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对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及其简评
2014-11-24丁厚春
丁厚春,姜 丽
(黄冈师范学院 商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国内对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及其简评
丁厚春,姜 丽
(黄冈师范学院 商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梳理国内“高等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发现,学者们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多元化参与主体形成了共识,并开始关注创业教育的“跨学科”发展问题,还针对学校类别进行了分类研究,整体架构也逐步从课程开设扩张到了运行保障机制层面而日益完善。但是,透视这些研究可以发现,诉求的差异使得企业创业教育资源无法有效被高校利用,校企合作可能并没有实质开展,严重阻碍了多元化主体的参与,特别是相对于国外高校,国内的实践偏重于“宏观”层面的理念诉说,而忽视了微观层面的推敲和现实指导价值,其重“整体构建”而轻“有效运行”的做法无法理顺校内各部门的关系并提供可靠的运行保障,并且,其封闭系统的观念可能从根本上违背了创业教育应有的发展规律。另外,建立于大学产业的联系被证明是真正迎合创业教育实践性需求的可行做法。
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体系;研究综述
在“KAB(know about business)中国项目”的推动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据中国创业教育网的数据显示[1],截至2011年2月,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已培训来自850所高校的2931名师资,在100所高校创设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20万多名大学生参加了学习实践,600多所高校开设了《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然而,在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伴随的是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深度的参差不齐,也出现了所谓的“课堂式”、“实践式”、“综合式”以及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温州模式”等不同的发展模式[2],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正面临着“整合蜕变”的诉求。另外,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大膨胀得益于“政府的推动”,而很显然的是,创业教育的开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无法为创业教育的发展注入持续的动力,也替代不了其他参与主体的作用,因此,尽早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系统”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重要环节。那么,创业教育系统的宏观和微观层面应该有什么样不同的视角?高校创业教育的动力系统应该是怎样的?应该有哪些主体参与、各主体之间究竟应该有怎样的关联?创业教育系统应该纳入哪些高校现有的教育资源?这些问题的化解对于实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由关注国家“宏观动力注入”到着眼自身“微观动力构建” 的转变,促进其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变迁有重要意义。本文正是立足于这样的思考,试图梳理和透视国内学者关于“创业教育模式”构建方面的研究成果,呈现高校创业教育参与主体、构成元素以及内部关联上的典型观点,以期能引发对创业教育“微观层面”的关注,激发更多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日常运行系统的研究。
一、研究概况
“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构建”问题是一个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的命题,《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2011年版)“高等教育”类目下共列示了14种期刊,并且,这14种期刊中有12种属于CSSCI(2012~2013)来源期刊,因此,本文认为以2011版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所列示的“高等教育”类期刊为检索范围,可以很好的囊括学者们在“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方面的前瞻性、开创性研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于是,笔者于2012年12月6日借助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总库”,以“创业教育”加“模式”为“主题”,逐一以上述14种期刊为“文献来源”进行精准检索,共获得相关文献132篇,然后逐一阅读筛选,得到有效文献48篇,具体情况见表1。需要指出的是,“创业教育模式构建”、“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业教育机制构建”都是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命题,笔者也曾以“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机制”为“主题”,以《高等教育研究》(上述14种期刊排列第一位)为对象进行了检索,分别获得文献8篇和3篇,筛选后发现其有效文献均包含于“创业教育+模式”检索结果中,因此,本研究的文献范围最终作出了上述选择。
表1 文献检索及筛选情况统计表
注:带“*”的不属于CSSCI(2012~2013)来源期刊,《现代教育管理》为原《辽宁教育研究》。
二、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简评
