,每所综合类高校都设置了文法学院、商学院、理农学院及工学院。 本文以这15 个县市综合类高校的以上四个学院的学费为代表进行分析。 表1反映了2012 年公立综合大学硕士研究生学费的地区差异情况。 由表1 可见,就平均学费水平来看,台东县最低,新竹市最高,两者相差10053 元(新台币,下同),且后者是前者的1.2 倍。 再者,四个学院中,最高学费与最低学费之间相差9000 元到13000 元不等,彼此差异十分明显。 从居民学费负担程度来看,学费负担程度最高的是台南市,学费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1.5%,而负担程度最低的是台北市,学费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1%。简而言之,东部和南部地区居民学费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普遍高于中部和北部。
从县市学费标准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分析来看,硕士生学费绝对水平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存在显著相关,但居民的学费负担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584。 这说明,当前台湾地区居民学费负担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总的趋势是经济发达地区居民学费负担水平低,而经济落后地区居民学费负担水平高。落后地区居民接受大学后教育的成本相对较高,是制约落后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2.收费标准的校际差异
随着台湾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的日益提高,高校分类管理步伐在加快。 台湾先后于2004 年、2006年和2010 年三次重点投资建设一批大学。 获得“教育部”“迈向顶尖大学计划”五年500 亿资助的大学是目前台湾声誉最好的综合大学,是处在院校分类最顶端的研究型大学。 处于第二等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获得“教育部”“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的学校,而其余的公立综合大学为教学型大学,即获得“教育部”“繁星计划”的相关学校。 此处仍以文法学院、商学院、理农学院及工学院的学费水平作为代表进行分析。 表2 显示,台湾公立综合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学费依学校类型有所不同。总体来看,研究型大学的学费高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费,其相差的幅度为3952~5296 元。 教学型大学的学费水平处于三个层级中的最底层,与教学研究型大学较为接近,相差的幅度为290~2634 元。
3.收费标准的专业差异
图1 反映了台湾高校硕士生不同专业的学费差异。总的来看,医学类专业学费最高,其次是理工类,文法类学费最低。 医学类学费几乎是文法类学费的两倍。
表1 2012 年公立综合大学部分学院硕士研究生学费分地区比较( 单位:元)
表2 硕士生学费水平依学校类型的比较情况( 单位:元)
图1 2012 年台湾硕士研究生各专业学费情况
4.收费标准的生源差异
台湾在制定研究生学费标准时,侨生、具有台湾永久居留身份的国际学位生、“外交部”台湾奖学金受奖学生的学费标准和本籍生相同,其他国际学位生、陆生则另行规定。 其中,大陆地区学生的学杂费基准依据《大陆地区人民来台就读专科以上学校办法》第16 条“由就读学校依教学成本订定,且不得低于教育部每年公告的国内同级私立学校的学杂费收费基准”规定。 表3 可知,外籍生的学费水平和本籍生的学费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外籍生学费约为本籍生的2 倍。 如暨南国际大学、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台南大学、嘉义大学等学校的差距均超过2 倍,其中,台南大学相差最大为2.9 倍,嘉义大学外籍生的学杂费甚至是本籍生的4 倍。 不仅本籍生与外籍生的学费存在差别,而且外籍生的收费标准也不尽相同,如宜兰大学工学院,一般外籍生的学费是89000 元,大陆学生的学费却是105988 元,两者相差16988 元。
5.收费标准的教育方式差异
台湾研究生学费差异也与研究生教育的方式和阶段有关。 台湾研究生教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各两年),前一阶段以课堂讲授和研讨班为主,自我学习为辅;后一阶段以自我学习和参与研究为主,研讨班为辅。对于课堂讲授与研讨班两种方式,学校需要付出较多成本,故这两种教学方式需要收取较高学费。而研究生独立阅读学习,学校只提供条件,成本不高,即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研究,教师虽有所指导,但作为共同研究者,学校不用支付很高的教育成本,可以根据直接成本支出收取住宿费和管理费用。具体情况如表4 所示。
