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11-19刘建望

卷宗 2014年10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高职学生

摘 要:价值认同强调的是价值观念之间的和谐性与一致性,一般而言,它包括认知、内化、外化三个阶段。通过对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的调查,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总体上来说仍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当务之急既要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又要对现行的教育方法逐步进行改革,稳步增强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情感与行为三方面的认同感,使高职学生的思想建设得以逐步切实增强,从而更好地服务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文原刊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8月)

关键词: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实践

本文系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2012年课题“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路径研究--基于下沙三所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分析”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2B2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胡锦涛总书记于2006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并且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高等学校已经成为国民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栋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现的本质如何被广大高等学校学生自发转化为其自身的思想行为准则,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被学生分辨率接受与认同的程度决定了转化的效果。本文初步探析了如何在学生中建立有效的认同教育方法以及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对高职学生认识、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程度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同时也对具体的贯彻落实进行了研究。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当代大学生认同情况的现状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指的是大学在学生生活、社会实践、对外交往及其它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内心深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可、赞同及自觉执行的程度,主要表现为其自身的价值观和社会观是否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相吻合。为了准确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时下高职学生认同情况的现状,课题组在下沙高教园区的经贸、金融、经济3所高职院校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900份,回收问卷892份,有效问卷881份。调查对象覆盖了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

问卷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问题进行了设计,分别是:当前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情况、认识度和认同度三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部内容都基本涵盖了进去。

1.1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度

通过调查结果得知,目前高职学生整体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度较高,但并没有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与党中央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调查过程中,能够完全回答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准确内涵的学生不到50%,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占比达13%,其余的学生都是仅仅了解一部分内容。当被问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识时,85.3%的学生认为“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清楚表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对其不具有深层次的认识,只是在理论认识的表面停留。有些学生并不能清楚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与内容,不能对其主要概念进行清晰的阐述。而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的认识上,大部分学生能够明确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于当前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指导性的灵魂作用。而对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上,只有26.2%的同学能够完整地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八荣八耻”表述出来,其余学生只能说出其中的一部分。

1.2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情感认同方面的分析

当前,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还是很高的,但也有少数学生对其有不同看法。我们得到的调查结果显示,56.3%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情感认识是比较积极的,他们认为只有坚持这个共同理想,中国才能完成民族复兴大业,并使全面现代化得到实现,从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但是也有34.3%的同学认为“说不清楚”,甚至还有少数学生认为“说不定其它道路更好”。对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情感认同方面,有92.3%的学生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62.2%的学生认为时代精神的核心应该为改革创新精神,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有78.2%的学生表示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时,应该优先选择以国家利益为重,表现出了当代大学生所应有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对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情感认同方面,有89.2%的学生认为应该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的道德标准,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其只不过是个口号。有62.3%的学生在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认同方面持比较积极的态度,他们一致认为应该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主导,但仍有23%的学生对其作用持怀疑态度,其余同学看则不能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具有的时代先进性和强大生命力。

1.3 对行为认同方面的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高职学生认同的程度还是很高的,总体表现较好的是在思想层面上,但是具体到行动中时,情况就不容乐观了,出现了类似知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等不良现象。当代高职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行为认同度较高,有94.8%的学生认为“多党制或两党制不符合我国国情”, 有82%的学生表示愿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这说明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很有信心。在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行为认同度方面,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终究可以战胜资本主义”,70%的学生认为“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能够在认识世界时得到正确的思维方法”,但是也有24.8%的学生觉得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对于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并没有起太大的作用。在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行为认同上,有20.1 %的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饱满,也很理性”, 有59.64%的学生选择了“饱满,有时不够理性”。有60%的学生认为自己属于好奇心很强的人,在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认同上,仅有13.4%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较好的做到了“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生活实践进行了结合”,而63.2%的学生认为自己做得“一般”,觉得自己没有做到的学生占到了23.4%。

2 构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体系

所谓价值认同,指的是人们基于日常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渐改变自己的价值观,自身价值观的转化来自社会共同的价值观,而日常实践活动的价值行为是其最终的体现,形成共同的价值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认知、情感与行为的认同构成了价值认同有一定递进性的三个阶段。基于让高职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当前我们需要深入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体系结构与科学内涵,针对目前高职学生所具有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他们对未来就业的向往,逐步改革现有的教育方法,从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入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体系建设不断全面稳妥地向前推进。

2.1 加强全员参与教育改革的理念,不断强化高职学生认知认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基于让高职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第一步便要强化高职学生对认知层面的认同,也就是要让高职学生准确地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科学内涵和提出的必然性。为此,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全员参与扩大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内化教育的范围。当前,我国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简称为“两课”)是对高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和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充分发挥好这个阵地的作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科课程建设、教材优化和教学理论等方法进行深入改革,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教学,从而可以使学生基于对其的感性认知,用自己的思维活动判断并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感性认知(知其然)向理性认同(知其所以然)的升华,还可以使学生能够积极的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更深入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但是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绝不仅仅是“两课”教师的责任,必须要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机制。因此,要动员高校的其它课程老师、学生辅导员等全体教职员工,让他们都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教育中来。专业课教师要摒弃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认识,针对所上课程,要将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发掘出来,争取在备课、教学、答疑与考试等环节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时恰当地融入进去,多角度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等应有的政治觉悟。教学管理者的工作作风要做到公正严谨、乐于奉献、热情周到,以此为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将大学生的规则与服务意识树立起来。学生工作者不仅是大学生的导师,更是他们的知心朋友,其言行举止都会深远的影响到大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因此,学生工作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涵应严格自律,自觉地践行,以此感召并带动高职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行为标准得以提高。还有高校的教学科研辅助人员、后勤服务人员,也要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形成合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教育体系的构建体现出全方位且多渠道的特点。

