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制语块对商务口译教学的启示

2014-12-21骆玉峰

商学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语块译员口译

骆玉峰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1121)

一、引言

回顾人类口译发展的历史,不同语言团体间一些最初的中介联络是为了满足贸易和交换货物的需要,为了“经商”,这就使商务口译成了最原始的口译(弗朗兹,2010)。随着国际商务活动的深入发展,商务口译已经成为专业领域口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商务活动中专业性较强的口译行为(赵军峰,2010)。施莱尔马赫在区分商业(“口译”)中口头和书面的翻译活动时指出,商贸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非常直接,以至于口译成为了“一个纯机械的任务”。究其原因,商务口译涉及的语言信息呈现出交际意图明确、话语结构严谨、预制语块使用频率高等特点。最近几年一些语言学家经过电脑数据统计分析发现,英语的语言交际并不是仅仅通过单词或固定短语的使用来实现的,自然话语中的90%是由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半固定“板块”(chunk)结构来实现的(杨玉晨,1999)。笔者通过对商务现场口译特点的分析,探讨预制语块对商务口译教学的启示。

二、预制语块及其对口译认知机制研究的贡献

心理语言学研究发现,人的记忆中保留有大量的预制语言单位,这些预制的语言单位就是信息语块。它由几个词项构成,但比单个的单词包含更多的信息,这就是预制语块(prefabricated chunk,pre-fab)。Jesperson于1924年提出了“程式语”(formulas,formulaic language)的概念,(Jesperson,1924)首次对预制语块所表示的语言现象进行了描述。他认为,程式语的使用不是人们按照规则生成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从记忆中提取出来使用的。Alison Wray(2000)最初采用“程式化序列”(formulaic sequence)描述语块,将其定义为“一串预制的连贯或者不连贯的词或其他意义单位,它整体存储在记忆中,使用时直接提取而无须语法生成和分析。”之后,她又提出了“语素对等单位”(morpheme equivalent unit),将语块的描述调整为“一个词或词串。该词串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含有空格的。”Altenberg(1998)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成年本族语者使用的语言中有80%是公式性的。人们使用语言的流利程度不是取决于学习者大脑存储了多少生成语法的规则,而取决于存储了多少预制语块(Nattinger&DeCarrior,1992)。

根据其结构和功能,Nattinger和DeCarrior将预制语块分成了四类:

(1)聚合类语块(polywords):指功能像单个词项的短语,可分为规范类(canonical)和非规范类(non-canonical),不能改变其形式。如in a nutshell,by and large等。

(2)惯用语语块(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通常指作为独立话语、作用相当于句子的语块,绝大多数是规范的、不可改变形式的谚语、格言和社交公式话语,如A leopard cannot change its spots.Practice what you preach.等。

(3)短语架构语块(phrasal constraints):指具有某些固定结构形式的框架式语块,他们的内部结构允许变化,人们可根据需要进行词的横向和纵向的替代或插入,如I now declare(the meeting open,the forum closed)等。进出口实务中的套语、商务流程中的程序性提示语也可纳入这类语块。

(4)句子构造语块(sentencebuilders):指提供句子框架的语块,如When it comesto…Wehavereason to believethat…。

从以上分析来看,预制语块理论契合吉尔的口译认知负荷模型。丹尼尔·吉尔(Daniel Gile)教授是国际专业口译届公认的专家,任教于法国巴黎新索邦大学(第三大学)高翻学院。在其专著《口笔译训练的基本概念与模型》中,吉尔提出了包含两个阶段的“经典”交传(即带笔记交传,true consecutive)口译模型。

第一阶段:听力理解+笔记。

I=L+N+M+C,即交传=听力和分析+笔记+短时记忆+协调。

第二阶段:目的语产出。

I=Rem+Read+P+C,即交传=记忆+笔记认读+产出。

吉尔指出,“经典”交传的质量取决于译员实际具备的加工能量与各部分所需的口译认知负荷总和之间的关系。译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加工能量才能保证并不断提高经典交传的口译质量。

