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析“中国模式”

2014-12-12陈平

中国国情国力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国模式协商机遇

◎ 文/陈平

剖析“中国模式”

◎ 文/陈平

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高速发展,充分说明我国在选择性学习美欧与日本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了鲜明特色的中国道路;2008年后,身陷金融危机中的西方与我国相比黯然失色,从实践上再次说明:西方模式不是现代化的普世模式。

中国改革开放的不足之一是理论落后于实践,软件的发展落后于硬件的投资。所以,将中国改革的实践制度化、程序化和理论化,则中国模式的定型和传播必然可以期待。

中国模式的特征

中国模式的特征,简单说就是既具备市场经济竞争下技术更新的灵活性,又具备共同富裕体制下社会主义经济的稳定性,是我国继承自身历史文化,比较各国经验,独立创建的新发展模式和新公平模式。它有3个关键词,即“机遇、协商、实验”。

1.井然有序的宏观调控

我国是一党执政,多党合作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的稳定,保证了国家领导人可以用最长远的眼光制定国家发展战略,而不计较阶段性指标的得失成败。我国政府通过全世界最有效率的宏观调控,保证经济发展平稳过渡,每一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都有强烈的连续性,避免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短视。

我国的各级政府规划中有协作,中央政府承担了企业和地区创新实验的社会保险,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创业风险。地方政府在扶持产业调整、创造就业和技术创新上扮演了组织者、 协调者和催化者的角色。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出口大幅下降的局面,中央政府大力地投入基础设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建设等,起到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时缩小了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

我国宏观调控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从国家大局出发,始终把有利于解决就业和技术进步放在经济政策的首要位置,如我国新兴工业的发展得到地方政府多方面地扶持,传统产业转型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也往往在政府引导下有序进行,避免了工人失业、设备废弃、城市凋敝的局面。其效率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法院的破产兼并程序和财政部的注资运作方式。

2.实事求是的政策制定

马克思指出:“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于劳动分工与科技进步,是生产力带动生产关系的发展。”大到制定改革战略,小到一项政策、办法、意见的实施,我国各级干部从来不是遵从教科书上的理想世界,不会死板地认定一种顶层制度,不搞空想社会主义,同样注意不陷入到空想资本主义中去。我们一定通过试点,经过试验来检验结果是否合乎我国国情,能否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一切实事求是,一切尊重实践。

如我国的经济改革,经过无数次试验,分别开始于工业部门的技术进口和农业部门的激励机制改革(推行家庭承包合同)。价格双轨制延续了大约30年,在价格缓慢收敛的条件下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高增长,避免了转型期的震荡,大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储蓄和投资也快速增加。反观东欧地区,盲目推行西方为其打造的“休克疗法”,物价飞涨,产业衰退,国家和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如我国在公共投资领域的创新是保留公有土地的所有权,只拍卖其使用权,使公有资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壮大。如按照西方办法发债、借款或加税,我国经济增长率将会大大下降。

3.积极务实的开放态度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一直积极学习各国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吸取各国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本着独立自强的目的开放,本着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目的吸收先进经验。

如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学习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发展出口贸易;但是我国广大干部群众时刻铭记帝国主义侵略的教训,将辛苦积累的外汇主要用于进口西方先进技术,促使中国的基础工业升级换代。

面对西方所宣扬的自由化和市场化的滥觞,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贸易开放的时间表上采取了务实和精明的态度,哪些领域可以开放,哪些领域要限制进入,哪些领域要打破垄断,都会衡量短期与长期的利弊效应,考虑竞争者的优势与劣势;在我国产品有竞争力的市场,我国力主贸易自由化;在我国产品无竞争力的市场,我国小规模开放,让民族企业有学习、竞争和成长的空间。促使我国的民族企业和产业逐步升级,其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4.与时俱进的国企战略

我国经济繁荣的特征是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竞争,既有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也有个体、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还包括国有和集体成分的合资、合作经济之间的竞争。中国和西方的经验证明,国营和私营企业都不足以创造充分就业,必须互补发展。20世纪90年代,时任总理朱基采取“抓大放小”策略,通过让没有竞争力的国企破产或转制的做法,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得以集中实现大型国有企业承担的战略目标。

在改革过程中,我国将国有垄断企业首先拆分成竞争性企业,然后再变成股份制企业上市,这一策略极大地改进了上市部分国有资产的竞争力和效率。同时保证了企业未上市部分国有资产的控制力和政策性。

当前,我国的国企起到了保证国家安全,不受外国支配;保障社会安定,补充市场不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间接降低企业税负等三大重要作用。国有企业上缴的利税,构成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体,也是社保资金的主要来源。避免了美欧国家个人和企业偷税漏税或资金转移导致政府无钱可用的恶性循环。我国国企的发展,彻底破除了西方所营造的“国企必亡”的舆论虚构。

5.选贤任能的用人机制

干部主要从基层凭政绩升职提拔而来,受到严格的党性教育和纪律监督,一个普通的干部成长为政治局常委,往往需要在多个部门、多个省份有过实践工作经验,受到各种严格的考核。此外,地方政府的竞争和贫富地区干部的轮换,脱产学习和短期培训的结合,也大大提高了干部的见识视野和实干能力。

