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滇中地区治疗燥证的用药分析*
2014-12-01郭娟,张艳,路鹏,杨梅
郭 娟,张 艳,路 鹏,杨 梅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燥证是一类以津液减少,甚至枯涸为主要病机,以干燥症状如“口干”、“唇干”、“鼻干”、“咽干”、“皮肤脱屑”等为临床表现的一类中医证候,包含内燥证、外燥证两种[1]。我国云南省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稀薄,加之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形成了夏秋多雨、冬春干燥的气候特征[2]。这种干燥特征有别于内地的秋燥,郑进教授基于多年对燥证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提出了具有明显云南特色的“春燥”[3]:指发生于滇中、滇西北、滇东北为代表的云南地区,以感受燥邪为主要病因,以口鼻、咽喉、肌肤干燥和干咳等各种症状为特征的一组中医证候。
滇中地区,即以昆明为中心,半径150~200km,包括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市)的区域[4]。由于该区域属于燥证的高发地区,在临床诊治燥证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中医药的辨证施治运用,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选取滇中地区符合燥证纳入标准的病例,对病例治疗中常用中药的功效、性味、归经及药物,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用药规律,探索滇中地区治疗燥证的基本用药与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等地中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共收集符合燥证病例标本432份,排除无配伍意义单方、民族草药等,最终获得有效中医处方396份。
1.2 诊断标准
①凡具备口唇干燥、口舌干燥、咽喉干燥、鼻孔干燥、目精干燥、皮肤干燥中3个(含3个)以上主症者;②不足3个上述主症,但具备咽喉疼痛、咽喉不畅、咽如物塞、咽喉痒、皮肤脱屑中3个以上(含3个)兼症者[5]。
1.3 病例入选标准
①符合云南燥证诊断标准;②服用中药汤剂治疗;③患者的基本信息、四诊信息、诊断及方药齐全者。
1.4 病例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云南燥证诊断者;②病案记录信息缺失者;③治疗药物涉及中成药、西药等非中药汤剂者。
1.5 数据处理
1.5.1 规范数据
参照2007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药学》,首先对收集病案中的中药药名进行规范:①别名统一为正名,如粉葛统一为葛根、枣皮统一录入山茱萸等;②药材炮制方法不用导致功效各异,故加以明确,如生甘草与炙甘草、生地黄与熟地黄等;③同一科目,功用主治不同也加以区别,如白芍药与赤芍药、川贝母与浙贝母等。其次对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规范:①按先后排列顺序择取有多个性味、归经中药的第一位,如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择取当归,甘,温,肝经录入;②统一四气中寒热温凉程度,如微寒、大寒,统归为寒;微热,大热并归于热[6]。
1.5.2 量化数据
中药名称采用二值量化,将每一味药物作为一个统计变量一边进行聚类分析,即药物“有=1,无=0”赋值。
1.5.3 数据录入
采用EXCEL2007将所收集的有效病案中药物录入,随后对原病案审核校对一致后,锁定数据备用。
1.5.4 统计方法
将上述录入的数据文件导入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案资料
共收集中医病例432例,其中男性176例,占总例数40.7%,其中最小年龄14岁,最大年龄64岁;女性256例,占总例数59.3%,其中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68岁。
2.2 频数分析
432例燥证病案中获得有效中医处方396张,使用中药共计108味,合计5741频次。
用药功效频率高低依次为:补益药、清热药、解表药、宣肺止咳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收涩药、祛风湿药、理气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泻下药、温里药。其中又以滋阴、补气、补血、凉血、清热、泻火及止咳喘药为主。(见表1)
药物归经使用频率高低依次为:肺经、肝经、心经、脾经、肾经、胃经、膀胱经。(见表2)
药性的使用频率高低依次为寒性、温性、平性、凉性、热性。(见表3)
五味使用频率高低依次为甘、苦、辛、酸、咸。(见表4)
使用频率最高者为丹皮、白芍、生地,分别为61.11%、58.33%、55.56%;最低者为清半夏、白豆蔻、白鲜皮等,频率都为2.78%.其中使用频次在55次(即大于平均频率13.42%,平均频次53次)及其以上的中药有表5中常见的36味。
表1 滇中地区燥证用药功效频次与百分比
表2 滇中地区燥证用药归经频数与频率
表3 滇中地区燥证用药药性频数与频率表
表4 滇中地区燥证用药五味频数与频率表
表5 滇中地区燥证常用中药频次频率表
2.3 聚类分析
根据上述频数分析后,选取了使用频次高于平均频次53次的36味中药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情况见图1。
通过树形图图1可观察到,在类间距离为20时,可将上述36味中药分成Ⅰ、Ⅱ、Ⅲ类;在类间距离为15时,将第Ⅰ和第Ⅲ类分为2个小类,如表6所示。
通过结合云南燥证临床特点,在辨证遣方用药实际情况,初步认为:第Ⅰ大类由祛寒通络、补益肝肾的药物为主组成;第Ⅱ大类由疏风、凉血、柔肝的药物组成;第Ⅲ大类由清热、润燥、补肺健脾的药物组成。
图1 树形图
表6 聚类树形图类间距分类
3 讨论
3.1 病案资料分析