围绕着口译的认知过程,近年来英汉口译领域的专家结合自身的实践与研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预制语块对于降低口译认知负荷的作用。刘宓庆指出,“反应”(response或reaction)是口译能力、技能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鉴于口译需要及时敏捷的反应,因此“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RT),即从译员听到SL到译出TL之间的时距,“愈短愈好”。要想有效地缩短RT,就必须通过反复的认知过程形成程序化反应,达到口译所要求的“习惯性反应”(habitual reaction,HR)。鲍川运认为,口译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员翻译过程中的“自动化操作”(automatic operation)程度。要有效地降低口译过程中语言输出的压力,译员必须在语言提取和编码方面尽可能接近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操作的程度。从认知机制上看,口译的自动化操作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应程度高,主要指语义较窄的专用表达,其二是语言形式上的自动化操作,如套句运用等。柴明颎认为,一个成功的口译员必须储存大量比较固定的对应译法,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n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of peace)、“坏账拨备”(provisionagainst bad loans)等,要用时可以随手拈来,近乎自动化和程序化,从而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和效率。管玉华强调,译员应在平时多积累口译中常见的预制板式(pre-fab)专用词汇和习惯表达,如“与邻为善、以邻为伴”treat our neighbors as friends and partners,用的时候脱口而出便是标准说法,即通常所说的口译应对策略中的模块化处理(modularization),从而在口译过程中腾出更多的“加工能量”(processingcapacity),减少模块输出工作项上耗费的精力。至此,我们发现,鉴于口译这一特殊的语言工作方式,专业领域口译中常见的术语、约定俗成的固定表达、官方文本中高频使用后逐渐成形并得到广泛接受的对应译法,如《中国翻译》的“汉译英时事政经词汇选登”,也可纳入预制语块的范畴。这类半成品式的预制语块在商务口译中被广泛使用,因此需要重点识记,直到能脱口而出。王建华基于预制语块实证研究指出,预制语块教学策略对于会议口译准确性的提高有正向预测性。我国口译理论专家鲍刚,在其专著《口译理论概述》中专门提到了“套语”对于提高口译工作者双语语言水准及双语互译语速的影响。

三、预制语块对商务口译教学的启示

与日常交际相比,商务口译活动中涉及的语言信息所包含的预制语块比例更高,语言更规范,意图更加明确。下面,让我们从商务环境下的一篇讲话稿的框架入手,分析预制语块在商务口译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应用。

尊敬的波松总理,各位贵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刚刚开幕,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又隆重举行。此次峰会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与东盟一体化:合作共进”为主题,表明了中国东盟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经济融合、促进发展繁荣的共同意愿和行动。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出席会议的东盟国家领导人和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

最后,祝第六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出席会议的东盟国家领导人和各位来宾在华工作愉快,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这是李克强总理在第六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的讲话(节选),充分体现了商务口译文本中语块的丰富性。其中的很多语块都有约定俗成的对应译法,已经得到外方的接受,因此译员在口译过程中无须(也不允许)即兴发挥,否则会影响译文的准确性,进而造成误解。可见,预制语块对于确保商务口译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认为,在商务口译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安排,从以下六个方面对预制语块加以应用。

1.明确预制语块的重要性

在商务口译课程开始的初期,教师可以从商务口译的特点,预制语块的定义、分类及其与商务口译质量的关系入手,阐明预制语块学习的重要性。从元认知理论来看,在理解了优秀译员是如何运用预制语块来提升口译质量的情况下,口译学习的主体才能在学习中充分重视并有效地运用语块。同时,鉴于语块学习过程中现实存在的枯燥性,介绍预制语块的学习曲线也是引导学生正确反思学习效果必不可少的内容。根据相关实验研究来看(王国华,2012),只有当语块的记忆训练持续不断达到一定的时间(第九周),预制语块对于提高口译准确性的作用才会显现。

