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圈栓塞与开颅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2014-12-18张燕柳
张燕柳
河南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 平顶山 467000
颅内动脉瘤是发生于颅内动脉血管壁上的异常突起,其发生破裂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之一,具有发病突然、病死率高,尤其是再次破裂病死率极高,对患者危害极大。传统外科给予开颅动脉瘤夹闭术,虽然疗效确切,但创伤大、恢复慢、并有一定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神经介入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创伤轻微、疗效确切以及并发症少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我科近5a来应用弹簧圈栓塞治疗25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01—2014-05我科共接诊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经脑部CT和DSA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50例患者随机分为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组和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组各25例。弹簧圈栓塞组男10例,女15例;年龄31~66岁,平均48岁;Hunt-Hess分级:Ⅰ级7例,Ⅱ级13例,Ⅲ级4例,Ⅳ级1例;动脉瘤位置:后交通动脉瘤11个,前交通动脉瘤9个,大脑中动脉分叉动脉瘤3个,椎动脉瘤2个;原有高血压史5例,糖尿病史2例。开颅手术组男9例,女16例;年龄32~65岁,平均47岁;Hunt-Hess分级:Ⅰ级6例,Ⅱ级14例,Ⅲ级3例,Ⅳ级2例;动脉瘤位置:后交通动脉瘤12个,前交通动脉瘤8个,大脑中动脉分叉动脉瘤5个;原有高血压史6例,糖尿病史1例。2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Hunt-Hess分级)以及伴随疾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弹簧圈栓塞组:手术前先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呼吸机辅助呼吸,再次行全脑血管造影,明确破裂动脉瘤的位置、大小、方向、瘤颈、瘤体以及载瘤动脉情况,设计手术径路,给予患者全身肝素化,经右侧股动脉以Seldinger方法穿刺入路,将微导管头部塑性,在路径图的辅助和微导丝的导引下,将微导管的头部放置于动脉瘤腔中部,退出微导丝,沿微导管陆续将不同规格的弹簧圈送入解脱,最终达到致密填塞,撤出微导管,再次复查造影证实载瘤动脉通畅和瘤体填塞致密后结束手术。
1.2.2 开颅动脉瘤夹闭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的动脉瘤采用Yasargil翼点开颅入路,开放侧裂池以及颈动脉池,延颈内动脉逆行找到载瘤动脉,在显微镜直视下仔细分离出瘤颈,施行瘤颈夹闭手术,确保载瘤动脉的分支血管和穿通支血管畅通。8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采取冠状瓣经大脑前纵裂入路夹闭动脉瘤。
2组术后均给予尼莫地平持续泵入防治脑血管痉挛,并给予“三高”治疗,即高血容量、高血液稀释和高血压治疗,以及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并根据蛛网膜下腔出血情况给予脑脊液置换或腰大池持续引流,对于脑室积血严重并发脑积水患者常规行侧脑室引流术清除积血。
1.3 评价指标 2组术后6个月进行GOS评分:(1)良好:5分;(2)中度残疾:4分;(3)重度残疾:3分;(4)植物状态:2分;(5)死亡:1分。复查脑血管造影,记录2组动脉瘤再出血率、脑梗死、瘤体再通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GOS评分比较 术后6个月进行GOS评分,与开颅动脉瘤夹闭组相比,弹簧圈栓塞组GO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GOS评分比较 [n(%)]
2.1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随访6个月并复查脑血管造影,与开颅动脉瘤夹闭组相比,动脉瘤弹簧圈栓塞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高,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突然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仅指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原因有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以及脊髓血管畸形等,而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可达70%左右,据统计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年发生率为6~35.3/10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常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妇女[2]。临床常表现为突然起病、剧烈头痛,呈劈裂样剧痛,难以忍受,可伴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发作、一侧动眼神经麻痹、偏瘫等症状,常可伴发再次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及脑梗死等并发症,病情极其凶险。一般脑部CT可明确95%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尽早脑血管造影可帮助迅速查明病因,明确动脉瘤的部位、大小、数量等,指导进一步治疗。
本病的治疗重点是尽早去除出血原因和清除蛛网膜下腔内的积血,传统的神经外科手术是开颅去骨瓣使用动脉夹加闭动脉瘤,并同时清除血肿,但具有创伤大、手术后并发症高和恢复慢的缺点。自1991年Guglielmi医师发明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以来,经多年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已具有良好的栓塞成功率和安全性,且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术后恢复快,已成为治疗破裂动脉瘤的主要方式,受到广大神经科医师和患者及其家属的青睐。临床试验表明[3],栓塞治疗动脉瘤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低于手术加闭。本文证实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动脉瘤具有疗效良好、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少的优点,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1]赵红军.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1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8):52-53.
[2]邱耀忠,李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5):65-66.
[3]姜克文.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