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4-12-17李彩萍
李彩萍
〔关键词〕 多媒体;语文教学;兴趣;
过程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1—0094—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已经逐渐进入了校园,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在教学中适时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优化教学过程,同时它还能增大课堂教学容量,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就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供同行们探讨。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恰恰说明了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和内驱力,而多媒体集图像声色于一体,可以突破传统教学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将传统教学中无法展示的事物和现象生动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眼前,进而使枯燥无味的东西变得生动有趣。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时机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展示视频画面,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比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配有画面和朗读的录像,给学生以新鲜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教学,不仅可以避免因教师讲述过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处于学习和求知的兴奋状态,从而更易于理解所学的知识。
二、巧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每一堂课中,都有一个或几个教学重点内容,其他内容都围绕这些重点内容展开。这些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必须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教师不能强硬地“塞”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将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内容再现于课堂,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比如,教学《背影》这一课时,学生难于理解父亲的背影,这一内容正是课文的重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作者“望父买橘”的视频。
通过视频再现了父亲的背影,学生身临其境,不用我仔细讲解,学生就能结合文章中“探、攀、缩、微倾”等有关动词,深切感受到了那份深沉、厚重的父爱。这样,课文的重难点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三、巧用多媒体的演示功能优化教学过程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只能通过口头讲述或者挂图等进行教学。但这样教学缺乏立体感和形象性,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果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功能,就能将教师无法用语言描绘出的现象生动形象地再现在学生眼前,达到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
比如,《春》是朱自清先生比较有代表性的散文,若单纯地由教师讲授此文,恐怕学生很难想象出这种景色如何之美,而应用多媒体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是这么做的:先让学生欣赏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在播放乐曲的过程中,我为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细细品味文章中绮丽的意境。然后,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组春天的图画,给学生在视觉上予以冲击。之后开始讲解课文。在讲解过程中,我随时根据需要用多媒体演示比较有立体感的描写性语言。因为这篇文章写了山水花鸟、小草果树、蜜蜂蝴蝶、和风细雨等很多景物,用多媒体来演示这些画面比用干巴巴的语言来描述要形象得多。之后,我给学生展示一些描写春天的佳句,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等。最后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些诗句。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使这一课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四、巧用多媒体增大课堂容量
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必须要认真备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获取大量信息,优化教学内容。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地找,一页一页地翻,这个过程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而适时利用多媒体,能快速提供和处理大量的信息。这就为教师节省了大量备课的时间,用于设计教学的巩固练习。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可以适时地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同时还能利用多媒体的演示代替教师的板书。这同样为教师节省出时间,用于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无形中就增大了课堂的容量,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多媒体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注意使用的合理性。因为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它不能代替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同时还要把握使用多媒体的时机,切忌滥用多媒体,将语文课堂教学变成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逐一播放。实践证明,只有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笙 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