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别山旅游资源的区域比较及开发对策

2014-11-24陈丽军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四市六安黄冈

陈丽军

(黄冈师范学院 旅游文化与地理科学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大别山旅游资源的区域比较及开发对策

陈丽军

(黄冈师范学院 旅游文化与地理科学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内的四市(黄冈、信阳、六安、安庆)人文类资源较自然类更为丰富,同时又各具特色;四市相比,安庆市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竞争力最强,其余依次为六安、黄冈、信阳。大别山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是:“区域联动、规划带动、形象驱动、投入拉动”。

旅游资源;区域比较;开发对策;大别山

区域比较是地理学一切研究方法的基础,是进行区域分析的方法之一,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区域之间自然及社会经济要素的特征大都是相对的,通过比较而存在,即所谓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区域差异的存在是区域比较研究存在的基本前提。在作区域比较前,应注意区域间的可比性,包括地域范围的可比性,统计指标的可比性,结构或水平的可比性。任何一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都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旅游资源也不例外。做好旅游资源的区域比较研究,有助于决策者清醒认识旅游发展现状,把握旅游资源总体情况;有利于认识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不同特点,从而对各自区域的旅游发展准确定位;有利于发现自身资源的个性与特色,突出资源开发的重点与亮点[1];有助于旅游开发区域协作,优势互补,联合发展,这也正是区域比较的最终目的。

随着“大别山区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别山连片集中开发已成为迫切需求。程广华[2]、刘汉成[3]、罗芳[4]等人运用区域旅游相关理论,结合大别山区域旅游现实基础分析,提出大别山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战略对策。李月华[5]、刘宏明[6]、陈丽军[7]等众多学者对大别山区域内的某一县市旅游发展进行研究或对大别山区域内某一种特色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研究,均体现出区域协调联动、通力合作开发的思想。过去的独自为政的旅游开发和各抒己见的讨论研究发展到基本定型阶段,目前开展区域旅游资源的比较研究和联动开发更有适用性和针对性。

本文所指大别山区域横跨安徽、湖北、河南3省6市,现有45个县(市、区),总面积约8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3400多万人。由于6市中的随州和广水2市共只有5个县包含在区域内,隶属于大别山区域的旅游资源等级低、数量少,而黄冈、信阳、安庆、六安四市辖区全部包含在大别山区域内且均为地级市,四市的国土面积69689km2,占大别山全域面积的90%左右,四市的人口总量2933万人,约占大别山全域人口总量的87%,黄冈、信阳、安庆、六安四市是大别山的核心区域,故本文选取此四市进行旅游资源的比较研究,其区域的层次和级别同级,旅游产品同级,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一、黄冈、信阳、六安、安庆四市的基本情况

大别山位处中国中部,南北界线,不仅得中独厚,交通便捷;南北交融,人文风情独特;且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组合度良好。黄冈、信阳、六安、安庆是大别山最核心的四座城市,风格显著,各具特色。黄冈地处湖北省东部,位于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与省会武汉山水相连,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信阳处河南省南部,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是全国交通枢纽城市。且山川秀美,生态良好,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被誉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六安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为“上古四圣”之一皋陶后裔之封地,是大别山的中心城市,也是我国沿海辐射中原的战略要冲。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东部,长江下游北岸,是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及“八省通津”之美称。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

作为一个集山区、老区、贫区、传统农业区为一体的特殊地区,大别山区域经济总量较小、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协调性不够,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12年我国人均GDP为38852元,四市均低于全国水平(见表1)。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四市201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依次为安庆、信阳、黄冈、六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依次为安庆、六安、信阳、黄冈,农村人均纯收入依次为信阳、安庆、六安、黄冈,说明安庆和信阳二市经济发展较黄冈和六安好。

表1 大别山四市(黄冈、信阳、六安、安庆)

数据来源:2012年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大别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日益关注,大别山旅游业呈现出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12年六安市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100万人次,增长26.7%(全国增速10%),旅游总收入248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全国增速14%)。全年接待海外游客79622人次,增长20.7%;其中,旅游外汇收入6890万美元,增长21.2%。这两项指标全国总体并无增长。大别山旅游业后发优势显著,增速远高于我国当年旅游业总体发展速度。大别山四市2012年国内旅游人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安庆、六安、信阳、黄冈,而旅游总收入依次为安庆、六安、黄冈、信阳,对于、全年接待海外游客的数量和旅游外汇收入依次为安庆、六安、信阳(由于数据过小,黄冈没有独立统计海外游客数量,黄冈和信阳均为独立统计旅游外汇收入),由此可知,四市中安庆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较好,其次为六安,信阳和黄冈则较差。

