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云龙着力推进地方经济科学发展
2014-12-12邓庆雄
◎ 文/邓庆雄
云南云龙着力推进地方经济科学发展
◎ 文/邓庆雄
云龙县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部,地处大理、保山、怒江三州市结合部澜沧江纵谷区。全县面积4400.95平方公里,2013年全县总人口207918人,系山区、民族、贫困、偏远四位一体的国家级重点扶持县。
2013年,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势下,云龙县经济总体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419422万元,同比增长11%,为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195443万元的2.15倍,地区生产总值绝对量居全州12个县市第7位,全省129个县市区第86位。向着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实现经济“三年翻番,五年增三倍”,推进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大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1.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种植业
以“原生态”、“绿色”、“有机”为目标,大力发展泡核桃、烟草、茶叶、蔬菜种植,并坚持优质品种与现代种植技术、管理手段的紧密结合,实现传统种植、增长模式向现代经营、发展方式的转变。
2.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养殖业
积极发展以山鸡、野猪驯化养殖为重点的特种养殖业,并切实在品种选育、饲料加工、疫病防控、经营管理上进行改进和强化,确保养殖规模、增长速度、养殖方式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协调、相适应。
3.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物产业
大力发展药材种植,在种植规模、种植技术、管理手段、经营方式上不断取得突破;推动本地药材资源与外地资本、技术、人才及经营管理经验有机结合,实现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大力推进工业发展
1.巩固和提升规上企业
建立健全县级企业主管部门、服务部门和所在乡镇与规上企业的相向互动及零距离接触沟通机制,第一时间掌握企业反映的诸如融资、生产、运输、销售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为其排忧解难;调处与周边群众间的诸如土地、山林、水源等方面的矛盾和纠纷,为其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
2.发展规下企业和个体工业户,鼓励企业升规
积极引导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发展各种性质和所有制形式的工业企业、个体工业户。并从政府层面进行明确引导、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规下企业升格为规上企业。跟进县域工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布局的落实,实行面上引导激励和点上支持帮助相结合;建立健全相应地升规奖励、支持、补助机制,激发调动业主和各层面开展升规的原动力。
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1.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企业的培育和发展
从信息、金融、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和领域入手,采取政府主导,“条条”管理支持和“块块”指导帮助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整合各层面的项目、资金和其他社会资源,大力培育发展各类服务型企业和大个体户,特别要着力新型服务业态的探索、开发、培育和发展,努力壮大服务企业群、服务个体群。
2.切实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机制
由政府统一组织,商务部门牵头,发改、工信、税务等部门协同,就县内现代服务业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措施等进行系统、深入地调查、研究和分析,进而形成和出台激励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现代服务企业培育、发展、升级的政策措施,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1.大力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坚持规模水利设施与小沟渠、小库塘、小水窖等“五小”水利设施并重建设,妥善处理资源性缺水与工程性缺水的问题,统筹解决种植业、养殖业用水矛盾,最大限度地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水利化需求。同时,积极探索水利设施建、管、用并重,民营、民管、民受益的公益水利设施管理体制和办法,为水利设施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2.大力加强能源设施建设
推进水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应用,实现能源结构多样化、多极化。同时,大力加强输(变)电网络升级建设,切实解决生产生活用电季节性供需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支撑。
3.大力加强交通设施建设
大力加强县际、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大力加强乡村公路通达能力建设和村组公路贯通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其通行及运输安全系数。
4.大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实行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有机融合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资源,加强信息传输平台及传输体系建设,实现通信信号全覆盖、无盲区。
大力推进项目工作
1.扎实做好项目基础工作
由发改部门牵头,县级其他部门和乡镇密切配合,在研究国家、省州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指南的基础上,结合地区实际,对各产业、各行业、各领域情况开展调查分析,认真进行收集汇总、遴选提炼,形成与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相符合,与国家和各级政府建设投资导向相一致的项目,对其进行精心制作包装,并努力丰富项目贮备,扩大项目库存。
2.积极做好项目跟踪和实施工作
及时跟踪了解项目申报、评审、立项等环节情况,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项目传递过程中的问题;严格按照项目建设任务书的要求,切实履行项目建设主体、投资主体、质量监管主体等各个主体的责任,对项目建设全过程实施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热情服务,确保项目建设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3.进一步完善和强化项目工作激励机制
进一步修订完善项目工作责任制、激励机制,实行项目工作责任与岗位工作职责相融合,物质奖励、精神鼓励和干部考核任用制“三衔接”,推动项目工作健康、稳定发展。
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1.营造有利于招商引资的良好社会氛围
大力宣传招商引资对推动云龙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
2.抓好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和后续监管服务工作
围绕“招什么样的商、引什么样的资;怎样招商、怎样引资”等问题,开展认真、细致、全面、扎实的产业调查、项目策划、资料整理、材料编制等工作,努力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正确处理服务企业、地方人民群众和地方科学发展的关系,注重和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沟通,实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为企业提供融资、引才、技改等方面的协调服务和切实帮助,促进企业发展。
大力推进劳动者素质建设
1.大力推进劳动者思想素质建设
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阶层劳动者的特点,选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深入、持久地开展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再宣传、再教育、再培训。
2.大力推进劳动者科技素质建设
坚持面上的科普宣传教育和分行业、分专业的具体环节、具体点位的针对性科技培训相结合,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群众、产业、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教学,实现产业发展提升与劳动者科技素质建设紧密结合,互促共进。
(作者系云南省云龙县统计局局长)
编辑:武振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