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素养在多重感悟中拔节

2014-12-10徐萍

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图文正方体长方体

徐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怎样才算具备数学素养?我认为,一个具备数学素养的人,不仅表现在数学考试中能解题,还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表现出是个学过数学的人,它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内化而成的。有教育家说过:在学校学的数学,毕业后若没什么机会应用,一两年后很快就会忘掉。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记在心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维方式、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会使他们终身受益。这正是理想的数学教学效果——不仅让学生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拥有数学素养。

小学生天真、纯洁,犹如一张白纸,看待事物的眼光充满童趣,怎样才能唤醒学生的数学意识,开启他们的数学能力,让他们最终成为一个具有良好数学素养的人呢?我觉得可以通过多种感官协同发展,引导学生在不断感悟中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一、用眼感悟,在图文中看出数学信息

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少,数学阅读主要靠图文信息,所以低年级的数学课本色彩鲜艳,图片丰富,充满童趣。但这些图片不能只是好看而已,到了数学课堂上,就得带上浓郁的数学味,为我们的数学学习服务。

如数学课上,老师带着学生走进“游乐场”,问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美丽的花草、大树、蓝天、碧绿的草地、气球、转椅、木马、滑梯、花丛……诸如此类,学生的回答信马由缰,不经意间就偏离了数学课题。由此可见,低年级学生还不具备我们所要求的数学意识,他们无法顺利地从图片中提取出数学信息,这就需要老师适时点拨:这么多的游乐项目,为了不漏掉一个,我们可以按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顺序看,还可以借助手指点数每种物体有几个。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学生在图片中找到了许多数学信息,语言也变得更加丰富。

教材中有很多例题或练习题的插图都展示了含有数学问题的现实情景,要求学生看图文解决问题。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由于缺乏知识积累,缺乏数学眼光,对教材提供的信息很难找到准确的突破口,这时就需要老师带领学生用“眼”认真感悟。在初步接触图文应用题时,让学生先观察图意,不要求他们编题,只要说出你看到了什么:“大括号”是什么意思?“问号”是要我们求什么?求这个问题是把两部分合起来还是从总体中去掉一部分?然后再连起来看图说出三句话,逐步理解题图的意思。从数学角度、用数学眼光看待图文,在图文中寻找数学信息,为数学教学服务,渐渐地,学生总能很快从题目所配的图片中准确地提炼出数学元素,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这也正是我们数学教学所需要的。

二、用脑感悟,在游戏中玩出数学信息

心理学家艾里康宁关于儿童主导活动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低年级学生正处于从游戏活动类型到学习活动类型的转化过程,这个时期的学生,有意注意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普遍好动好玩,注意力难以持续高度集中。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为了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作用,老师可以针对低年级学生和低年级教材的特点,在课堂中安排不少的游戏。当然,这些游戏的设置都是有目的的,游戏为课而生,希望学生能在游戏中感悟出数学信息,玩出数学味。

如在教学“认方向”时,发现很多学生左右不分,为了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左”“右”,并能在生活实际中灵活运用,老师编排了一节“课中操”,让学生边说边做动作。

点点头、扭扭腰,一起来做课中操;

左拍拍、右拍拍,双手一起拍一拍。

举左手、举右手,举起小手扭一扭;

左看看、右看看,方向不能搞混乱。

学生在多感官参与的玩乐中不知不觉就认清了“左”和“右”。

再如,在教学“认物体”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一些本质特征,感受这些物体的特殊属性,将学生分成四大组进行比赛,每组以四种物体来命名。先比搭房子,看哪一组能搭得高、搭得稳。结果“球队”输得最惨,根本搭不起来,“长方体队”和“正方体队”扬扬得意。接着比接力赛,看哪一组滚得快。这一次,“球队”大获全胜。比赛结束后,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长方体队”和“正方体队”在第一轮比赛中获胜,而在第二轮比赛中却输了呢?学生很快就得出:长方体、正方体的面都是平的,所以搭起来比较稳,但是滚起来却很难;球是圆的,很难搭在一起,但滚起来方便。说得多好呀!看似玩了一节课,但学生已经意识到,数学课上的“玩”是带有数学味的,他们的数学细胞被唤醒,正所谓“觉知此事要躬行”,他们在玩中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掌握了数学知识。

三、用心感悟,在应用中说出数学信息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学以致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应用是严重脱节的,真正面对实际生活问题时,无法把所学和所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为了让学生把数学和生活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从小就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培养他们的数学眼光,帮助他们用心感悟,打开他们的思维之门。

在认识了“10以内的数”之后,发现学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他们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有一定困难,为了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要求学生把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用简短的话记录下来。如寻找生活中的数字宝宝日记:

日记一:星期五,老师带我们一起认识了“0”,我知道了“0”可以表示“没有”,在一些特殊的地方还可以表示“起点”“开始”。比如,我们尺子上的“0”就表示“起点”。老师还布置我们回家找找生活中的“0”。

日记二:星期六,爸爸妈妈带我出去玩,我坐在汽车上找“0”。“0”可真调皮,一开始我总是找不到,不知道它躲到哪里去了。后来,我找到了第一个“0”,它躲在电话号码里,妈妈夸我的小眼睛真亮。后来在等红绿灯时,我看到前面一辆汽车的车牌号码中有“0”,红绿灯倒计时的计数器上也有“0”,正在我得意扬扬时,又看到对面驶过来一辆公交车,上面写着大大的“101”,哈哈,又是一个“0”。妈妈说我是“火眼金睛”,我的心里乐开了花。看来“0”的用处真大,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

布置这样的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带着目的去感悟,学生很乐意完成这样的任务。在找到各种数量的物体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语言叙述出来,同时鼓励他们用数学日记的形式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是学生的数学素养生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富有时代感和有着鲜活个性的数学活动,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学会发现、感悟、思考,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断提升,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奠定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文正方体长方体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画与理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智力魔方
方方正正的正方体
表面积是多少
谁和谁搭档
图文配
图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