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跑教学生理生化特征的研究

2014-12-05朱常斌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9期
关键词:步频步长乳化

朱常斌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短跑教学生理生化特征的研究

朱常斌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高校体育教学课中,短跑教学课是一个主要的教学内容。它的教学特点是以无氧代谢供能,是一项强度大,持续时间短的运动项目。因此,对短跑的技术教学观念上要有所改进和提高,同时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也应针对不同情况有所不同。

1 短跑的特点及生理、生化分析

1.1 许多专家对现代短跑技术的发展特征都有比较一致的认识,那就是在短距离跑中要想获得高速度,除了尽量提高每一步的前摆腿外,还必须加强后蹬力量,这也是短跑技术的新概念“蹬摆结合,以摆为主”。

1.2 众所周知,速度取决于步长和步频,同时也取决于神经系统的高度灵活性。人类在奔跑的过程中,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要不断地发放高频冲动,同时又不端地接受机体的高频反馈神经冲动。而这些高频神经的每一次冲动,都决定着人们在奔跑中的步长及频率效果。

1.3 在短跑项目中,除了强调技术以外,素质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来分析,它属于高能磷酸盐分解释放能量的无氧代谢,高能磷酸盐主要是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CP)。生物化学称这类能量代谢为ATP—CP式的无氧代谢。因此,ATP—CP形式的代谢,是速度素质的基础。这类代谢虽属无氧代谢,但受体内高能磷酸盐的储备量的限制,一般体内并不产生乳酸,其供能的能量称为非乳化能,故把此类氧债交做非乳化氧债。非乳化氧债的能归还速度,要比乳化氧债快30倍。在教学课中,如果延长学生快速跑的时间,其机体供能就要依靠无氧代谢的另一种形式即乳化能。乳化能是糖元无氧酵解释放的能量。代谢的产物是乳酸,这类氧债叫乳化氧债,归还比较慢。

通过以上的3种分析,我们看出,要上好短跑教学课并提高课的教学效果,这3点无一不是主要因素。

2 对于教学手段的选择

2.1 加大步长、提高步频。如何处理好这两种关系,是短跑教学课中的首要问题,步长和步频是两个对应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因此,在教学课中,应多采用一些提高步长和步频的专门性练习,如:高抬腿跑及跨步跳等辅助练习,既提高了每一步的动作幅度,同时也提高了两腿交换频率的能力。因为通过跑的辅助性练习,大大地发展和提高了步长与步频所共同需要的肌肉力量,从而保证短跑技术的发挥。

2.2 加强两臂的摆动练习。短跑技术中两个臂的摆动也起着主要的作用。大部分学生这方面的概念不是很强。因此,在教学中也应该多做徒手摆臂练习及在途中跑时加以特别强调。

3 对于加速跑段落的选择

教学课中,加速跑段落的长短,主要是根据学生自身所能承受的生理负荷来合理确定的。由于学生先天身体素质及生理机能的差异,在完成加速跑段落的生理负荷量也有所差异。因此,根据加速跑能量代谢的特点,所选择加速跑练习的段落应为50~70m,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八九分钟为宜。这样就可以把加速跑练习带给学生的生化反应,控制在ATP—CP形式的速跑时间,机体的能量供应就要靠乳化能了。

必须指出,为了有效地发挥短跑技术及速度,把加速跑的时间控制在ATP—CP形式代谢的范围内,并不是说加速跑段落的距离就可以任意缩短。因为距离太短不利于发挥学生最高速度。所以,在加速跑段落的选择及时间选择上应为50~70m和八九分钟左右,练习次数一般在6~8次较为适宜。

4 结 语

通过以上对高校体育教学课中短跑教学的特点分析及生理生化的特征分析,笔者提出了教学效果所采用的一些手段和方法,目的就是在短跑教学中更新观念,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为教材内容服务。最主要的目的还是结合教材本身的生理生化及技术特点,更好地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

G822.1

A

1674-151X(2014)09-105-02

2014-08-08

朱常斌,体育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步频步长乳化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判定
基于Armijo搜索步长的BFGS与DFP拟牛顿法的比较研究
一种改进的变步长LMS自适应滤波算法
基于变步长梯形求积法的Volterra积分方程数值解
董事长发开脱声明,无助消除步长困境
苏炳添与世界优秀男子60 m跑运动员步频节奏对比分析
谢震业与世界优秀100m运动员步频节奏比较研究
博尔特百米全程节奏的跟踪研究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应用进展
耦合振荡子与生物同步理论对现代百米技战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