另外,充分利用和丰富宣传途径,做好校园舆论阵地建设。大学生的认知除了课堂教学、书本知识、影视传媒等传统方式外,网络成了这些传统方式的延伸。它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显现出来。特别对于现在的“90”后的大学生,网络是他们成长中不可缺的工具。所以,新型教育手段——网络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采取的方式与手段需要与时俱进,不失时机地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内涵,例如通过微博、BBS论坛、网站、腾讯QQ群、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将各种下面信息向学生进行时尚生动的展现,将这些现代传媒手段的优点充分发挥,对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大力宣传,完成学生被动接受到主动寻求的转变,实现由被教育到自觉教育的成功转型。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校报和其他报纸刊物、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涂鸦墙等渠道,扩大覆盖面,坚持弘扬主旋律,全方位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为高职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2.2 激发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信任感,强化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

只有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信任感激发出来,高职学生才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能达到理论认知的层面,又能发自内心地肯定并喜爱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逐渐作为自我坚定的信仰深埋于心。

首先,为了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度,要将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教育的方式对学生群体开展时,对引起思想变化背后的利益因素工作者们要准确了解。与学生有关的个人待遇、人生发展和价值实现等问题是当前主要利益动因的来源。因此,对其利益需求予以满足是我们需重点关注的,使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得以切实解决,以真诚的心态去关怀他们,成为他们自身利益实现的助推力。这样一来,学校、老师与同学真诚的关怀才能被学生真正的感受到,进一步真正的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温暖,使情感认同得以增强。

接下来,要最大程度地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的潜移默化熏陶作用,让学生逐步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共鸣,自觉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客观存在的校园文化,时空环境有着特殊性的特点,只要深入其间,一般来说对校园文化的接受都是自然、自觉和自愿的。所以我们的校园文化要积极向上健康和谐,从思想和文化上不断地潜移默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如可以用精神文化鼓舞人,校训、校徽、校歌、校史,以及优良的校风、学风等,这些像甘泉一般滋润心灵。物质文化使人得以熏陶。每一面墙、每一座楼、每一个角落、每一枝花草都能感染人陶冶人提高人。我们要塑造这些客观存在,使其成为反映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人文景观,不断激发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信任感和情感认同。

2.3 以社会实践为契机,使学生的实践形态教育得以加强,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认同得以实现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在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必须要做到的。在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的日常生活做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要求切实贯彻落实到社会实践当中去,真正能将内在的思想转化为外在的实践。

首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内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各种课外活动,加强对各种新型社会实践形式的探索和实践,如开展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技能比拼、才艺大赛、创业大赛等活动,在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在学生社团创办的过程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阵地意识,将学生社团打造为“两课”之外的另一个宣传阵地,要重点扶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社团,引导兴趣爱好、科技服务社团,努力打造一批精品社团,开展相关社团活动,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职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成果不断得以强化,。

其次,学校要大力建设校外实践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校外实践活动。校外实践活动可以将学校和社会进行较好的联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对社会有一定了解,也是帮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社会实践的最直接形式。因此,学校要争取各种社会力量,主动与各种社会机构、社会团体(如城市居委会、农村乡镇政府、国家企事业单位、解放军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进行正面联系,因地制宜地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教学基地,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中来。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活动,引导他们深入基层,了解社会现状,关注社会发展,利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要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参与“三下乡”主题活动、志愿者活动、西部贫困地区支教活动等,并在活动中培育学生的社会社会主义价值观,树立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要多组织学生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参观,用当前中国社会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得以增强,激发他们的历史责任感;要多组织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烈士陵园、领袖纪念馆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培育他们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感情;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性,不断提高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认同,这一育人工程是极为系统的综合的,将其建设好意义重大。基于使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并能自觉认同实践,能将其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促进高职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需要全体教育者全体师生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共同参与、协同努力,在育人的工作中把握规律,让学生最终受益,富于创新,努力完成国家赋予高校的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本文原刊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8月)

参考文献

[1] 李斌雄等.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M].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2]刘延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8-07-11(2).

[3]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2).

[4]史蓉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

[5] 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1).

[6]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7]王学风,徐春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8]乔春霞,齐慧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J].湖北社会科学,2010,(4).

[9]刘吉发,从利益维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0]李忠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接受机制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作者简介

刘建望(1978—),女,浙江杭州,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本科。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高职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研究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强化研究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黄河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