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企业“三角债”问题的财务视角分析

2014-12-24韩嘉琦

创新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账龄应付账款账款

韩嘉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对我国企业“三角债”问题的财务视角分析

韩嘉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近三十年来,“三角债”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国的企业。本文从企业财务角度对该问题展开探索,提出了应对“三角债”问题的一些财务对策。

三角债;起源与发展;财务对策

“三角债”,泛指企业之间在商品交易中的因赊销、赊购导致的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所形成的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

1 我国“三角债”问题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企业“三角债”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我国率先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的以土地承包责任制为主要特征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这就在广大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资源,为了转移这些剩余劳动力资源,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了和国有大企业竞争,它们一方面利用其成本优势降价促销,另一方面就是利用赊销开拓市场。到80年代后期,很多国有企业也被迫加入到了赊销的行列,导致“三角债”在我国企业蔓延。到90年代初,企业“三角债”的规模将近占到了银行信贷总额的1/3,为了解开“三角债”的死扣,中央政府从1991年年初开始,在全国展开了大规模的清理“三角债”的行动。在这次行动中,国家金融手段和行政手段并用,截止1992年底,国家共注入资金500多亿元,才基本解决了“三角债”问题。

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重新启动,银根放松,企业“三角债”问题得以缓解。到1998年,随着东南亚经济危机的爆发,我国几年高速增长的经济出现疲态,“三角债”问题又一次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这次问题的解决得益于市场行为。1998年4月,国家工商总局批准讨债公司公开挂牌营运,允许它们以第三方的身份参与到企业的收账行动中。到2000年4月份,随着“三角债”问题的相对解决以及一些讨债公司不良行为的出现,为了防患于未然,国家工商总局又在全国取消了讨债公司。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我国企业发展的大环境日益恶化。为了应对这次金融危机,中央政府推出了4万亿的投资刺激计划,随着银行大量放款,引发了各地企业争相进行扩张性投资,几年宽松的金融政策使得企业积累了大量债务风险。特别是在2010年以后,随着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不断加大,加上人工成本、融资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升,央行转而实施紧缩型货币政策,通过数次加息并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回笼了大量资金,随着市场上资金流动性的减弱,许多企业资金周转出现紧张,纷纷闹起了“钱荒”,一些企业账户上的“应收账款”余额大幅度上升,资金的匮乏进而引发“应付账款”余额大幅度上升,已经一度化解的“三角债”死灰复燃。

纵观我国历次经济波动不难发现,全国性“三角债”问题的爆发均发生在每一次经济增长出现明显减速之时。这为我们研究、防范及解决“三角债”问题提供了一个时间参照。

2 应对企业“三角债”问题的财务对策

2.1 做好企业信用调查,筛选优质客户

信用调查是指收集和整理反映客户信用状况的相关资料,这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基础,是正确评价客户信用的前提条件。企业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时主要使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直接调查法,直接调查一般由企业的销售部门安排进行,通过销售人员与客户的直接接触,使用询问、观察等方法获得第一手资料。二是间接调查法,间接调查是以客户以及其他单位保存的有关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为基础,通过加工整理获得客户信用情况的一种方法。

2.2 对客户进行跟踪分析

企业的应收账款一旦被客户拖欠,该企业就必须要考虑怎样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要实现这一目的,该企业就必须在赊销之后,对客户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跟踪分析并及时发出预警。对客户实施跟踪分析的重点,应放在本企业赊销给客户的商品的销售与变现两个方面。客户以赊购方式购入本企业赊销给它的商品后,在获利动机及付款压力的双重驱使之下,必然期望快速实现销售并及时收回货款。若这一期望能顺利实现,且客户信用品质良好,则本企业赊销款项如期足额收回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瞬变的市场供求关系使得客户的期望不一定能顺利实现,经常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形——积压或者赊销。无论是哪种情形出现,都意味着客户无法完成与应付账款相对应的现金支付。此时,客户能否履约付款,就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客户的信用品质,二是客户现金的持有数量与可调剂度。若客户信用品质优良,且现金余额充足,或现金的可调剂度较大,客户一般不愿以损失信用为代价而拖欠货款。如果客户信用品质欠佳,或现金不足,或现金的可调剂度较低,那么企业的账款就难免遭受拖欠。因此,企业为了防范拖欠风险,就必须做好客户的跟踪分析,在对客户进行跟踪分析时,不仅要关注客户以前的还款记录、目前的欠款余额,更要关注客户产品下游市场的销售情况,还要对客户未来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判断。

2.3 定期进行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

账龄结构,是指各不同账龄的应收账款余额占应收账款总额的比重。进行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就是通过研究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分析出现拖欠的可能性,进而采取不同收账策略的一种应收账款信用管理方法。

企业的应收账款从时间上看长短不一,有的在信用期内,有的已逾期。一般来说,逾期时间越长,收回难度越大,成为坏账的可能性越高。因此,企业在进行账龄分析时,应密切关注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特别是已逾期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

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是提高应收账款回收效率、降低应收账款余额的重要环节,账龄分析可以督促销售部门加强对逾期款项的催收,有助于企业新的信用政策的研究与制定。

