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
2014-11-30王璟
王 璟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医院,江苏淮安223200)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内科急重症,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害怕、心烦、敌意、紧张等负性情绪,会对后续治疗造成不良影响,降低了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1-2]。有研究表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扩大治疗效果,减轻临床病症,效果显著[3-4]。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本院对诊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诊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其中男49例,女27例;年龄24~68(43.9±12.7)岁。患者均符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患有其他心肺疾病、肝肾疾病、精神疾病、免疫性疾病、血液病的患者。原发病:胃溃疡48例,胆管癌2例,门静脉高压11例,十二指肠动脉瘤破碎侵入1例,急性胰腺炎肿溃破13例,应激性溃疡患者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患者的基础情况(性别、年龄、原发病等)差异均不显著(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即行病情评估,讲解医院的常规知识和疾病的相关知识,保持患者病房的通风良好和环境的整洁卫生,保持室内的温度和适度,叮嘱其按时用药,注意休息,同时适当补充营养等。
1.2.2 观察组 给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由于病症的困扰,患者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害怕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要耐心讲解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案,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通过温暖、和蔼、自然、亲切的语言交流恢复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其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尽量消除不良心理因素,使其可以积极主动配合治疗的开展。增加患者的安全感,耐心听取和解答患者家属的各种疑问,减少患者的疑虑等。②体位护理。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保持有效的体位,平卧时适度抬高下肢,保证脑部的有效供血,呕吐时偏头向一侧,谨防倒吸及窒息,可使用负压吸引器清除患者的气道分泌物,及时清理患者的口腔,保持呼吸都通畅,可减少感染发生,定时更换衣物及床单,预防压疮。③用药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及用量,开通绿色通道,准确给患者输血和输液,及时补充患者的血容量。④饮食护理。对于呕血和休克的患者要绝对禁食,同时保证其足够的热量供给,及时补充营养和水,保持体液平衡,病情好转后可适当给予清淡流食,通过导管将食物送入患者的胃内,等出血停止后方可食用半流食,少食多餐,逐步过渡为正常饮食,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⑤病情监测。随时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各项生命指征的变化,出现异常时要及时给予处理和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正性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标准参考侯莉等研究[5]:将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划分为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分法进行评定,满分为8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状况越严重。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的评分标准参考罗春玲等[6]研究:将负性情绪量表中用于反映情绪的指标进行测量,这些指标为内疚、心神不宁、心烦、敌意、恐惧、紧张、坐立不安、害羞、害怕、易怒等,满分5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负性情绪越严重。生活质量的评分标准参考罗春玲等[6]研究:将生活质量评分划分为生理职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活力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精神健康评分、总体健康评分8个方面,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正性负性情绪变化 护理后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评分情况(±s,分)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评分情况(±s,分)
注:①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评分对照组 38 护理前护理后58.2±13.4 51.6±10.1 56.8±14.0 50.4±11.5 35.9±7.1 30.4±6.9 t 4.205 4.173 4.638 P 0.047 0.048 0.043观察组 38 护理前护理后57.9±12.7 42.3±9.8①57.0±13.2 41.6±11.7①35.7±8.2 26.3±5.4①t 6.703 6.812 6.518 P 0.025 0.024 0.026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率情况 护理后2组患者心率明显下降。观察组心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率情况(±s,次/min)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率情况(±s,次/min)
?
2.3 2组患者护理后再出血情况 观察组护理1周、护理2周、护理4周、护理8周的再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后再出血情况 例(%)
2.4 2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生理职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活力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精神健康评分、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s,分)
表4 2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s,分)
t 4.702 4.291 4.618 4.819 4.590 4.382 4.403 4.731 P 0.043 0.047 0.044 0.042 0.045 0.046 0.046 0.043
3 讨 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多指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管等部位的急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重症,胃空肠吻合术后患者的吻合口附近空肠上段病变也可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粪,胃管内可见血性液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害怕、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因素,对疾病与治疗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不利于治疗的顺利开展。
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从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病情监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首先心理护理可以针对患者具体的心理状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尽量消除其内心存在的内疚、心神不宁、心烦、敌意、恐惧、紧张、坐立不安、害羞、害怕、易怒等不良心理因素,使其可以正视疾病与治疗,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保持良好的情绪配合治疗,可显著扩大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注意补充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也可加速患者的身体恢复。
本次研究表明,护理后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评分、心率均显著下降,说明护理可明显减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改善负性情绪,同时稳定患者心率。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评分、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更为显著地减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更利于改善负性情绪,同时稳定患者心率的效果更好。观察组护理1周、护理2周、护理4周、护理8周的再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观察组生理职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活力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精神健康评分、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焦虑、抑郁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1]李晓玲.护理干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2):308-309
[2]孙艳红.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负性情绪及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6(9):210-211
[3]郭得兰.8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371-372
[4]石明兰.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6):116-117
[5]侯莉,王琳,李家容,等.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支架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8):560-564
[6]罗春玲,赵云泉,吕宏.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1972-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