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如何“用教材教”的思考与实践——以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为例
2014-12-02许军
许 军
(扬州市江都区郭村中心小学,江苏 扬州 225239)
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历经十几年的实践使用和多次修订,已经是一套比较成熟的教材,整个教材采用按课编排的方式组织,围绕信息的识别与获取、信息技术存储与管理、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的线索组织教学内容,教材比较适合于课堂教学,特别是教材配套光盘的加入以及网站资源的不断丰富,更适合于学生自学。
新课程观强调: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课程实施更多的应该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理念?笔者结合“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模块”这一单元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从字面上理解:“教教材”,即(教师)教教材(上的内容)给(学生);“用教材教”,即(教师)用教材(上的内容)教(给学生)。两者除了语法上稍有变化外,表达的意思并无太大区别。但在课堂教学中,这两者却有着天壤之别。“用教材教”理念的提出、倡导,无非是提醒老师不要过度信奉教材,不要把教材当圣旨,要根据“教”和“学”的实际调整教材,简而言之就是“活用教材”,把教材用活,通过“活用教材”使学生“学活”。这样的理念更简明、更实在,也更容易使老师们理解、把握。
一、深入钻研教,及时调整教学
教材作为教学的凭借与依据,只不过是编者对学科知识、国家要求与学生进行整合和思考的结晶。但由于受时间与地域的影响,我们在执行教材时不能把它作为一种“枷锁”,而应作为“跳板”——编者意图与学生实际的“跳板”。因此教学时,我们要精心研究教材,揣摩编者意图、考虑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比如:教学《第1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时,前几年笔者基本上就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和顺序来教的,学生听的有兴趣,但对信息、信息技术等概念有点模糊,对信息的特征不清楚。
2013年笔者再上这节课时,教学顺序基本相同,但在后面的小游戏环节做了一些小调整,即在猜词游戏结束后,加入一个传话筒游戏:每组给一句话,让第一个同学看,然后一个一个传下去,传到最后一个同学,再公布给大家,最后教师公布那句话的内容,让同学们比较。增加的这个游戏情境就体现了信息的好多特征,如存储性、传递性、共享性、处理性等等,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信息的这些特征。
2014年,笔者对这节课又进行了思考:学生第一次接触这门学科,这节课本来就是非常枯燥的理论知识,如何把知识讲得深入浅出,让三年级的学生能够接受。
所以,笔者对教学顺序重新进行了调整,设计了一个非常自然的情境,学生进入机房后,老师喊上课,班长喊起立,老师说:“同学们好!”学生答:“老师好!”然后教师双手示意大家坐下,大屏幕出示学科名称、教师的姓名等,至此,小情境结束,短短一两分钟包涵了很大的信息量。
教师问同学们:“从一上课开始到现在,你们从老师这里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语言、手势、文字……”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给出信息的定义,信息就是信号、消息。
第二个环节,笔者开始让学生分组做猜字游戏和传话游戏,让学生充分感受信息所具有的一些特征。
第三个环节,就教师一开始上课给同学传达的信息,开始讲解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处理,学生很容易接受。最后再让学生回到课本,了解信息还有哪些获取途径、哪些传递方法、哪些处理方法,以及信息技术的定义:在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传输、表达等过程中使用的技术通常称为信息技术。经过三年三次的修改调整,笔者认为目前的教学设计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找出知识联系,大胆重组教材
信息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结构,知识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教学时不能只着眼于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而应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知识系统。如在《第5课 认识键盘》教学时,教材中讲完键盘分区和主键盘区后,为了突出Shift键的使用和双字符键中字符的输入方法,在这个地方就安排了一个实践园:
这个练习看似简单,但对于从未接触键盘的学生来说,难度可想而知。考虑到学生的认识实际,笔者在主键盘区介绍完后,并没有进行这个练习,而是把最后的一个练习调整到这个地方:
教师布置任务后,放手让学生去尝试,一直到“78%”中的78的输入都应该没有问题,当要输入“%”时,学生发现问题,而且没有办法解决,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去观察双字符键的特点,再讲辅助控制键中的Shift键,学生印象深刻。“78%”输入完成后,输入Happy中的H时学生又要用到大小写锁定键,也是先让学生讨论探究,最后老师再小结。其实除了用Caps Lock键盘,像这样输入一两个大写字母时,还可以组合Shift键,多样的操作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再如《第3课 操作计算机》,教材主要是讲授鼠标器的五种基本操作,再辅以“七巧板”游戏让学生熟练五种基本操作。但教材在讲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后通过实践园让学生练习更换桌面的壁纸,这部分内容从笔者一开始接触信息技术教学就一直有,而且始终没有变过。笔者个人觉得这部分内容给人的感觉是为了用而讲——为了练习操作鼠标非要找个跟它相关的内容练习一下,没有这个必要。