二、黄冈、信阳、六安、安庆四市旅游资源比较

(一)指标的选取 鉴于旅游者在旅游空间决策行为中表现出倾向于选择级别较高旅游点作为旅游目的地[8],本文结合大别山四市实际,选取自然类、人文类、综合类三个大类以及4A级及以上景区和红色旅游资源两个特殊大类进行比较,共11种的主要旅游资源,分别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详见表2)。所选主要旅游资源有不少一种旅游资源多重身份的现象,这是旅游资源品位高和多宜性的客观反映。[9]

表2 大别山四市(黄冈、信阳、六安、安庆)

数据来源:根据国务院、水利部、林业部、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相关资料整理,截止到2012年7月

(二)比较方法 第一步,为消除面积、人口因素对旅游资源评价产生的误差,先根据四市旅游资源绝对数量、面积和人口,计算出每种旅游资源的地均密度和人均密度。其表达式如下:

(1)

(2)

其中,ys为地均旅游资源密度,yp为人均旅游资源密度,T为旅游资源总量,S为地区总面积,P为地区人口总量。

第二步,为消除量纲,方便比较,利用已计算出的旅游资源的绝对数量、人均密度、地均密度数据,继而采用指数法来求出每大类中每种旅游资源绝对数量指数、地均密度指数和人均密度指数。

(3)

δx是指本组中排序第位的指标指数值,f(no.1)是指该组中排序第一旅游资源量化指标值,f(no.x)为本组中排序第x位的旅游资源量化指标值。

第三步,依据指数得分高低对以上五种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排序,对四市的旅游资源进行相对比较。

(三)比较结果 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大别山四市主要旅游资源指数得分排序(详见表4)可知,安庆市总体旅游资源最为丰富,其次为六安市,第三为黄冈市,最后为信阳市。无论是自然类、人文类还是综合类,安庆市指数得分值均排名第一位,这三类旅游资源丰富程度最高的城市都是安庆。安庆市较弱的是4A级及以上景区,最弱为主要红色旅游资源,今后应加强旅游景区的开发和建设。

六安市4A级及以上景区丰富程度最高,黄冈市主要红色旅游资源指数排名第一,说明六安市旅游景区建设方面做得最好,黄冈是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中红色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六安市的人文类、综合类和主要红色旅游资源均排序第二位,最差为自然类资源,四市中排名第四。

信阳市除自然类排序第二以外,黄冈市除排名第一的红色旅游资源外,其他资源排序这二市均排在第三和最末尾,旅游资源总体丰富程度较其余二市差。

三、大别山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目前鄂、豫、皖三省已签署了《大别山区域六市政府红色旅游合作协议》和《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域协作联合宣言》,三省联动机制已拉开序幕,大别山旅游的发展需要继续深化合作,区域联动,形成合力。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构建机制,区域联动,打造大别山无障碍旅游区 鄂豫皖三省在地理位置、交通布局、自然条件、旅游资源类型、景域组合等方面具有关联度大、互补性强、组合性好的特点,这是选择实施旅游网络战略的最优条件。由于行政区划的阻隔效应,务必要通过建立大别山旅游开发合作共赢的实体机制,切实推动区域联动,打造大别山无障碍旅游区。

只有建立规范性或制度性的合作机制,区域旅游合作各方才能达成共识,进而实现区域旅游的共赢发展。[4]鄂豫皖三省在合力开发大别山旅游方面已达成共识,还应该在省、市级层面构建联动合作机制,成立省市两级“大别山旅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市分管旅游的省长和市长亲自挂帅、省市旅游局及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建立区域旅游合作长效工作机制。同时,建立三省旅游合作日常联络机制、对口衔接机制、信息互换机制,及时协调和落实促进大别山旅游开发的具体合作项目和任务,使各项工作归口定向,责权明晰,高效运作。在有效的指引下,争取政策倾斜、资金支持,同时各方应本着“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线路互推、政策互惠、信息互通、节庆互动、交通互联、争议互商”的原则,选择区域联动的模式发展区域旅游业,深入推进构建大别山无障碍旅游区,真正形成一张大别山旅游网。

(二)规划带动,重点开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确保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就必须做到先规划,后开发,把规划工作摆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来。打破行政区划的阻隔效应构建了合作机制的大别山无障碍旅游区,首要工作就是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整体规划,缓解和减少区域内产业结构重复建设的现象,提升区域旅游经济效能与整体效益。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是在搞好行政边界区域空间的综合协调的基础上,进行阶段性开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客源市场看,安庆是大别山区国际客源最多的城市,重点开发安徽天柱山风景名胜区、安徽省花亭湖风景名胜区、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安庆的国际客源依次逐步引向六安、黄冈、信阳等大别山其他区域。从旅游资源看,红色是大别山区域共同的主打色,以黄冈为最,规划开发时以红色文化为引爆点,重点应立足于黄冈,充分联合其他大别山优势红色旅游资源,打造全国著名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品牌,增强区域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其后,进行“红红”结合、“红绿”结合、“红古”结合、“红俗”结合以及多种方式融合的模式,形成互补搭配、古今相映、雅俗共赏的大别山旅游开发新模式。同时秉承大别山和旅游业长远发展的大局观念,遵守开发时序,处理好旅游开发和与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关系,确保旅游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统一性与可操作性,保证大别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宣传,形象驱动,实施旅游品牌战略 宣传推广作为树立旅游品牌的主要方式,促进了广大受众对旅游产品的品牌认同,并以感性的行为接受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的品牌效应。在深入发掘大别山品牌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推出大别山红色文化游、绿色生态游、佛教文化游、名人文化游等具有大别山特色的旅游产品。打造大别山品牌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首先,建立VIS视觉识别系统,要尽快完成大别山旅游品牌的形象标识、整体文化以及对品牌的管理制度、市场定位等,并在各景区景点中统一应用。

