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企业科学管理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2014-11-22闫黎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企业文化以人为本

闫黎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4)06-000-02

摘 要 随着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历史遗留的管理问题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相互制约,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一对矛盾体。文章针对这对矛盾详细阐述了国有企业必须强化科学管理,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能提高企业综合管理能力,推动企业全面发展。

关键词 企业科学管理 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某一层面、某一局部的竞争,而是整体实力和水平的竞争。纵观中外经久不衰的企业,无不得益于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支撑。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缺少文化,则难以致远。作为国有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需要从人本角度出发,构建具有特色企业文化体系,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经营管理行为的精神动力。

一、企业文化依托于科学的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润滑剂”,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可以减少经营管理中的摩擦,增强职工的精神愉悦感,激发职工奋发向上、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凝心、聚力、塑魂的目的。但管理方式粗放、水平低下会阻碍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因此,必须强化企业科学管理。国有企业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大多出现管理水平与发展不同步,企业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已不适应企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对矛盾中。

1.企业发展与职工个人发展的矛盾。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招工条件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入企业。因多数国有企业不能为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提供更多平台施展才华,挖掘潜能,造成部分大学生离开,新鲜血液的流失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损失。同时,企业对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视不够,随着管理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管理岗位人才断层问题逐渐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发展。

2.顶层设计与基层执行的矛盾。顶层是企业的管理部门,顶层设计是管理部门制定的方案、制度等。管理人员的认识高度、对基层工作的熟悉程度,直接决定其制定的方案、制度在基层是否可行,是否有效。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机构冗繁,制度繁多,在企业中经常会听到“制度挂在墙上,职工趴在地上”,原因或许是制度不合理。如果顶层部门在制定方案时真正遵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职工自己做主,可以想象,一个符合自己意愿的方案,他是不会找借口不执行的。所以,国有企业的许多管理人员充其量只是理论上的管理者,只有从基层总结,在基层试点,反复推敲,博采众长,才能成为实践上的管理者。

3.科学管理与人情管理的矛盾。虽然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逐渐从粗放型向科学化转型,但历史遗留的人情管理阻碍转型速度。实际工作中仍存在“情理法”的做法,导致企业的奖惩体系、薪酬体系、绩效管理体系不能发挥作用,各种制度形同摆设,提拔的管理人员不够成熟,缺乏人性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导致职工缺乏公平感,影响职工士气,阻碍企业发展。只有坚决遏制人情管理的各种做法,才能让科学的管理方法有施展空间,从而推动企业文化落地生根,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使企业在市场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企业文化必须体现以人为本

企业确定的核心价值观、理念及行为规范,必须融入职工的思想和行为,体现在各项工作中,企业文化建设本质是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生产工作中必须尊重职工、了解职工,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职工,干预其形成良好习惯,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这是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前提,使优秀的企业文化得以维护、延续、发展和进步。有了制度的保障,还要坚持以人为本,吸引职工自发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给职工提供晋升发展的平台,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培养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激发干部职工的内在潜力,在企业内形成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应对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

三、建设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途径

1.注重发挥职工的主体作用和主人翁精神,努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素质优良、作风坚强的职工队伍。首先,企业在文化建设中要体现职工的主体地位,发挥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用文化培养和增强职工“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企业发展的成果要惠及职工,引导职工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事业共同体,自觉投身到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为企业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其次,企业在制度上要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各项权益。建立健全各种民主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障职工的工作时间、薪酬分配、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等权益。在重大问题上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鼓励职工积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2.积极关注职工诉求,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职工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首先,要关注职工的思想。职工的思想状况直接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通过座谈会、思想动态分析、贴吧等多种渠道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提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减轻职工的思想包袱,提高职工对企业的信任度。其次,关心员工成长。通过技术比武,提升职工的操作技能;开展岗位竞赛,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培训,增强职工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养;搭建晋升通道,提高职工成就感和积极进取动力。最后,关怀职工生活。要职工安心工作,必须给职工一个安定的生活,因此要重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关心困难职工和特殊群体的家庭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后顾之忧,营造温暖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

3.建立健全各种激励机制,切实解决职工工作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让广大职工分享企业改革的红利,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各阶段工作重点制定不同的激励措施,并在工作中不断了解职工的需求,及时调整激励政策,灵活运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办法,体现在工资发放、奖金分配、树优评先等方面,使职工树立忧患意识,在危机和压力中不断奋进。其次,让职工充分享受企业改革发展的红利。随着企业发展速度的加快,经济收益的提升,要让职工的收入不断增长;给职工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让职工有走上管理岗位的希望;注重职工工作环境的改善,给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倾听职工呼声,真正让职工“生活有保障、事业有希望、情绪有释放”,过上幸福开心的生活,不断提升职工的幸福指数。只有职工满意了,工作干劲会更足,职工队伍会更稳定,企业的发展才会更持续。

4.构建规范实用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打造令行禁止、强有力的执行文化。首先,要整顿作风,严明纪律,营造从严治企氛围。严格公司的责任追究机制,干部职工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彻底清除“人情管理”的土壤,使职工充分感受到公平公正的管理氛围。其次,要规范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制度一定要实用,可操作性强,能够起到约束和制约作用,否则制度将会成为一纸空文,失去效用。

总之,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而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精神驱动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定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氛围,更不能忽略人的主体地位。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国有企业要实现健康发展,必须不断强化科学管理水平,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稳定增长,推动企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洪道明.加强咨询设计单位企业文化建设[J].企业文明,2014(4).

猜你喜欢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
浅谈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简要关系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浅谈怎样做好企业党建思想文化工作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经营管理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