(一)参与主体:多元化参与主体是基本共识,但主体间有效的互动机制有待详究 创业教育系统应该有哪些参与主体?对此,张焕镇[3]将“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看成了创业教育“温州模式”的重要支撑;刘缨、胡赤弟[4]、刘芸[5]的研究也曾先后凸显了“产学研合作”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董世洪、龚山平[6]则明确指出:大学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高校、政府、企业形成合力;对美国创业教育模式的透视则更为详细的将大学、地方教育系统、基金会、企业、各类政府机构、学生组织等列为了创业教育事业的参与者。[7]可见,创业教育的参与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创业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已经是基本共识。
但是,这些参与主体合作的怎么样、应该如何有效合作?丁三青[8]以“挑战杯”这一我国“创业教育”重要的载体为研究对象,彰显了“各方对创业计划竞赛的不同反映”,明确指出了政府、学校、学生、企业以及社会等不同主体的诉求差异;这正好击中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机构单一、界外人士较少予以关注的无情现实[7],多方合作的“有效性”问题被直接提出。有研究指出“高校应该是主要承担者、政府应该是推动和引导者、企业应该是重要参与者”[6],他们应该借鉴美国创业教育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全面合作的模式,构建校内、校外多级联动的局面。[7]类似的研究试图去梳理多方主体的关系及其在创业教育中应该承担的作用,但很可惜的是,这些研究看到了企业在创业实训基地建设上的资源优势、看到了我国创业教育“政府推动”的现实作用,却没有改变我国创业教育中“多方合作问题欠缺的很明显”的现实,健全促进创业教育合作的动力机制, 逐步加大各方参与创业教育的牵动力度仍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难题。
(二)课程体系:突出体系的“递进性和层级性”,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够 课程开设是高校创业教育事业的核心,那么,高校创业教育系统中应该包含哪些课程?应该如何构建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从“纵向提升”的角度,李秀娟[9]提出“两平台、三层次”的设想,即“课内教学、课外实践”两个平台以及“创业普及教育、创业团队、自主创业”三个层次;俞金波[10]提出了“双平台、双层次”的构想(图1),旨在打造“课程、活动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平台及“实验、实训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平台,以期实现创业教育从“普及教育”到“提升教育”的纵向发展。而从“横向发展”的角度,相关研究关注到了学科及专业门类对创业教育开展的不同诉求,贺俊英[11]提出了基于学校整体专业分类的横向创业指导体系,认为理工、管理、文科等不同类别的专业应该有针对性的实施不同内容的创业教育课程;李丽芳[12]用“磁铁式、辐射式和混合式”来形容美国创业教育的组织模式,其中,磁铁式是通过特定的院系(一般是商学院),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课程,辐射式是通过不同的院系,开设面向本院系学生的创业课程,混合式就是专业教育和普及教育的综合;陈瑞英、顾征[13]的研究则呈现了日本创业教育 “企业家涵养型(面向全体学生)+专门教育型(有志于创办企业的学生)+技艺辅助专业型(面向有工科、医学专业背景的学生)+经营技艺综合练习型(面向商科学生)”的开课设想。
也有研究试图更“微观”地给出课程设置上的参考,陈瑞英、顾征[13]的研究,除了在“纵向和横向”方面系统的呈现了日本创业教育课程开设整体构思(图2),还分类列出了详实的课程名称。曾开富、王孙禺[14]对美国欧林工学院的广义工程教育的研究明确列出了“课程的阶段、类别分布及具体类别”。
图1 “双平台、双层次” 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基本构架[10]
图2 日本不同类型的创业教育模式[13]
可见,随着创业教育的发展,单一形式(校级选修课)、笼统对待(不分专业背景和学生特长)的做法正在被“系统化”的诉求所取代,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要跨越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纵向层级”,形成递进发展,也要兼顾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的“横向差异”,实现纵深发展。但是,目前这些研究只是在“宏观上”提出了这样的构想,还没有在“微观上”给出详实的参考,特别是以国内高校为样本,进行“课程体系”微观层面的设计,以推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向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方向深入发展的研究亟待加强。
(三)构建视角:“典型和局部”特征明显,“系统思考和共性价值”关注有待深入 高校创业教育系统构建应该是“政府驱动”还是“市场驱动”?徐小洲、梅伟惠[15]的研究清晰的呈现了“美国模式”的“市场驱动导向”以及“欧盟模式”的“政府驱动导向”,很显然,我国创业教育的兴起具有典型的“政府主导”色彩,不过,国内关注“市场导向”以实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已经被提及,徐海洁[16]指出,创业课程体系应该着眼于市场需求构建, 教材及内容的选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特别是“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改革”相结合方面的研究[17]实证了两者之间关联的存在及必要性,极大地支持了“市场导向”对于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并树立特色的促进作用。
不过,“视角不同”引导下的主流研究还是聚焦在了对“不同类型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思辨上,如张焕镇[3]瞄准独立学院、马林[18]瞄准高职院校、何根海、 谭甲文[19]选择了新建本科院校来探讨创业教育系统构建问题;葛莉[20]将研究型、教学型、职业技术型高校进行了区分,主张依托资源禀赋,发挥个体特色,分别提出了“科技孵化模式”、“师生一体模式”和“分化拓展模式”;还有专门论述“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21],并构建了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型。类似的“分类研究”试图去提炼创业教育系统的共性,以提升其研究成果在一般意义上的价值,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研究大都是以某一高校为例展开的,如温州大学瓯江学院[3]、中央财经大学[22]、武汉大学[23]等,特别是其研究存在“院校类别特征及其与创业教育的关联论述不详”以及“缺乏同类院校的多样本对照”这两个明显的缺陷,从而导致其“共性”的提炼大打折扣,只是彰显了创业教育的“典型特征”和“局部风采”。