其次,对景区景点及其节会活动等进行统一冠名,在各景区景点及其举办的节会活动等名称前冠上“大别山”字样,如大别山天堂寨风景区、大别山天柱山风景区……大别山罗田板栗文化旅游节、大别山信阳茶叶文化旅游节、大别山蕲春李时珍医药文化旅游节等,便于游客识别,形成强势的品牌效应。同时,也应对各景区景点及其举办的节会活动等作统一的宣传包装,例如统一悬挂标牌标识、统一服装上岗、统一制作旅游宣传册等。

再次,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媒体进行不同的宣传方式。在媒介选择上,借助国家级电视台进行声像传播,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的《朝闻天下》栏目,同时借助新兴媒体的网络、手机平台开通微博进行互动营销传播,及时传递信息,解答游客问询,推介、营销大别山旅游及大别山特产;在地区宣传上主要选择大别山周边省、市以及沿海发达城市,如安徽合肥、河南郑州、江西九江、上海、重庆、南京等城市,主要以车身广告为主,以电视、报纸和杂志宣传为辅。

(四)加大投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服务能力 贫困是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交通不便,旅游设施不足,是大别山旅游景区景点的共性。旅游开发资金需求量大,绝非仅依靠自身投入就能解决。按照内引外联,“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各方资金向旅游产业聚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外资四轮驱动,采取上争、内引、外联等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投入主要重点是规划和建设旅游道路,改善旅游主干线的质量等级和疏散客源的能力,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发展航空事业,在安庆、信阳增加直通国内其他省市的航班和航线,还可以利用直升飞机满足游人进行探险旅游科学考察旅游的愿望从而达到交通方式和工具的多元化;同时,改善区内交通条件,逐步形成快速旅游通道网络;强化景区周边城镇服务功能,完善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观光购物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在主要旅游点进行宾馆、饭店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提升景区服务能力。

资源比较结果与四市经济发展情况对比可知,经济发展与旅游资源丰富程度之间的关联性不高。安庆和六安旅游业发展较信阳和黄冈好,四市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高低排序与四市旅游总收入排序完全一致,可见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与旅游业发展呈现高度关联,此结果同时也证明旅游业的发展要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大别山区域旅游资源共性明显又各具特色,应构建合作共赢机制,科学规划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以红色文化为纽带,加强区域旅游联合,增强区域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打造全国著名的大别山旅游品牌。

[1]陈烈, 孙海燕. 旅游资源开发的区域比较研究——以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为例[J]. 经济地理,2003,(1).

[2]程广华. 大别山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战略研究[J]. 皖西学院学报,2010,(03).

[3]刘汉成. 大别山旅游合作与资源整合开发研究[A].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湖北省商业经济学会.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2.

[4]罗芳,夏庆利,邓高燕. 大别山区域旅游竞合机制的博弈分析[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02).

[5]李月华. 黄冈绿色生态旅游与红色及古色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研究[J]. 生态经济,2010,(02).

[6]刘宏明. 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开发利用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2012,(05).

[7]陈丽军,邓高燕,汪季石. 黄冈市红色旅游联动开发的模式选择[J]. 湖北农业科学,2013,(01).

[8]唐伟, 李偲, 李晓东. 新疆主要旅游资源的地州际比较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1).

[9]黄成林. 中国主要旅游资源的省际比较研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1).

责任编辑 张吉兵

F592.7

A

1003-8078(2014)04-0027-04

2013-10-13

10.3969/j.issn.1003-8078.2014.04.08

陈丽军(1981-),女,湖北鄂州人,讲师,硕士。

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指导性项目,项目编号:14G376;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别山旅游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4000903;黄冈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项目编号:Sy201340。

猜你喜欢

四市六安黄冈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安徽六安:乡村直播 “云端”致富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写生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安徽六安:致力打好产业扶贫“特色牌”
异地用血将有望实现就地报销
六安茶香也袭人
贺州市召开两广四市联合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联席会议
吴月娘爱的,贾母不待见的,都是这杯六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