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和平崛起战略下的多重身份建构

2014-12-26田超男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身份建构建构主义

摘要:国家身份是建构主义研究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解读中国和平崛起的身份建构是中国实现这一战略目的的关键。因此,本文试图以建构主义新视角来分析中国和平崛起战略,探讨中国和平崛起的身份建构以及采取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建构主义;和平崛起;身份建构

从建构主义基本理论出发,笔者认为对于“和平崛起”这一命题,中国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建构中国的国家利益和身份,并制定相应的战略。

一、传统保守、追求安定的防御性国家——内生身份的建构

(一)自然环境因素

中国历史悠久的农业传统,庞大的人口,有限的资源,以及独特的地理环境……众多因素决定了追求国内安定是历代王朝的重要关注点。直至近代,中国领导人的关注重心依旧在国内,几乎没有成为一个国际性大国的强烈意图,“甚至在中国历史的全盛时期,即朝贡体系以整个亚洲国家为体系的主要特征时,中国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保持国内稳定与促进经济发展。”[1]因此,固有的自然因素决定了中国成为一个防御性的国家,除非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了重大危险和现实损害,中国绝不会主动侵略他国。

(二)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在温和的儒家文化的熏染之下,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都指向“以和为贵”的价值信条,从根本上缺乏那种侵略和扩张的文化。温良恭俭的儒家文化已植入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的思想中,所以从根本上缺少具有攻击性和扩张性的民族意识。同时,从几千年来“厚往薄来”、“宜德于外”的外交传统中也可以看到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以和为贵”的思想。

(三)近代屈辱历史的记忆

近代中国从世界大国的神坛中跌落下来,中华民族的骄傲被外国侵略者踩在脚下上百年,这些屈辱的记忆长期影响着中国的自我以及他者对中国的身份认知。一方面,中国的伦理观念中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会将自己的屈辱历史强加在他国身上,所以新中国几届领导人都一直强调“永不称霸”的原则。另一方面,不堪的历史使中国深刻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涵义,当下习总提出的“中国梦”正是这样一种情结的体现:中国既要实现个人的梦想,又要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梦想。

二、和而不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类属身份建构

所谓类属身份是指对某种社会类别的从属,是指一个行为体自身的、具有社会内容或意义的相同特征。[2]

(一)第三世界

建国初期,中国将自己定义为美苏、日欧之外的第三世界。基于对当时世界局势的判断,中国成为了“反帝国主义”阵线的榜样,对广大亚非拉“兄弟国家”给予了大量无私援助,因此后来毛泽东在评价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时说“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这种身份认知是对“第三世界”这样一个共有观念的分配,广大社会主义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被视作中国亲密的战友和合作伙伴,同时将美英日等西方国家体系排除在外,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与这些国家展开了持续的斗争。

(二)和平与发展

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对时代主题做出了“和平与发展”的论断,这与此前“三个世界”的划分相比更显理性和客观,以客观的时代主题来定位中国的类属身份,使中国不仅与第三世界国家保持一致的政治立场,同时又创造机会使中国与西方国家加强政治经济往来。

(三)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

90年代初,中国政府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全方位的对外战略,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市场经济体系之中。尽管时至今日,一些西方国家仍对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持保留态度。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类属身份内涵的扩展同样有益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期间,通过与国际社会长期的互动合作,中国对自己的身份认知从意识形态阶段过渡到理性客观阶段,再到视野更加开阔,主张要积极主动融入世界潮流的阶段,“和而不同”恰到好处地概括了这样一种理念:中国与外部世界不是相互冲突的,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与世界他国是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的关系,能够达到一种“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又不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的境界[3]。

三、积极主动参与者的体系合作者——角色身份的建构

自我身份、类属身份之后还有一个角色身份的建构问题。角色身份是指相对于自我而言的,是自我于他者的身份认知。正如温特认为,“所谓国际体系必须在行为体的互动过程中通过观念的分配或者共有而获得意义”[4]。