2.4 制定规范的应收账款管理程序

从理论上讲,企业有权运用法律诉讼手段要求客户履约支付欠款。但是,若企业对所有拖欠或拒付账款的客户均运用法律诉讼手段来解决,则往往不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企业的主要目的是怎样实现拖欠账款的最大回收,而不是争论谁是谁非。在实务中,企业各客户拒付或拖欠账款的原因不尽相同,有些信用品质优良的客户也可能因为某些客观原因或不可抗力的影响而无法到期付款,这时,如果企业直接向法院提起起诉,不仅效果不很理想,且会对维持与发展与其他客户(包括潜在客户)的关系造成不利影响。通过法律诉讼手段强行回收欠款是企业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解决客户拖欠问题的方法。所以,企业应收账款的一般管理程序是:守信——自省——宽松——强硬——法律。在信用期限内,企业不能经常打扰客户。信用是建立在双方互信的基础上的,在信用期限内,企业应相信客户能如期付款,一般不要催收,但可以在信用期限将到期时(一般是账款到期前的3~5天)进行一次善意的提醒。当账款到期而客户没有如期支付时,企业首先要做的不是马上启动收账程序,而是应当进行自省。自省主要包括:企业现行的信用标准是否合理;现行的信用审批程序是否存在纰漏;从管理制度上如何防范新的拖欠行为发生;对违约客户的信用情况重新进行调查,并重新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将达不到企业新的信用标准的客户从企业的信用名单中删除。对于过去信用记录一直正常、但现在拖欠货款的客户,在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催收的基础上,也可让当事的销售人员与客户直接进行协商、沟通,必要时做出适当妥协,这样不仅可以较为理想地解决拖欠问题,还有助于巩固双方的合作关系,实现长期共赢。当以上这些措施无效时,企业催收欠款的态度应该渐加强硬,乃至提出警告。如果双方无法取得谅解,才可考虑通过法律诉讼途径进行最后解决。

2.5 选择合适的收账政策

所谓收账政策是指客户违反企业的信用条件时,企业应当采取的收账措施与策略。根据企业收账费用投入的多少,可以将收账政策分为积极收账政策和消极收账政策两大类。企业如果采用加大收账费用的积极的收账政策,就会减少坏账损失,同时也会减少应收账款对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从而降低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如果采用降低收账费用的消极的收账政策,则会增加坏账损失,同时也会增加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企业在制定收账政策时,应综合权衡增加的收账费用与减少的坏账损失、减少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三者之间的得失,以这三项成本之和最低作为选择最优收账政策的标准。

2.6 学会“舍得”,留住客户

企业在催收应收账款时往往遇到一个问题——“尾数”难收。如客户欠款156.37万元,几次催要后收回了156万元的整数款项,而余额(“尾数”)0.37万元或者0.07万元,客户会以各种理由拖延支付。企业应该明白这是客户惯用的降低进货价格的手段。在双方交易刚开始的商业谈判中,客户力图降低进货价格的目的若没有得到完全满足时,往往会在最终付款时利用其掌握资金的主动权“赖掉”余额。针对这样的情况,企业可以在权衡利弊以后,对有些客户实施“尾数”舍弃,以留住客户,财务上对其作坏账处理。

2.7 做好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对应管理

在当前我国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三角债”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决,面对“剪不断、理还乱”的债权债务关系,企业不可能独善其身,处理好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对应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财务部门要致力于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对应研究,争取在两个方面找到平衡:一是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在金额上要基本平衡,争取使企业的应付账款金额(余额)大于应收账款金额(余额);二是应收账款周转期与应付账款周转期在时间上要基本一致。争取使企业的应付账款周转期长于应收账款周转期。只有这样,企业的债务风险才能得到有效传递的与释放,企业才会在复杂的债务链条中处于相对有利的优势地位。

2.8 及时测算收现保证率指标,防范现金支付风险

在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中,由于现金的流出呈现预付性与即时性特征,流入呈现滞后性与周期性特征,使得企业即期现金需要量(流出量)与同期应收账款回收额(流入量)之间出现了非对称性矛盾。为了防范现金支付风险,企业必须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制定一个最低的控制标准,即收现保证率,以实现企业现金流入与流出在金额与时间上的匹配,确保企业有充足的现金来满足当期刚性的现金支付要求。

收现保证率指标揭示了企业当期预计现金流出量扣除各种可靠来源后的差额部分,必须依靠应收款项收现来弥补的最低比例。计算该指标的重要意义在于:企业的应收款项在未来是否最终形成坏账并不是企业现在关注的核心,企业现在关注的核心是实际收回的账款能否满足即期的现金支付(流出)需求,特别是具有刚性约束需求,如不得展期的到期债务、纳税需求等。

企业的财务部门应当定期计算收现保证率,观察其是否达到最低的控制标准,若发现实际的收现保证率低于最低控制标准,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企业有充足的现金来满足当期刚性的现金支付要求,防范现金支付风险的出现。

[1]郑文欣.金融风暴影响下中小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9.

[2]吴凌云,刘海平.提高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质量[J].企业导报,2010,11,15.

[3]贾凯生.浅析应收账款管理[J].西部财会,2009,6,10.

[4]牛海燕.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9.

[5]张磊.重逢“三角债”.中国工控网.2012.3.31.

[6]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4.

[7]侯丽平.企业财务管理实务[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8.

F276

A

1671-0037(2014)03-14-2

韩嘉琦(1992-),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猜你喜欢

账龄应付账款账款
医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控
浅谈公立医院应付账款管理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煤炭企业物资采购应付账款管理
——以W公司为例
新准则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的实务探讨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基于会计核算工作下城区盐业企业应付账款管理问题研究
试析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