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核电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4-11-22胡可荣
胡可荣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4)06-000-01
摘要质量是核电企业永恒的主题,是核电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核电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并从精神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物质层对质量文化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行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核电厂 质量文化 核安全 程序
核电厂投入高、技术密集、系统复杂,在整个工程建造、生产运营过程中,对质量安全的要求很高,不允许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核电厂最重要的是核安全问题。要保证核安全,保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必须重视与核电安全相关的一切活动的质量。质量是基础,有了好的质量才能保证安全。培育良好的质量文化,可为核电厂的核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一、核电质量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核电企业须本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方针来开展质量文化建设,并遵循以下七个原则:
(一)以核安全为核心。核安全直接影响到核电站的设计、生存和发展,是核电站的灵魂和生命。因此核安全是核电站质量文化建设的核心。
(二)以理念为导向。将企业文化建设与质量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文化理念的培育作为核电质量文化建设的导向,使其在核电质量文化建设中起到引领作用。
(三)以程序制度为载体。程序制度是规范和约束员工行为的准则,也是衡量工作质量的最基本的标准,是质量文化建设的关键。
(四)以执行力为前提。作为一个企业,再伟大的目标与构想,再完美的程序制度,如果不能强有力地执行,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五)以人为本、全员参与。要把人的因素摆在质量管理的突出位置,运用各种激励方式,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体现员工价值,实现以高素质的员工承担完成高质量的工作。
(六)自主创新、突出特色。用发展的观点、创新的思维对质量文化进行提炼和创新,突出核电特色,使质量文化建设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和形势任务的要求。
(七)持续改进、追求卓越。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最好,始终坚持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理念,不断提升企业质量文化水平。
二、核电质量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质量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要把质量管理层的“强制性”要求变成员工的“自主性”行为,核电企业质量文化建设主要从四个层面着手:
(一)质量文化精神层建设
质量文化精神层面的建设以“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作为指导思想,并结合核电企业特点赋予新的内涵,挖掘、提炼质量政策、质量理念、质量价值观、质量方针,将其融入企业精神、价值观、经营理念和发展方针之中。
(二)质量文化制度层建设
核电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确保每一项活动、每一个环节均处在程序的规范和约束之下;要建立管理程序体系的优化机制,管理工作可以通过量化测量,实现人与制度的和谐统一。
企业全员要在制度化、程序化的工作中,以精准细严的思想对待和完成每一项工作;要使细化、量化、流程化、标准化、协同化、严格化融入到精细化管理之中;要使精细化管理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最终潜移默化地应用到工作之中。
(三)质量文化行为层建设
核电企业要以行为准则为指导,制定和实施质量行为准则,并形成质量行为规范体系和质量考核、重点任务考核相结合的机制,从而激励、规范、评价和监督员工在工程建设、生产经营的质量行为。
核电企业要加大对工程建设、安装、调试、运行的质量控制力度,严格不符合项管理,广泛开展QC小组建设,开展经验反馈、合理化建议,深化评估和自我评估等工作,来保证并提升工程、运营和管理质量;要将质量月为平台,积极开展并创新文化宣传活动,提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大质量意识;要建立以“授权上岗、全员培训、终身教育”的人才培训体系,通过多方位的培训,培养一支知识丰富、技术领先、技能高超、质量安全文化素质高的核电员工队伍。
(四)质量文化物质层建设
核电企业除要建立一流的组织机构、工作设施、制度标准外,还要建立并完善系统化、规范化、个性化、统一化的识别系统,加大工作环境改善力度,开展工作环境的规范管理,并通过质量横幅、道旗、电子贴画、宣传栏及网页、微博、微信等,营造工作现场的质量文化氛围。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有益于员工心情舒畅,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增强员工的自信心与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结束语
只有开展质量文化建设活动,核电企业才能基本建立与自身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质量文化体系,质量理念、价值观、方针和行为准则才能被全员所认同并在工作中得到落实和体现,在全企业范围才能形成浓厚质量文化氛围,全员的质量意识、质量执行力才会提高,人因事件事故减少、工作质量提升,从而为核电企业成为国内或国际同行企业的标杆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