再从机房管理的角度来说,学生三年级开始接触使用计算机,这是第三次进机房,就学到了这样一个所谓非常“实用”的技术,会导致以后每节课学生一进机房第一件事就是换桌面,而且换得乱七八糟,不利于机房管理。笔者把这部分内容调整至画图结束后再讲,当学生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后,可以将自己画的画设为桌面激励自己,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挖掘训练空白,及时补白教材
编者在编写教材时,也考虑了地域、学科、时间等因素,留下了诸多空白。我们使用教材时,要深入挖掘其中的训练空白,及时补白教材。比如《第2课 认识计算机》一课,一开始就向学生介绍常见的计算机类型,教师除了向学生展示台式、笔记本计算机等常见机型外,还找了关于IPad的图片,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科技。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还说出了一体式计算机,这是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也为下一年教学积累了素材,正所谓“教学相长”。
再比如讲授《第6课 操作键盘》时,笔者一开始是在黑板上画出手指分工跟学生讲,后来一人发了一张印有手指分工的彩色硬卡纸跟学生讲,有时也高高举起键盘向学生演示,但总觉得不够直观,感觉学生看不清或学得不够扎实。
苏科版2013版教材中将定位键F、J作为辅文让学生自己阅读,有点淡化F、J作用的意思,教师在教学中总感觉缺少点什么,于是思考是否能通过现代科技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教师的指法演示。
笔者首先尝试的是用实物展台演示,将键盘放于实物展台下,向学生演示教师放手指的过程以及手指敲击键盘的分工,演示一遍的效果好于教师在黑板上、在彩纸上讲十遍。但大多数学校学生机房内放实物展台的很少。笔者就尝试用学校的DV将手指分工部分拍成了三个DV片断,分别是:手指寻找F、J及其他基准键的视频、手指敲击基准键的视频和手指分工敲击26个字母键的视频,通过这样不断的尝试实践,感觉学生对于正确掌握指法操作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四、尊重认知规律,删减部分内容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和其它学科一样,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现行教材中就有一部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比如《第6课 操作键盘》一课,指法讲授完后,就让学生练习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几个汉字,编者的意图可以理解,无非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笔者觉得,学生刚刚接触了指法,根本不具备使用正确指法输入汉字的能力,这时候输入汉字无非是拔苗助长。学生在输入汉字时还是只能用一个手指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击,反而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指法,所以这部分知识笔者省去没有讲,待学生经过每节课开始前5分钟练习指法一段时间后,再讲这部分知识,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这个单元结束后,教材安排了一个《主题活动1 文字输入比赛》,教师个人觉得这个地方安排文字输入比赛非常不妥,学生在短期内根本就不可能形成良好规范的指法,更不可能以较快的速度录入文字。笔者在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将主题活动改成了字母录入比赛,重点还在训练学生的正确的指法上,没有急于去涉及文字录入。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后面的学习中,每节课前花5分钟去训练指法,当要输入文字时,只要将方法告诉学生,在指法规范、熟练的情况下,学生自然能够快速地录入文字。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各个学科都在探究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之路,信息技术学科作为年轻的学科,而且是知识更新最快的学科之一,我们追求让教师的课堂教学从教材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并不等于课堂教学就可以随心所欲,而是希望课堂教学能够真正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所有教材的理解、顺序的调整变化和内容的重新整合处理等等,都是基于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知识,实现花最少的时间,学到最多的知识,尝试最多的练习。
而要实现这样的转变,不仅需要教师有认真钻研教材的精神,还要有能从教材中跳出来熟练地驾驭教材的勇气和能力,更要求教师能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实践要求,才能使学生真正“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