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档案专业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11-19鲁晨

卷宗 2014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摘 要:本文介绍了档案工作及专业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了档案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档案专业就业形势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档案就业;档案学生;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成为近几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一大热点,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发展道路也影响着高校对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和调整,更关乎着国家社会的建设动力。档案专业就业形势也一直是档案专业学生、教师和高校重视的一大问题。

1 档案工作及现代档案专业的发展历程

档案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原始记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结绳刻契,后来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出现了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纸质档案,以及现代出现的声像档案、缩微档案、电子档案等等。历代统治者重视档案管理,通过建立档案库房、指派档案人员、颁布档案制度等措施保障档案工作的运行。而在这个漫长的时期,档案人员的职能和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见表一):由商周时期的知识垄断者、高级参政管逐渐变为档案专职官员、低级事务官,随着机关档案工作的出现,涌现一批机关档案工作人员,当前档案人员以全职或兼职的形式出现在各个组织机构中。

表一 历代档案人员设置情况

我国的档案学专业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有20余所高校开设了档案专业本科教育并作为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下的一个二级学科,隶属于历史学院、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等。档案学与人文学科比更偏重技术性,具有一定的学科特殊性。在各高校就业统计中,档案学专业就业率持续排在前列。档案专业毕业生主要面临着读研、考取公务员、进入企事业单位等选择。

2 档案专业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2.1 职业约束力弱

一项工作之所以可以成为职业其具备的首要特点就是工作的特殊性,即对职业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越强,就业时专业对口率就越高。专业对口并不是指计划经济时代将专业与职位机械的对应,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将接受了系统、专业教育的人才合理分配到需要岗位上,以提高工作的专指性、科学性。多数档案专业毕业生并没有从事档案工作,而是投身于当下较为热门的销售行业,表明档案职业约束力弱。

2.2 高就业率与高跳槽率并存

档案学专业由于设置较晚,全国范围内开设档案学专业的高校较少,且较经济、法律等专业招生规模较小,因此档案学专业的学生总数相对要少。在招聘过程中如果对专业加以限制,则很容易使档案学专业毕业生找到对口的工作。许多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并不局限于“档案”二字,而将就业职位扩展到行政、文秘等工作,从而提高了就业率。

然而目前在我国档案工作并没有获得很高的社会认同,档案意识薄弱,档案职业无论在薪酬还是社会地位方面都不能满足高学历人才的需要,加之档案工作者长期作为档案的“保管员”,工作枯燥乏味,因此在高就业率的背后隐藏着档案工作的高跳槽率。

2.3 人才缺乏与就业难的矛盾

近年来,许多企业看到了档案在法律维权、企业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开始重视内部档案机构的建设,成立档案室、采购档案设备并制订了引进档案管理人才的计划,但在实际工作中应征而来的档案专业毕业生虽有多年的理论学习,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面对具体的档案往往无所适从。档案学虽然是一门有技术性的学科,但在实际工作中毕业生的技术能力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档案内容涉及到各行各业,尽管在校期间对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的管理都有讲述,但科技活动复杂多样,只有书本上的档案管理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用人单位需要档案人员对本单位的业务活动很熟悉,而这也正是许多在校生甚至是毕业生所缺少的。因此出现了一些档案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一些单位找不到合适的档案管理人才这一矛盾的现实。

3 改善档案专业就业状况的几点建议

3.1 合理设置在校课程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严峻的就业形势对档案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即由档案知识的专才向具备复合型知识的通才转变。这就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校生除了学习档案学专业课程外,应通过辅修专业外课程、自学、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多变的就业需求。此外,学校作为人才的培养者应充当好学生的领航人,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所需的设备、资料。我国的档案教育虽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之中,各高校多次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但整体看来,与其他学科相比,档案专业教材仍存在数量上不足、内容陈旧、轻技术重理论等问题。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应以保留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等精品课程的基础上丰富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并对科技档案管理学进行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改进。

3.2 提高专业认同感创造良好的档案环境

从业人员的稳定性对于组织运作的连续性是至关重要的,留住人才需要让其看到所从事职业的价值。西方学者倡导形成一种对档案职业的认同感,这与我国业界提出的培养社会档案意识是一致的。在美国许多学生由于在大学期间选修了有关档案的课程或者在档案馆有过实习的经历[1],从而选择的档案职业。此外,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在薪酬、福利、职位等方面的提高来提高员工的自我满足感,并培养企业文化增加员工的归属感。

3.3 建立档案职业资格国家认证制度

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档案职业人力资源建设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档案工作逐步走向职业化发展道路的保障,对于提高档案社会化服务质量,促进档案专业就业具有重要意义。[2]在这一问题上中外都进行了一些探索。

上海市于2004年起实施了《上海市档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暂行规定》,开始了我国省市地区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改革的先河。《天津市档案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实施办法》规定: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从事档案工作的专职或兼职档案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市人事局、市档案局联合用印的《天津市档案管理岗位资格证书》,方能从事档案工作。[3]美国于1985年已初步形成档案职业资格制度,美国档案工作者资格认证协会提供的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全美乃至整个北美地区的职业认证标准。

借鉴外国档案职业资格制度结合我国档案工作的实际,通过建立档案职业资格制度推行试点,对构建职业资格认证的原则、方法和体系等理论知识进行研究,逐步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档案职业认证考试标准,形成我国档案职业资格国家认证制度。

参考文献

[1] 夏义堃.西方国家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9年1月

[2] 档案职业状况与发展趋势——主要问题扫描及简要回答,

http://www.xtda.gov.cn/HTML/2011/5/2081.shtml,2013.2.7

[3] 天津市实施档案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http://www.gzdaj.gov.cn/zcfg/qtssdagzfgwj/200708/t20070816_974.htm,2013.2.15

作者简介

鲁晨(1989-),女,河北秦皇岛,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档案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
外语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分析
心理咨询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促进作用
高校就业创业类社团建设与大学生就业
论高校辅导员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