2.“套语”转译法

“套语”转译法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口译工作者的双语水准,还有可能提高双语互译的语速(鲍刚,2011)。所谓“套语”转译法,即选择特定题材的典型演讲录音,总结其中的预制语块,编写双语预制语块库,再辅以大量的强化训练,直至烂熟于心,口译时信手拈来、脱口而出。在“套语”转译练习法教学中,教师需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要注意区分口译和笔译用语的差异。一般来说,笔译用语更加正式而完整,甚至可以通过阐释性译法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鉴于口译的时效性限制,按照“准、顺、快”(李越然,1999)的原则,译员必须在信息和时间之间做出平衡,加以取舍。因此,双语预制语块库中的译文应尽量选择口语演说中常用的表达。

其次,必须保证英汉对应语块之间意义的准确性及其表达的地道性。除了收集典型演讲中常见的语块之外,国际商务领域中某些行业领军机构的术语汇编也可以作为双语预制语块库的来源,如高盛财务工具提供的英汉对照高盛财经词典。

最后,双语语块的学习一定要避免机械的死记硬背。口译工作现场的情况瞬息万变,具体的口译语境也千差万别。机械地学习预制语块不但不能提高交替传译的熟练程度,反而有可能成为口译现场的绊脚石。因此,教师在语块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语块教学与“得意妄言”(deverbalization)之间的关系,结合商务活动现场的实际和变化中的口译语境,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语块的能力。

3.“小组监控式”预制语块交传训练

预制语块的输入最终是为了实际口译过程中的输出。持续而反复的语块训练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语块的内化,成为口译过程中活跃的语言结构,如同译员的“内化语言”一般,提升译出语的准确性、逻辑性和流利度。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商务口译的实际增加语块输出的机会,并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为下一阶段的教学设计提供信息。从操作上来看,可以采取“小组监控模式”的交传训练模式(图1)。

图1 预制语块“小组监控式”交传训练模式

4.预制语块与口译笔记的结合

“经典”交传(图2)的特征之一就是借助口译笔记的辅助功能。从认知负荷模式来看,译员在口译现场面临多重的认知压力,任何环节认知负荷的透支都将影响口译的质量。口译笔记作为“经典”交传的必备技能,在弥补短时记忆超饱和这一缺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认知的负荷,分散了译员的注意力。

图2 交替传译的连续统一体

就笔记中的语块应用而言,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内化的预制语块。这类语块因为相对固定,实际上是口译笔记的逻辑基础之一。如“=”就是beequal to,beequivalent to,the same as,in other words等聚合类语块的笔记符号。而首字母缩写则被更广泛地应用于主题式语块的记录。对于这类语块,学生在平时的笔记训练中可以采用缩写或相应的符号来处理。另一类则是口译工作现场出现的临时性主题式语块。以上文提到的“中国-东盟商务投资峰会”为例,译员在笔记中可以采用缩写CAS(China-ASEANSummit),来处理这一临时的主题式语块,这样既能有效地减少加工能量的消耗,同时也有助于确保笔记认读的准确性。此外,这个方法也适用于译前准备过程中因译员自身的知识盲点而筛选出来的主题式语块。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商务口译主题,在训练熟练度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主题式语块的筛选及生成机制,从而在今后的口译活动中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刘宓庆,2006)。

5.朗读练习

与笔译相比,口译的一大特征在于其译文的输出以口头形式为主(手语翻译除外)。这就要求译员几乎在头脑中组织译文(也称作“腹稿”)的同时,以口头的声音形式即时地输出信息。因此,预制语块的学习还必须达到口头准确清晰的输出的程度,这就使得朗读成为预制语块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詹成(2013)认为,朗读训练是口译训练中变“被动语言”(passive language)为“主动语言”(active language)的一种有效方式。