图3 日本创业教育阶段[24]
另外,高校创业系统应该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谢丽丽[24]对日本创业教育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创业教育盛行国家的“开放系统理念”,也就是说,创业教育不能局限在高校自身,而是应该系统地延伸到教育的各个阶段(如图3)。关于这一点,美国的创业教育早已延伸到了中学阶段这一事实,也说明了创业教育“从小抓起”的重要性,高校创业教育系统的构建,其“视角”应该更开放地看到教育工程的系统特征。
(四)运行架构:宏观设计日趋完备,微观难题有待破解 高校创业教育系统应该由哪些要素组成,这些要素要怎样联接才能有效运行? 对此,木志荣[25]、孙纬业[26]从“理论——实践”、“学校——社会”维度出发,分别提出了“五模块”的构想和“四阶段整合模式”,不同的是,前者重点彰显了许多高校创业教育可以依托的具体“形式和环节”,如课题研究、创业沙龙、创业竞赛等(图4),后者则突出了创业教育体系的纵向结构(图5),将意识培育、能力开发、创业准备和企业孵化看成了创业教育架构由低到高的四个阶段。
李刚、朱璋龙[27]则提出了“创业理论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三位一体的整体性创业教育教学模型,并强调了其“管理保障机制”在整个体系中的作用(图6);葛建良、叶伟巍[28]针对企业初创期特点,明确指出了“瞄准明细创业能力的课程开设”原则,这深化对课程设置有效性的思考,同时他还强调了“评估体系”对于创业教育体系有效性的重要作用;曾尔雷、唐苏琼[29]从对国家教学成果奖的透视中指出,“运行机制”是目前我国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改革中最不顺畅的环节,并呼吁从整体上理顺学工部、宣传部、教务部门、发展规划部门、校友办、教学院系等在创业教育体系中的关系;屠火明[30]等也明确指出理顺多部门关系是构建创业教育长效机制的关键环节,并建议学校层面统一成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统筹管理。值得一提的是,与上述宏观设想和原则构思不同,周卫中等人[22]在“制度保障”层面展示了中央财经大学“1.5倍课时系数”等十分具体的做法,这无疑触及到了创业教育体系有效运行更为微观层面的问题,是高校创业教育有效运行更值得关注的侧面。
另外,以国外创业教育系统运行为研究对象,刘林青、夏清华、周 潞[31]呈现了麻省理工学院的“三螺旋互动模型”,彰显了“大学产业”对创业教育的支撑作用,很好地强化对“创业教育、创业活动与大学产业之间互动机制”的重视(图8);沈蓓绯、刘明霞[32]的研究呈现了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多样化的组织机构,认为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十分强调“创业教育机构的专职化”,学校创业教育中心、创业教育智囊团、创业研究会等多样化机构及明确的职责是其创业教育深入开展的根本保证;石变梅,吴伟,高树昱[33]认为美国纽约大学理工学院(NYU-Poly)的创业教育充分融合了创造发明(invention)、创新能力(innovation)和创业精神(entrepreneurship)三个要素,提出了以“增加发明、创新和创业互动”为核心纽带的“i2e”模式(图7),充分彰显了“创新研究、科技转化、创业实践”在创业教育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图8 创业教育——创业活动——学生社团的三螺旋互动模型[31]
三、结论与展望
1.众多的研究在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上达成了共识,特别是对“校企合作”的倡议,瞄准了创业教育的实践性这一根本特质,但是,现行研究没能从微观上解决“多方利益诉求的差异”,因此,企业的创业教育资源并没有因为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立而形成对创业教育的有效支撑,“政府推动”下的以“实践实习基地”为形式的校企合作解决不了创业教育对实践性的需求。而以国外高校为对象的研究,彰显了“大学产业”在其创业教育体系中的支撑地位,展现了大学产业融合“创业教育——创新活动——创业行为”的能力,这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可行的参考路径。
2.多年政府推动下的急速发展,已经催生了对高校创业教育“由量变多质变”的需求,以国内高校为样本的研究逐渐从关注“纵向的多层级”扩展到了“横向的多学科”,但所以这些研究也仅仅是宏观理念上的探讨,构造什么样的层次,如何体现这些层次的关联和关系等更为微观层面的问题并没有引起重视。而以国外高校为样本的研究,详细地展现了其不同层次和学科在课程上具体做法。这无论是从理论研究或是实践操作的层面,都可以说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质的提升应该多破解“应该如何设置课程类目并体现学科特色”这些更具有操作指导价值的问题。
3.按“学校类型”构建创业教育模式是国内研究的主要视角,但是,一方面这些研究并没有很好的回答“院校类别特征及其与创业教育的关联”这一基础问题,同时也“缺乏同类院校的多样本对照”,因此,这些尝试并没有形成独特的、有共性参考价值的结论。另外,创业不是一个纯技术问题,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是其基本内核,而创业意识的培育不是从大学才开始的事业,因此,高校的创业教育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对国外创业教育模式的透视证明了这一点,但国内的实践及研究显然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提高创业教育的开放性和系统性也许是整个教育领域的课题,但是,高校可以从入校人才选拔、卓越人才(特殊人才)招录的角度,为其创业教育植入更为开放、系统的思维。
4.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是创业教育系统在实践和理论研究领域的共识,国内高校已经由重视“整体构建”发展到了关注“有效运行”,只是如何有效运行并没有得到破解,这正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领域的典型症结。对此,国外高校“统筹规划的全校化以及机构的专职化”是很好的借鉴。另外,国外的研究表明“如何真正实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是构建创业教育系统的本质问题,这应该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核心课题。
