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病案管理中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方法
2020-12-25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523660曾丽婵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523660)曾丽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期间我院共有1600份病案,观察期间我院共有1560份病案。两组病案中记录了患者的各项资料,两组资料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期间病案管理中发生错位的病案进行分析,结合病案错位的原因对观察组期间的病案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具体改进内容:①完善病案管理制度:对病案错位原因进行分析与总结,结合原因完善、改进管理制度,促使管理制度更具整体性、科学性与可行性。②优化病案管理流程:在书写病案号时,单号与双号分别使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以便工作中迅速查找、获取病案。考虑到病案数量增加后,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对病案进行多次存取,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例如复印与调阅可使医护人员产生视觉错误,导致病案错位。医护人员可从色标编码下手,改变表头号码的颜色,形成显著的色差,对视觉产生刺激,进而减少病案错位的发生。③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病案信息管理系统,以加大病案管理的力度,使病案管理的流程更为系统、完善。同时,在信息管理系统上详细记录各病案信息,根据患者情况的变动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且合理分配病案室医护人员的管理权限。在获取、更改、保存病案时均由专人在系统上进行相应的操作,使病案管理具有现代化的特点。
1.3 观察指标 记录病案管理方法改进前后病案错位发生率,并记录错位分布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处理数据。计数指标采用(%)表示,行X2检验,若检验结果显示P<0.05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案错位发生率比较 在对照组期间,我院1600份病案中有16份病案发生错位,错位发生率为1.00%;在观察组期间,我院1560份病案中有2份病案发生错位,错位发生率为0.13%(P<0.05)。
2.2 病案错位分布情况比较 对照组8份病案(0.50%)放错位置,8份病案(0.50%)再次归档放错病案袋。观察组2份病案(0.13%)均为再次归档放错病案袋。
3 讨论
针对病案错位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①频繁使用病案:在医院开展各项工作中,病案使用率相对较高,例如医护人员查看或借阅病案、患者复印病案,加之相关部门每年都会到医院检查病案,以上因素导致病案在多次存取的过程中出现错位的现象[1]。②管理不够细致:某些多次住院的患者在同一个病案袋中集中放置了多次住院的病案,再次住院治疗时很有可能将病案袋拿错。同时,也有医护人员在长时间存取病案后看错号码,进而放错病案的位置。③管理制度缺失:医护人员工作复杂且工作量大,医院没有针对病案管理制定出健全的制度,或是部分医护人员未依据制度开展管理工作[2]。结合此次研究数据:在对照组期间,我院1600份病案中有16份病案发生错位,错位发生率为1.00%;其中,8份病案放错位置,8份病案再次归档放错病案袋。在观察组期间,我院1560份病案中有2份病案发生错位,错位发生率为0.13%,2份病案均为再次归档放错病案袋。观察组期间改进病案管理方法后,已显著减少病案错位的现象,分析原因为:①观察组期间完善了病案管理制度,并对病案室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可强化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促进医护人员执行力的提升,从根本上减少病案管理不到位、不严格等现象。②使用不同记号笔书写单号、双号的病案,形成鲜明的对比,缩短医护人员查找病案的时间,让工作人员在病案管理的其他环节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一步提升病案管理质量,避免病案错位的发生。③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使病案管理紧跟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在信息系统上记录患者的病案信息,由专人负责更改、获取病案等工作,将所有管理操作记录于系统中,提升病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由此可见,对病案错位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此完善并改进病案管理方法,可提升管理质量,有效预防或减少病案错位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