纵观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过程,经历了一个从被动认同到主动参与的过程。正如前文中所述,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到90年代,再时至今日,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经历了敌对、试探到主动合作的三个不同阶段。中国的自我身份定位从国家体系外的挑战者转变成了认同并主动融入的合作者,从而完成了从负向认同到正向认同的身份认同转换。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实践成果证明,中国正在以越来越积极的姿态融入到地区及国际事务中去,中国已经成为地区及国际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合作者。在东盟10+1、东盟10+3框架中有效地推进东亚区域合作进程,为地区和平、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国际领域,中国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努力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秩序。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影响了全球经济的结构和模式。事实证明,中国的角色身份发生了变化。

四、负责任的亚洲大国——集体身份的建构

温特在其建构主义中给出了“作为群体或群我的一部分”即是集体身份。集体身份的建构需要相互依存的国家具有相同的情感属性,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条约或合作机制达成相互约束,最终形成一定区域内的集体身份认同。此时具有集体身份的个体会把集体中其他行为体的需求置于同自己的需求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将其视为自我利益的一部分。一旦集体身份的利益受到了威胁,每一个行为体都愿意为维护集体的利益而付出代价。然而这种集体身份形成的前提就是各行为体之间对共同利益的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在种种因素的干扰下,中国一直游离于亚洲地区之外从事外交实践。直至90年代,中国的亚洲意识才开始觉醒,开始在对外事务中强调自己亚太国家的身份,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进亚洲地区的事务中来。事实上,中国的崛起将有利于推动亚洲集体身份建构朝着有利于和平的方向前进,一方面深处亚洲大陆的中国是个以和为贵、防御为主的国家,中国和平崛起的自我身份认同便是以和平发展为核心;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整个亚洲区域的繁荣。中国是“10+1”、“10+3”以及APEC等地区合作机制的领导力量,持续稳定的中国经济是促进整个亚洲崛起的重要保证。

此外,中国亚洲身份的建构还需要一个较长时期来完成。中国近年来的一些举动无疑为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比如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非传统安全方面的多边合作以及“睦邻友好”周边外交政策的执行……这些举动获得了亚洲国家的信任,也增强了中国对亚洲的责任感和东亚意识。在这样一种良性互动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集体身份深入人心。

总之,我们乐见一个和平崛起的强大中国,但是国际关系的复杂多变远非本文可以预见。建构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分析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能性和战略选择,需要在国内和国际双方面共同努力。

在国内,一方面,我们应继续深化市场经济领域的改革。直至今日,西方一些国家和组织对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仍旧持保留态度。要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类属身份必须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改革,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去,特别是要努力成为亚洲经济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另一方面,我们应以巨大的勇气和决心推进政治改革的步伐。从国内角度来看,稳定与发展成为最能触动中央领导人神经的词汇,凡与此有关的事件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官方的回应和处理,要真正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要必须以实现国内政治的民主、清廉、稳定为前提。

从国际看,首先,我国立足改善周边环境,建构良好的国际形象。中国的崛起必然导致国际体系的变迁,中国必须立足于亚洲集体身份的基础上,切实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处理好与邻国之间的领土纠纷。在此基础上推进中国的和平崛起的集体认同。其次,立足国内经济改革取得的巨大成绩,对外输出文化,扩大软实力影响力。温特的建构主义强调“共有意识”的重要意义,国际关系体系是由观念建构的结果。中国应当立足悠久历史文化,创造出更多既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优质文化产品,在国际舞台上掀起“华流”。

总而言之,中国提出和正在实践中的“和平崛起”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建构主义为中国和平崛起战略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未来中国的崛起是立足于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社会一道促进合作、维护和平的过程。中国必将秉持“走自己的路,我们一起来说”的心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进一步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吉姆·赫尔姆斯,詹姆斯·普利斯特《外交威慑:美国对华战略》,新华出版社,1998年。

[2]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83至284页。

[3]夏建平:《中国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和平内涵——关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建构主义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一版

[4]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田超男(1990-01),女,山西晋城人,湖南湘潭大学历史系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关系。

猜你喜欢

身份建构建构主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女勇士》中的华裔女性身份建构问题研究
《穿越雨林之弧》中的创伤与身份建构
游戏中的自我追寻与身份建构
新媒介环境下网民集体认同感的自我建构
中学英语女教师在课堂中的身份建构
复杂身份建构的见证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