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2014-12-20奚少东通讯作者周勤伟徐斌权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24期
关键词:岛叶颞叶基底节

奚少东 刘 民(通讯作者) 周勤伟 徐斌权

江苏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无锡 214011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一种脑实质出血病症,具有病情发展迅速、病情重、致残率高及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随着神经外科显微技术的提升,为神经外科临床微创开颅治疗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显微技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被认为具有治疗效果佳、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致残率,改善预后[2]。本次研究选取2008-02—2014-03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析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08-02—2014-03 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8~80岁,平均(57.9±7.3)岁;既往有明确高血压史28例,糖尿病史6例,冠心病史3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9~79 岁,平均(58.2±8.1)岁;既往有明确高血压史29例,糖尿病史5例,冠心病史2例。纳入标准:(1)均经头颅CT 确诊,出血处于基底节区,血肿量40~80 mL;(2)治疗前GCS评分>6分;(3)排除其他原因(颅脑损伤、肿瘤卒中、脑动静脉畸形等)自发性脑出血。2组性别、年龄、GCS评分、出血量、出血部位、平均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给予全身麻醉,采用血肿侧行扩大翼点入路切口处理,行骨瓣开颅,骨窗面积9cm×10cm,有效咬除蝶骨嵴。对照组给予经颞上回切开皮层后行血肿清除处理。研究组给予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于显微镜下对外侧裂进行分离操作,排除脑脊液确保患者颅内压正常,至岛叶皮表层,针对侧裂池难以分离的患者,采取水分离技术,选取无血管区双极电凝切开岛叶皮质,于显微镜下有效清除血肿。2组均行去骨瓣减压。

2组均给予减张缝合硬膜,去骨瓣降压,术后入ICU 监护,确保血压处于正常水平,维持电解质平衡,并给予相关止血、醒脑、保护胃黏膜、抗炎以及营养支持等处理。

1.3 观察指标 根据医院高血压脑出血相关规范准则设计调查表,将各项观察指标详细记录于调查表中。观察内容包括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存状态评定标准[3]:Ⅰ级:生命体征、日常生活恢复正常;Ⅱ级:生命体征有所改善,能够正常生活;Ⅲ级:日常生活需他人协助,行走需扶拐杖;Ⅳ级:存在较清晰意识,需卧床;Ⅴ级:患者处于植物状态。Ⅰ~Ⅲ级为恢复,Ⅳ~Ⅴ级为重度残废。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统计学处理软件进行分析,连续性变量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对比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值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对比 [n(%)]

2.2 2 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为36.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n(%)]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常出现于基底节区,基底节区位于颅脑皮层深部,神经功能十分重要,常规解剖入路通常不能达到深部血肿腔。现阶段,开颅手术以经颞叶皮质入路和经侧裂-岛叶入路为主,经颞叶皮质入路无法避免对颞上回及颞中回皮质造成损失和损伤,经侧裂-岛叶入路经颅脑外侧裂这一天然间隙,达到距离血肿最近的岛叶皮质,有效防止操作损伤颞叶,最大限度减少对颞叶皮层功能区的干扰和损伤[4]。

结合研究结果认为:(1)经颞叶皮质入路会对颞叶皮层、岛叶、豆状核等结构造成损伤,引发术后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并发症;经侧裂入路于颅脑内动脉分叉位置切开岛叶皮层后直接到达血肿腔,将对颅脑结构造成的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有效降低了术后癫痫、精神障碍等并发症。(2)经侧裂-岛叶入路较经颞叶皮层入路易发现出血的责任血管,可精确止血,术后再出血几率小。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能够对暴露颈内动脉、颅脑中动脉等结构进行有效探查,如果发现动脉瘤造成的出血情况,可同时对动脉瘤进行相应处理[5-6]。(3)经侧裂-岛叶入路通过颅脑自然间隙,最短距离到达基底节区血肿腔,尽可能降低对颅脑结构造成的损伤,特别针对优势半球的血肿,有效防止皮层造瘘对脑组织造成损伤,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更快更好恢复[7-10]。(4)经颞叶皮质入路为暴露血肿,切开皮层时需对遇见的血管行烧灼处理,进入血肿后,责任血管往往在血肿腔的最深处,操作相对困难,为确切止血,暴露时往往导致更多的牵拉,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患者术后出现脑梗死的可能;经侧裂-岛叶入路则为正常通过颅脑结构间隙,可有效避让侧裂重要血管不会对患者重要血管造成损伤,因此,术后少见脑梗死并发症。(5)显微镜下行清除血肿处理,经血肿中心逐步吸除血肿,伴随血肿清除进程逐步推进,随着颅脑结构塌陷、周围脑组织挤压的影响下,血肿移向血肿腔,在较少干扰邻近脑组织的情况下逐步清除血肿,较经颞叶皮质入路的手术创伤显著减轻,更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总之,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林涛,车海江,王晓明,等.基底节区出血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10(3):270-273.

[2]张立民,吴庆军,冯胜,等.5种ANCA 相关性血管炎活动性评分量表的比较[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31(1):103-105.

[3]韦廷求,韦树德,莫建华,等.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5):695-698.

[4]景文记,任红岗,赵伟,等.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体会[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1):53-54.

[5]徐巳奕,钟春龙,郑彦,等.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左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2):6 761-6 763.

[6]钟志宏,周洪语,赵晨杰,等.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CT 分型及手术策略[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8):771-774.

[7]刘秋成,雷学,宏伟,等.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36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09,31(5):523-525.

[8]陈向东,黄建跃,丁胜鸿.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9(5):564-565.

[9]董继斌,杜昊兰,邬锡真,等.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J].浙江创伤外科,2012,17(5):626-627.

[10]王李刚,王李非.超早期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6):554-555.

猜你喜欢

岛叶颞叶基底节
岛叶到伏隔核通路对小鼠痛觉的影响
两例外伤后致脑基底节区出血案例的讨论及归纳
快乐感丧失是痴呆征兆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基底节钙化影像学检查及流行病学分析
记性不好?因为久坐“伤脑”
岛叶功能及癫痫研究进展
记性不好?可能是久坐伤脑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诊断标准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