台湾大学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中明确规定,硕士班第一阶段收取学杂费,第二阶段仅收取学杂费基数,但如有修习学分,则加收学分费,直至其毕业。依据教育方式收取学费是台湾23 所公立综合性大学收费方式的共同特点。
二、台湾高校硕士研究生资助体系的特点
1997 年前,台湾“教育部”颁布的《大学暨独立学院研究生奖、助学金办法》规定各院校每学年应编列研究生奖助学金预算,公立院校通过“教育部”核定,并由国库负担,私立院校由教育部编列预算补助。但自从《大学学费弹性方案》实施后,该法案被废止。自此,台湾高校研究生资助的种类、金额、发放方式等事项主要由各校自行订制, 各校甚至同一学校不同研究所的奖助学金金额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1.资金来源广泛,信息获取途径多样
台湾高校奖助学金依据资金来源可以分为校设奖学金、公设奖学金、私设奖学金[8]。 校设奖学金是由各校校务基金列入“公费及奖励金”预算设置的奖助学金,2012 年台湾大学校务经费支出统计年报显示校设研究生奖学金超过5.32 亿元,占校务总支出的3.02%[9]。 公设奖学金的来源是各级政府机关,其目的主要是扶助弱势家庭子女安心就学,最具代表性的是“教育部”学产基金设置的低收入户学生助学金。 私设奖学金是由各财团、基金会、建教合作单位等机构或私人提供的奖学金,2012 年台湾大学公布的私设研究生奖学金有76 种,总额度为0.4 亿元[10]。校外丰富的奖学金是校内奖学金的重要补充。
表3 台湾大学硕士研究生学费差异的生源比较( 单位:元)
表4 国立台湾大学依据教育方式的学费收取情况( 单位:元)
台湾高校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向学生提供各类奖助学金的信息。一方面,学校主页设有专栏详细介绍各种校内外奖助学金的性质、申请条件、评定标准及申请程序,并提供奖助学金管理单位的电话、地址和电子信箱等联系方式,为学生随时咨询相关信息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学校对各类奖助学金的分配与支用情况也及时跟进并加以归类整理,以报表的形式公开发布。本文以台湾大学2012 年第二学期校设研究生奖学金的分配与支用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3 所示。
图2 台湾大学各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获奖人数及比例情况
图3 台湾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的金额分配及使用情况
总体来看,台湾大学在2012 年第二学期共拨付1.6 亿元作为研究生奖学金,期末剩余0.2 亿元,使用率为87%;具备申请该项奖学金资格的硕士生共10860 人,获奖者8958 人,获奖率高达82%[11]。 其中,工学院获奖学生以1736 人居首,电机资讯学院以1449 人次之,金额分配上亦呈现出相同的规律。从获奖比例来看,理学院及生命科学学院分别以97%和96%位居一二;而在奖助金使用方面,法律学院以96%的使用率高居首位,说明法律学院较好地落实了奖励金政策。
2.奖助学金种类繁多,分级明确
台湾高校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限定不同的资助对象,最大限度地设立各类奖助学金来扩大受益人群。 台湾高校奖助学金很难泾渭分明地进行分析与界定,往往都是奖中有助,助中有奖,其种类主要有两种:非报酬性奖助学金及报酬性奖助学金。 非报酬性奖助学金根据一定的评估标准,向那些优秀的或是弱势的学生以发放资金或减免费用的形式进行经济上的奖励或资助,如励学奖学金、学杂费减免、失业劳工子女救助及急难救助等。非报酬性奖助学金具有“政府拨款与学校自筹经费相结合,奖励优秀与扶助弱势相结合,鼓励个性发展与注重社会需求相结合”的特点。报酬性奖助学金是指学校通过向学生提供助研、助教或助管等工读岗位,为学生的劳动提供酬劳的奖助方式。 此外,还有“教育部”及私人银行提供的就学贷款。 下面以政治大学为例说明台湾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奖助学金种类及发放情况,见表5[12]。
台湾高校硕士生奖助学金不仅种类繁多, 而且分级明确,以弱势学生就学补助为例。依“教育部”颁布的“大专校院弱势学生助学计划”规定,按照家庭年收入将弱势学生助学金分为五级,不同级别的补助金额不同。 家庭年收入在30 万以下为第一级,政府及学校每年补助金额为16500 元;30 万至40 万之间为第二级,补助金额为12500 元;40 万至50 万之间为第三级,补助金额为10000 元;50 万至60 万之间为第四级,补助金额为7500 元;60 万至70 万之间为第五级,补助金额为5000 元[13]。
