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肌瘤丸配合热熨对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14-12-01刘素香王金香董殿芹王立艳刘秀军
刘素香,王金香,董殿芹,王立艳,刘秀军
(玉田县中医医院,河北玉田 064100)
慢性盆腔炎为妇产科常见的疾病,多为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引起,且病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我院采取桂枝肌瘤丸联合热熨疗法治疗该病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并观察应用该法治疗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年龄20~49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2.5年。其中,白带量多,有腥臭味31例;下腹部疼痛伴腰痛41例;B超提示不均质包快及子宫直肠凹陷积液者28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照第7版《中医妇科学》及《中医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盆腔炎诊疗方案中的诊断标准:①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②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肌炎时,子宫可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输卵管,并有压痛;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子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③超声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或增粗,或子宫直肠凹陷积液。血常规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或血沉加快。阴道分泌物有清洁度异常。可发现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桂枝肌瘤丸联合热熨疗法。经期过后3d口服桂枝肌瘤丸(桂枝10g,牡丹皮10g,桃仁10g,丹参 10g,赤芍 10g,茯苓 20g,于本院制剂室制成,冀药制字Z20050873),每次9g,每日2次。并采用热熨法:败酱草15g,大血藤15g,乳香10g,没药10g,透骨草 10g,苍术 10g,三棱 10g,莪术 10g,细辛3g,以上方药研为粗末,装入长21cm、宽15cm的白布袋内。治疗时将药袋隔水蒸20min后,放于小腹上,再放置热水袋。每晚1次,每次20min。
对照组:头孢西丁1.0加入2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3次;替硝唑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头孢过敏者,改用克林霉素0.5g,静脉滴注,每日2次。
1.4 检测方法
使用的血流变检测仪为普利生N6C型,由专门化验人员负责监测,观察全血低切粘度(6.50~10.25mPa.s)、全血高切粘度(3.65~4.40mPa.s)、毛细管血浆粘度(1.01~1.51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1.55~2.73)、纤维蛋白原(2.00~4.00g/L)、血细胞变性指数(0.65~0.96)、血沉方程K值(0~120)。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流变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P<0.05),治疗后血流变指标如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毛细管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血细胞变性指数、血沉方程K值都呈下降趋势,但治疗组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治疗组桂枝肌瘤丸配合热熨疗法在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盆腔血液循环方面作用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3 结论
血液流变学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是通过观测血液的粘度、流动、凝集等流变性和红细胞的变性及聚集;血小板的聚集、释放等指标来研究血液和血管的流变性的规律。而血粘度的异常,会引起机体血液循环障碍,血循环阻力增加,致使血流速度减慢,导致器官和组织灌溉率下降造成组织功能代谢异常。盆腔炎患者由于长期炎症的刺激,致使盆腔组织增生、粘连,血液血液呈浊、粘、凝、滞状态,盆腔甚至形成包裹性积液,药物不易进入病灶,故单用抗生素效果不佳。而本病的病理性质以肾气不足、带脉失约为本,湿热、瘀血、寒凝、痰湿为标属于本虚标实证。桂枝肌瘤丸中桂枝含桂枝桂皮醛、桂皮酸等挥发油成分,有解热、镇痛、镇静、抑菌、抗惊厥以及缓解胃肠道急性疼痛作用;辅以桃仁活血祛瘀,消肿止痛,能降低血管阻力,抑制血小板聚集;芍药柔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2];丹参能改善心功能和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降血脂,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促进组织修复,能抑菌。茯苓具有抑菌、利尿作用。诸药合用,有活血化瘀,消散癥块之功效[3]。热熨疗法是中医独特、有效的外治方法之一,能活血化瘀,消散癥块,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改善盆腔局部血液动力学变化,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外用热熨疗法能疏通经络,畅通气机[4]。两者结合可改善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抑制炎症细胞的扩散,从而达到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目的[5],故桂枝肌瘤丸配合热熨疗法在改善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方面作用显著。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6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52.
[2]古彩茹,钟绍涛,中西医综合红外线治疗慢性盆腔炎炎性包快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学,2009,9(7):68.
[3]付英,刘春丽.慢性盆腔炎从湿瘀论的研究进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8):951-953.
[4]杨红丽.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5例[J].中医研究,2012,25(8):31-33.
[5]姚寓晨,姚石安.提高慢性盆腔炎疗效的思路[J].中医杂志,1998,39(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