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职业生涯发展融合研究

2014-11-19乔春霞

卷宗 2014年10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

摘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是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存在问题的需要。本文介绍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背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联系,提出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具体路径。(本文原刊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8月)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职业生涯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要想清楚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必须从“价值”一词入手。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价值就是客体满足主体某种需要的属性。如果将人作为主体,将与人相对的物或他人作为客体,价值就是与人相对的物或他人满足人的需要和欲望的属性。价值体系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目标、价值追求、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等与价值有关的综合体,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指一个社会中或一定区域内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体系,是一个价值体系中最核心、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核心价值体系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言谈举止、思维活动等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体系,它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引导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彰显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和灵魂。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虽然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和层面、发挥不同的职责和作用,但二者并不是南辕北辙的,而是具有内在的相互引导、相互需要的关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其提供了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指导和本土化的价值理念。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不仅要帮助大学生在实践层面上顺利就业,更要引导大学生在理论层面上树立正确科学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就业观,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下,首先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延伸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去。此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研究是职业生涯发展本土化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实效性、促使其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路径选择

3.1 在西方教育理念与我国现实国情中寻找平衡点

职业生涯发展研究起源于西方,它的发展演进都以西方的思想背景、文化传统为依据,有较强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色彩,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国家无论是在文化传统还是现实理念上都存在许多差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现阶段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理论也与西方的文化理念有所不同。因而,我们在学习西方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时不能全盘接受,而是要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收,保留那些与我国现实国情相一致的部分,将不一致的部分进行加工改造,在西方教育理念与我国现实国情之间寻找平衡点。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协调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西方的职业生涯发展强调个体价值,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强调社会价值。其实这二者并不矛盾,社会价值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而个体价值的实现又会进一步推动社会价值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用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分析个人价值的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强调社会价值的重要性,二者双管齐下,大学生在进行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就会综合考量自身的职业发展了。

第二,协调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西方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突出个体利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突出国家、集体利益。其实这二者也是可以结合起来考虑的,马克思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利益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这一论述正说明了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统一之处。因此,我们在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要教育学生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要忘记考虑国家、集体利益,因为这二者有时并不冲突,都是指向同一个方向的;二是在追求个人利益实现的同时,不要以损害国家、集体利益或是他人的利益为前提;三是在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尽量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从而牺牲掉一部分个人利益,只保留最基本的、必须的个人利益。

3.2 在价值理念与职业实践中选择契合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与道德准则等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就是要将这些价值理念融入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的实践当中,用来影响大学生职业观、择业观、就业观。但目前许多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和行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就需要在价值理念与职业实践中选择契合点。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将价值理念与职业现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时代精神包含了丰富的价值理念,其中之一就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而当今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时却对名利过分重视,缺乏奉献精神,导致大学生的就业理念趋于功利化,没有达到以国家利益为重,建设祖国、奉献社会的要求。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将价值理念与职业现实相结合是解决这一矛盾行之有效的方法。要用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理念和影响大学生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就业观,引导大学生树立以国家的需要和自身的发展为重的职业理念,进而以此来进行职业选择。

第二,将精神理念与职业行为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理念,有勤劳勇敢、开拓创新的精神理念,有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理念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实践中所需要的精神理念。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方面,用勤劳勇敢、开拓创新的精神理念引导大学生职业行为,可以帮助大学生在择业、就业、创业的过程中形成勤奋、专注、创新的职业品质;另一方面,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理念引导大学生职业行为,可以帮助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踏实肯干、爱岗敬业的职业品质。这些优秀的职业品质再去引导大学生职业行为,更有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3.3 在众多教育载体中突出新亮点

随着大学生主动性的增强,加之新媒体的出现,教育载体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过去单纯的课堂教育发展到现在的依托校园文化、借助网络、覆盖党建的一个庞大体系。在众多教育载体的选择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而学习最主要的场所是课堂,课堂教育在目前来说还是我国高校最主要、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以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展开,职业生涯发展主要通过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来实现,二者都达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高校还可以开发新课程,设置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课程。

第二,充分依托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因此,校园文化活动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教育载体。依托校园文化活动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职业生涯发展是一种比课堂教育更轻松、更隐性的方式,更有可能获得学生的接受和认同。

第三,合理利用网络载体。网络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与人的交流更加便捷,信息的获取更加容易、选择更加丰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时也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但与此同时,这个开放式的网络系统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出现了良莠不齐的内容,这就要求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时要进行选择,合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首先要合理利用网络交往方式。学校可以充分利用QQ、飞信、微博等大学生乐于利用的交往方式传递教育信息,如在QQ群上进行讨论、在微博上进行转发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其次要充分利用网络言论方式。高校可以建立相关教育教学网站,并配备专业的教师作为管理员,学生可以在网站上自由发帖、跟帖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也可就不懂的问题咨询管理员。

4 结语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该如何开展对大学生就业形势能否改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正是把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到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修正的有效手段,是防止大学生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倾向的有效方法,是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占领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至高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有力保障。(本文原刊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8月)

注释

[1]田海舰,邹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4.

[2]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田海舰,邹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史蓉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

[6]黄力之.文化研究视阈中的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问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2).

作者简介

乔春霞(1973-),女,山东商河县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
对构建民主党派核心价值体系的反思
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学探讨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现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