3.申请程序简单易行,评定标准客观公正
台湾高校奖助学金申请程序依据设奖单位分为校内办理和校外办理,校内办理又细分为生活辅导组办理与各系所办理。 不管是校内办理还是校外办理,申请者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申请材料交至承办单位,由承办单位进行审核、授奖;不同的是,校内办理需要学生登录学校“奖助学金申请系统”完成线上申请手续。
表5 政治大学2012 年度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种类及发放情况
承办单位在奖助学金申请者的资格评定上不仅规则严谨,而且过程公开透明,以公立“清华大学”清寒侨生助学金为例。 清大清寒侨生助学金由学校设立,采取面谈的方式审核申请者的资格。面谈的内容包括清寒程度、学业成绩及在校生活情形三个部分,每部分包含若干项,且每项都有5 个以上的评分等级。其中清寒程度包括双亲是否健在、学生本人是否身心障碍、家中就学人数及家庭收入状况共四项内容。 面谈的总积分为各部分内容得分乘以一定的比例之和,其中清寒程度占比最高为50%,学业成绩和在校生活情形分别占比20%和30%。 可见,台湾高校对学生的奖助学金评选资格的审核是非常严格公平的。
改革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不但可以增加研究生教育的经费来源,优化研究生教育的资源配置,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历经六十多年的发展,台湾的研究生教育在收费标准和资助政策上都已经渐趋合理完善。 总体上,学费水平存在着区域、校际、专业、生源及教育方式的较大差异,资助政策则由各校自行制定,其种类、金额、发放方式均有不同。 可见,台湾高校硕士生的学费水平和资助政策都具有多元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就大陆而言,自1978 年恢复研究生教育起,持续30 多年的“免费”教育的事实已经深入人心。 然而,2014 年秋季学期起,大陆开始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研究生收取学费,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虽然大陆和台湾的教育体制存在差别,但两者有着相同的中华民族文化背景,故台湾研究生教育体制中相对成熟、完善的收费标准与资助政策仍可为完善大陆高校研究生收费与资助政策制度提供借鉴与参考。
[1] 王忠烈.台湾香港澳门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48-51.
[2] 台湾“教育部”全球资讯网统计处.主要统计表[EB/OL].(2014-01-26)[2014-07-16]. 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4075&Page=20046&Index=5&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3] 王明源.我国大学院校学杂费政策之探析[J]. 教育资料与研究,2003(54):62-74.
[4] 盖浙生.大学教育与学费政策[J]. 教育资料文摘,1985(2):15-16.
[5] 林文达.教育财政学[M]. 台北三民书局,1998:80-82.
[6] 杨朝祥.大学学费调涨的成因与对策[J]. 国家政策论坛,2003,10:174-181.
[7] 黎家维.高学费政策背后的制度选择与省思[N]. 国政评论,宪政(评),2004-07-16(093-096 号).
[8] 台湾大学学务处生辅组.奖助学金[EB/OL].(2014-05-26)[2014-08-10]. http://advisory.osa.ntu.edu.tw/editor_model/u_editor_v1.asp?id={471B8B6E-0FE2-4AA9-844F-254755 AD2E60}.
[9] 台湾大学.台湾大学2012 统计年报[EB/OL].(2013-02-25)[2014-08-17]. http://www.ntu.edu.tw/about/statistics.htm.
[10] 台湾大学学务处生辅组.奖助学金一览表[EB/OL].(2014-07-14)[2014-08-26]. http://love.ntu.edu.tw/CustomerSet/207_NTUactive/u_active_v1.asp?id ={6744E5C6 -790F -420F-A4B8-07F425A5C771}.
[11] 台湾大学学务处生辅组.研究生奖学金公告[EB/OL].(2014-04-18)[2014-08-29] http://advisory.osa.ntu.edu.tw/.
[12] 政治大学.财务资讯分析[EB/OL].(2014-07-28)[2014-09-01] http://financial.nccu.edu.tw/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