从实践效果来看,我国政府五年计划指标的完成率远高于西方政府竞选时许诺选民的指标。我国政府干部的政绩竞争优于西方议会竞选的“许诺竞争”。

回击对中国模式的质疑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不仅给西方经济学家带来巨大的困惑,也给中国经济学家带来极大的挑战。是否存在中国模式的辩论,就是这一挑战的具体表现。

1.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具有局限性

西方崇尚的自由、民主、法制背后的基本假设,是启蒙运动时代对科学理性的崇拜。所谓科学理性,就是认为真理是普遍的。假设多数人永远是正确的,才会有民主的有效性;假设资源是没有限制的,才会有不受约束的个人自由;假设多数人通过法律程序进行辩论,可以发现真理解决社会问题。但实践证明,这些假设的信条基本上都是不成立的。

如经济学理论通常假设市场竞争是公平和平等的。实际上,劳动分工的复杂规则下没有平等和公平的竞争,选择机制在本质上是不对称的。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一篇关于苹果公司的深度调查发现,苹果公司的产品风行世界,给股东创造巨大利润,但是创造的就业只有5%在美国,大部分产品的制造在亚洲,主要在中国。美国公司无法和我国企业竞争的主要原因恰恰不是新古典经济学强调的技术、产权和劳工成本,而是新古典经济学忽视的地方政府的效率和我国产业集群的工业生态结构。

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是没有结构也没有历史演化观的经济学理论,往往根据静态、简单的均衡理论,把复杂的经济活动用孤立的公式做成模型,将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对立起来,看不到市场和政府间的共生演化关系。一些极端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甚至声称,建立市场经济制度的先决条件是要创造出一个资产阶级。

实践证明,劳动分工发展的动力是科学技术革命,市场只能营销创新,不能创造科学;工业革命从来就是非均衡地发展,如果必须求均衡就只能停留在古代社会。是现实结构调整的需要决定政府的地位和改革,而非对市场的“看不见的手”的信仰来决定政府的作用。政府的形式和功能是在历史危机中演化而来的,不是什么人设计的。历史是人创造的,只有发展远见才能造就体制创新。

2.必须建立道路自信

西方舆论为了搞乱我国的道路自信,把中国模式等价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出口导向模式。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我国出口加工经济只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拥有像我国这样完整的独立国防和科学技术,即使技术先进的日本和德国,也要依赖美国的核保护伞。日本和东亚国家屈从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使东亚经济停滞不前。德国虽然和法国联手创造欧盟和欧元区,抵御美国金融投机的能力反而不如我国。北欧小国虽然维持很高的生活水准,但是在国际事务上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力。要理解我国的发展经验和当代的国际地位,必须从世界的眼光而非自我中心的角度来观察中国道路。

我国某些知识分子受启蒙运动以来西方中心论的影响,用西方价值观来衡量我国的成就与问题,他们认为,我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得不偿失,经济增长只是牺牲环境资源和让外国资本剥削我国劳工的结果。他们看不到西方现代化的过程中,牺牲环境、资源和民生的代价远远高于我国。甚至认为我国过去发展的道路就是华盛顿共识所主张的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赶上美欧发达国家,为此应当全面仿效美欧的福利制度和政治制度,果真如此吗?

没有任何经验表明社会主义经济比资本主义经济效率要低,私有经济优于国有经济的观点也是没有历史依据的。社会主义经济在1950-1973年间的整体表现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则在近20年中成为领跑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如何总结我国历史经验,与如何探索我国未来的道路密切相关。我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成就不能简单概括为市场化改革,因为全盘推行华盛顿共识的拉美和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比我国要曲折得多。我国的改革进程是独立自主的改革开放,既抓住了国际机遇,还避免成为跨国资本控制的依赖经济。在应对美国发端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表现出远比西方国家有效的应对能力。这些历史事实已经引发西方学者全面反省西方的政治经济体制,深入研究我国快速成长的机制。所以我国经济学家应当和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干部群众一起,担负起总结中国经验的责任,并探讨后美国时代的全球经济秩序。我国未来的发展必须避免西方已有的覆辙。我们不能迷信西方的市场化和议会制,否则无法摆脱西方消耗资源、节约劳力的劳动分工模式,不能克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也难以走出目前美国起源的全球金融危机。

3.中国道路面对未来挑战的应对

目前中国道路还没有最后定型,是否将来能让全世界承认中国模式的存在,取决于我国未来的发展能否进一步破解目前的资源“瓶颈”,并参与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秩序。应对挑战,我们还有以下工作要做:

(1)加强工业竞争力,积极进行产业调整。

(2)城镇化要有新思路,鼓励农民就业。

(3)金融加强监管的同时,要善于主动出击。

(4)加强基层治理,化解不稳定因素。

从春秋战国起,中华文明的历史演化就走上一条与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不同的道路。在建立稳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实践上有着丰富经验,是世界上惟一持续存在的古老文明。改革开放前30年,在西方封锁的条件下,我国建成独立自主的科学工业和国防体系,在内外战争和灾荒中度过一系列难关。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我国成功地融入国际劳动分工体系,迅速缩短科学技术和管理的差距。在西方文明面临人口老化、生态危机和利益集团阻碍社会改革的危机时代,我国能否走出新的国际劳动分工和国内生活方式的新路,有待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远见和智慧。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编辑:王忱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中国模式协商机遇
Multi-Agent协商中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你看到的是问题,我看到的是机遇
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
从“古运河的新故事”看提案办理协商
协商民主的生命力在于注重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