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2014-12-08韩冬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一词多义转喻隐喻

韩冬

摘要:一词多义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并且广泛应用于人类的言语交际中。传统的语义理论并未对此现象做出充分的解释,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利用原型范畴理论以及转喻、隐喻等手段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一词多义;原型范畴理论;转喻;隐喻

一、一词多义概述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在日常交际中需要语言来作为载体,语言能够有效地传递人们所表达的信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经济的发展,原有的词语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样就产生了很多新词。然而语言的表达形式是有限的,语言的内容却具有丰富性,是无限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词多义的现象便由此产生了。这样,一个词形表达多种意义,人们的交流更加便利了,也简化了人们的记忆过程。一词多义是自然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指一种词汇形式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义项。①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与演变,必然会产生一词多义的现象,这是语言经济性原则的体现。一词多义使得人们在日常交际中更加简洁、便利,人们可以更好更灵活的运用语言。

一词多义现象普遍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一词多义是如何形成的,它产生的原因有哪些,传统的语义学理论虽然也对其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充分。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观点出发,系统阐释一词多义现象。

二、从原型范畴理论角度看一词多义现象

原型观认为,范畴是由一些具有相似特征的成员组成的,这些成员都能代表该范畴。但是,每个成员代表该范畴的程度又是不相同的,成员与范畴亲疏远近关系的不同造成了成员地位的不平等性,这种不平等性使成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成员,具有中心性的特征;另一类则是非典型成员,具有边缘性特征。具有中心性特征的典型成员也就是一个范畴的原型,而其他的成员虽不及典型成员那样具有中心性,但也分别具有一些典型性。因此,范畴并不具有一个较为清晰、明确的边界,边界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使得范畴形成一个连续体,不可分割。

一词多义现象可以用原型范畴理论来进行解释。把一个词语的不同义项看成是一个范畴,这些义项中与原始义项最接近的义项称为原型义项,是这个多义范畴的原型。随着人们对事物的不断认识,一个词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就会不断地扩充,形成许多新的义项,这些新的义项与原型义项之间的关系或远或近,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概念扩充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更大更为复杂的语义范畴。这样,多义词就由此产生了。下面以汉语“兵”为例,“兵”在古代主要是指武器,如“兵器”、“兵刃”等。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赋予了它新的意义,即战士、军队,如“兵士”、“兵卒”。后逐渐引申为与军事或战争有关的事物的统称。在“兵”这个多义范畴中,武器义作为原始义项也就具有典型性,在此基础上意义不断延伸,形成了多个意义。这些义项虽然意义不同,但他们之间是有规则的,都是新的义项在原始义项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形成一个放射状链条式结构,从而形成一词多义现象。同样,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打”一词也具有多种不同的意义,这些义项之间也是有规则的。词的多种意义也是由动词“打”的中心义项不断扩展得来的。这里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

三、从隐喻角度看一词多义现象

隐喻与一词多义是密切相关的,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更进一步地阐释了一词多义现象。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已经不单单作为一种修辞格,它更是作为一种工具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与认识一词多义现象。也就是说,隐喻是人类借助较为具体的事物谈论较为抽象的事物,利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从隐喻的角度分析一词多义现象,可以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因为通过隐喻可以使词汇更加形象化,人们的理解也就更容易了。

看下面的例子,“客车蜗牛般地行驶。”这个隐喻巧妙地把蜗牛的特征转变为了客车的特征,使客车缓慢前行这一形象生动的展示在了我们的眼前。一词多义现象在汉语中适用,同样在英语中也是如此。以汉语中的词语“火”为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火”的原始意义为“火是物质燃烧过程中散发出光和热的现象”。但是在一些合成词中,“火”又表现出了其他的意义。如火烧火燎、油浇火燎中的“火”都表现为着急的意思,十万火急中的“火”表现为紧急的意思。同样,英语中也不例外,“perters eyes were full of fire.”此句话意思为皮特的眼里充满了愤怒。“Anger is fire”也即“愤怒是火”,“火”从物理概念映射到了心理概念,“火”的含义隐喻为愤怒,“火”的多义也就由此产生了。可以说,隐喻是建立在事物具有相似性的基础上的,体现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通过隐喻,可以更好的认识与分析一词多义现象。由此得出,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借助隐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②

四、从转喻角度看一词多义现象

转喻不同于隐喻,隐喻的本体和喻体不在一个概念域中,而是从一个概念域投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本体和喻体具有相似性特征。而转喻则是建立在相关性的基础上形成的,源域与目标域都在一个范畴中。

转喻是隐喻的基础,隐喻是从表层来分析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转喻则是在更深的层次上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分析。如“前面走过来一群红领巾”这里的“红领巾”不单单作为一种物品而存在,它具有指示作用,它实际上指的是带着红领巾的人,起到了一种标志性的作用。因为红领巾是学生身份的标志,红领巾与学生具有相关性,这里用红领巾指代学生,“红领巾”一词在这里具有双重的意义,它在原有义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人”这一概念。再看下面的例子:“Have you ever read LU XUN.”这里以人名代表鲁迅的作品。通过转喻,一些词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含意与用法。

参考文献

[1]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蔡权龙.隐喻化作为一词多义的理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5).

[3]刘佐艳.从认知角度看多义现象[J].外语研究,2002(5).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一词多义转喻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幸福的认知解读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汉语转喻分类研究
转喻视角下汉语中人体习语的研究
基于原型范畴和隐喻转喻认知的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的研究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分析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分析
词义分析的原型模式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