[1]中国创业教育网.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推广计划[EB/OL].(2011-09-15).http://chuangye.cyol.com/content/ 2011-09/15/content_4894576.html.
[2]毛严新.高校创业教育的两难选择及展望[J].浙江社会科学,2009,(2).
[3]张焕镇.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构建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9,(4).
[4]刘缨,胡赤弟.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
[5]刘芸.创业教育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构想[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
[6]董世洪,龚山平.社会参与:构建开放性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0,(2).
[7]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美国创业教育中的合作:理念、模式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0,(4).
[8]丁三青.中国需要真正的创业教育——基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9]李秀娟.“两平台、三层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
[10]俞金波.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科学构建及其运行[J].高教探索,2012,(2).
[11]贺俊英.高校大学生创业分类指导体系研究[J].江苏高教, 2011,(5).
[12]李丽芳.美国大学创业教育评析[J].高教探索,2012,(4).
[13]陈瑞英,顾征.新世纪日本高校的创业教育:现状与课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
[14]曾开富,王孙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胆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
[15]徐小洲,梅伟惠.高校创业教育的战略选择:美国模式与欧盟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0,(6).
[16]徐海洁.企业导向:高职创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助推器[J].江苏高教,2010,(5).
[17]张鑑民. 区域经济优化与创业教育互动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8).
[18]马林.试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
[19]何根海,谭甲文.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1,(13).
[20]葛莉.就业竞争力视阈下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1,(12).
[21]赵文华,易高峰.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11,(2).
[22]周卫中.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
[23]罗儒国.“三创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展望——以武汉大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6).
[24]谢丽丽.二十一世纪日本高校的创业教育及其启示[J].高教探索,2010,(6).
[25]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
[26]孙纬业.创业型人才培育模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0,(1).
[27]李刚,朱璋龙.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整体性模式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8,(8).
[28]葛建良,叶伟巍.基于企业成长理论的创业教育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增刊).
[29]曾尔雷,唐苏琼.我国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国家教学成果奖的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1,(1).
[30]屠火明.建设“整合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1,(15).
[31]刘林青,夏清华,周潞.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生态系统初探——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3).
[32]沈蓓绯,刘明霞.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特色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5).
[33]石变梅,吴伟,高树昱.纽约大学理工学院i2e 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现代教育管理,2012,(4).
责任编辑 付友华
G649.21
A
1003-8078(2014)04-0128-06
2014-01-06
10.3969/j.issn.1003-8078.2014.04.39
丁厚春(1978-),男,湖北随州人,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A065;黄冈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