本项研究收集燥证病例男性176例,女性256例,男女比例为1∶1.46。由于燥证最常损及人体阴津、阴血,而女子以血为本,《灵枢·五音五味》:“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提示了女子以血为本的生理和容易发生气有余血不足的病因病机[7],阴血不足,濡养功能失司,故而女子较男子更易发生燥证。
3.2 中药频数分析
从药物种类及功效类别来看,所收集病案中以滋阴药、补气药、补血药为主,说明燥证最易损伤人体的阴津、气血。全国名老中医孟如教授认为:“燥证多为阴虚之体内伤积劳,神气内耗,渐至精血虚少,诸脏腑失濡,气阴虚亏,亦有热邪内蕴,日久阴津亏损,化生内燥,进而致阴伤气耗,故临证治疗若仅以润燥难以获效,只有气阴兼补,养阴益气、生津润燥方可使燥证得缓而获满意疗效[8]。”其次凉血药、清热药亦为滇中地区燥证高频次使用药物,说明该地区燥证存在着燥邪与火热之邪兼杂伤人,损伤人体阴液或引发动血的病机,从而出现脏腑、肌肤、孔窍失于濡养和出血症状,如干咳、皮肤皴揭、鼻衄等症。
3.3 用药归经特点
在归经统计中以肺、肝、心、脾经为主,四者合计占91.38%,说明滇中地区燥邪为病最易伤人体之肺,导致肺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出现咳嗽、气喘、皮肤干燥、瘙痒等症,这也是疏风、润肺药使用频率较高的缘故。由于云南燥证多发于春季[3],根据中医理论,春季对应于肝,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津液输布代谢障碍也较易形成燥证,治疗中时刻强调条畅肝经,故肝经用药频次亦较高。
3.4 用药性味特点
从用药药性出现频数与频率统计结果推论,云南燥证有燥邪和火热之邪兼夹致病的特点,加之前期文献研究结论证实,云南燥证存在肝热肺燥[9]这一证型,故而治疗药物以性寒为主,占48.51%.其次,发于滇中的“春燥”,时值寒气未尽之时,加之该地区多风、少雨的气候特征,寒未净、风夹燥,故燥证以凉燥居多。费伯雄在其《医醇賸义》中指出,“肝‘受凉燥’实际是指阳气不足,津液失于敷布所致的内燥”[10]。因此,温性药物在燥证中的运用频次也相对较高。再者,在表4治燥药物在五味频率统计当中,味甘、苦、辛三者合计占96.17%,也体现了云南燥证“治疗多以甘寒养其阴、苦寒泄其火、辛散解其郁”[6]为主要治则的用药特点。
3.5 常见用药及聚类分析
在108味治疗滇中燥证用药中,频率超过50%有丹皮、白芍、生地及川芎,其中丹皮、生地凉血养阴生津而润燥;丹皮、川芎清热行气活血,入血分而清阴分伏热制燥,白芍敛阴柔肝养血,收敛肝阴以养血滋燥。在聚类中Ⅰa类中大枣、桂枝、生姜、黄芪、女贞子、桑葚、旱莲草基本构成黄芪桂枝五物汤及二至丸,两方共奏温阳益气,滋阴和血之功,主要针对云南燥证中肺脾气虚,水津不布和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导致的咽干鼻燥,口燥唇干,口干,口苦,胸胁胀痛等症状。陈士铎在论述燥证的病机变化中曾指出:“肝燥而气郁,肝气既郁,则伏而不宣,必下克脾胃之土,而土之气不能运,何以化精微以生肺气乎”[11],故治燥也需辨证,适时施以温补肺脾、滋养肝阴之法。肺脾阳气充足,宣降顺畅,灌溉四旁,水精四布,水液代谢功能正常,加之肝贮藏阴血充足,化生和涵养肝气,使之冲和畅达,则干燥症状自除。Ⅰb类药物基本组方成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针对燥邪伤阴,阴不足,不能制阳,继而出现烦热、口燥咽干、眩晕耳鸣、腰膝酸痛,月经量多、虚火牙痛等症状;第Ⅱ大类构成荆防四物汤,主要针对风燥外证之皮肤干燥、瘙痒和血虚风燥之肌肤干燥皴揭、麻木不仁等症状,以达到养血活血除风之效;Ⅲa类养阴清肺汤与Ⅲb类构成枇杷清肺饮、清燥救肺汤以及一些轻疏肺卫之药,在宣散郁火之时兼清热滋养,这与云南燥证多发于春季肝气郁结,升发过旺,发生相侮关系传变,耗灼肺阴,出现干咳,胸胁疼痛,心烦、口苦、目赤,甚或咯血等症状有关,即木火刑金,故治疗以疏肝清肺为宜。
总之,滇中地区燥证的用药在种类上以调补气阴为主,多为性味甘寒、苦寒、辛散之品,多归肺、肝经,常用方药为黄芪桂枝五物汤、二至丸、六味地黄丸、清燥救肺汤、养阴清肺汤等。对燥证的诊治多结合本地区低纬高原、多风少雨、空气干燥的地理气候因素,以及患者临床常见肝气郁结、肺脾气虚、肝肾阴亏、血虚风燥、肺阴虚的病因病机特点,用药常以条畅肝经郁结、补益肺脾之气、滋养肝肾之阴药物为主。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是对中医“三因制宜”思想的拓展,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
[1]魏宁颐,王青,郭晟,等.云南燥证的研究现状及思考[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2,35(6):60-62.
[2]陈宗瑜.云南气候总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47.
[3]郑进,罗艳秋,左媛媛.云南春燥概念的提出及其临床辨治[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5):923-925.
[4]丁星妤,戴塔根,包从法,等.云南滇中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区划[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22(2):69-75.
[5]周铭心,宋晓平,单丽娟,等.西北燥证证候类型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1):1-6.
[6]杨梅,王雪梅,郭晟,等.云南燥证用药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5):1026-1028.
[7]边智伟,吴承玉.“女子以血为本”理论源流探析[J].中医药导报,2010,16(12):8.
[8]林丽,曹惠芬.孟如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9,20(1):10-11.
[9]郭晟.基于古今文献数据分析的云南燥证证治规律研究[D].昆明:云南中医学院,2012:49-51.
[10]费伯雄.医醇賸义·卷二 [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2-5.
[11]陈士铎.辨证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