图式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和吸收输入信息时,必须将所输入的信息与大脑中已知的信息或概念(即背景知识)结合起来。换言之,新输入的信息必须经由解码和再编码,才能完成与大脑中图式网(schemata)之间的匹配过程。口译过程中,外部信息主要通过听觉器官(当然还有视觉器官,如商务工作场合中的PPT等演示文稿、带稿交传的书面讲稿,以及手语翻译等)激活大脑内网络中的相关图式,当输入的信息与大脑中储存的图式信息相吻合时,才能实现有效的理解。因此,朗读既是口译理解过程中完成双语对应语块间听觉信息与图式信息匹配的需要,也是口译输出过程中口头即时表达的需要。

更为重要的是,商务领域的很多语块在学习者、甚至一线译员日常的交际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如anti-dilution provision(反摊薄条款),back door listing(借壳上市)等。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平时的朗读训练,反复刺激,才能实现口译工作现场快速激活的目的,并由口头及时、准确、清晰地输出。否则,即便脑中有了对应语块,而遭遇舌头一时打结,也会导致前功尽弃。

6.培养终生学习的语块意识

终生学习的语块意识既是遗忘曲线指导下的学习的内在要求,也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艾宾浩斯曲线揭示了遗忘的一般规律:学习内容的遗忘过程遵循先快后慢的规律。语块要成为译员瞬时反应下有效的输出结构,必须保持其活跃性;否则语块对口译质量的贡献几乎为零(甚至是负面的)。如前所述,商务口译中的很多预制语块在平时的交际活动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因此,商务口译的学习者乃至最为优秀的译员也必须有意识地提高这类语块的复现率,保证口译现场“招之即来”的处理能力。其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商务活动日趋频繁,商务领域中新词新语不断涌现,这就要求译员必须建立终生学习的语块意识,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Word Spy是一个致力于新词新语(neologism)的收集、整理和推广的专业性网站(www.wordspy.com)。在其分类词汇中,商业领域的新词新语位列榜首,充分说明了商务领域内语言更新发展的活跃程度。限于篇幅,我们在此仅举几例:attention economics(注意力经济学),Wal-Mart effect(沃尔玛效应),lipstick index(口红指数)。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如果没有语块的“终生学习”意识,即便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译员,也难免在知识的更新及其传播速度日益加快的商务口译环境中面临被淘汰的境遇。

四、结论

预制语块充分体现了语言本身的特点,商务口译现场工作语言中预制语块的丰富性凸显了预制语块在商务口译教学中的地位。教师在加大预制语块输入的同时,也要结合商务口译的情境设计教学,提高学生灵活输出预制语块的能力,并培养预制语块的终生学习意识。

[1]Altenberg,B.On the phraseology of spoken English:The evidence of recurrent word combinations[A].In A.Cowie(eds.),Phraseology:Theory,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Jesperson,O.Living Grammar.Reprinted in D.D.Bornstein(Ed.),Readings in the Theory of Grammar[M].Cambridge,MA:Winthrop Publishers,1924/1976.

[3]Nattinger,J.R,DeCarrico,J.S.Lexical Phrase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4]Wray,A.Michael R.Perkins.The functions of formulaic language:An integrated model [J].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2000.

[5]丹尼尔·吉尔.口笔译训练的基本概念与模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6]弗朗兹·波赫哈克.口译研究概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7]管玉华.英语同声传译指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8]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9]马广惠.词块的界定、分类与识别[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

[10]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1.

[11]王建华.语块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会议口译准确性的实证研究[J].中国翻译,2012(2).

[12]许明,口译认知过程中“deverbalization”的认知诠释[J].译论研究,2010(3).

[13]杨玉晨.英语词汇的板块性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1999(3).

[14]赵军峰.商务口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15]朱芸.对语块研究的批判性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12(1).

猜你喜欢

语块译员口译
口译中的“陷阱”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
英语语块在汉英翻译中的积极作用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从语块类型看英语专业大学生语块获取能力与听力理解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语块的性质及汉语语块系统的层级关系
论联络口译中译员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