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问题教学的“三部曲”
2014-11-06郭龙祥
郭龙祥
问题教学是新课堂教师应当掌握的教学方式,首先是对课题如何设置好的问题情境,其次是在课堂活动中如何设置问题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让学生怎么去带着问题总结归纳、拓展创新,最后给出实行问题教学后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新课程强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教师只能起主导作用。“问题”即数学问题,是指与学生个体已有的认知产生矛盾冲突,还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正确解答的数学结构。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参与,施展自己的才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好数学。
第一部:问题教学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教学首先要考虑怎么来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来引入课题,用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且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参与,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不断地引起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分为两大类:
1.“阶梯式”的问题情境
问题是多元化的,所谓“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会连续发出系列问题,问题涉及内容广泛,并按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逐渐拔高,逐步将学生带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去,譬如,我在执教“平面解析几何中点到直线距离”内容时,在连续发问的基础上,先通过算x轴或y轴上的特殊点,由浅入深地让学生解答点到直线距离之间的问题,再将特殊点转向任意点,层层推进,最终引出点到直线距离的求解公式,使学生印象深刻。
2.“悬念式”的问题情境
由于学生学习基础方面的差异,往往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见解,因此,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矛盾的心理,创设“悬念式”的问题情境,让他们透过现象判断其问题的实质,达到求同存异的目的。比如讲“反证法的定义”,如果直接用反证法的定义引入,学生不仅觉得抽象难懂,而且整个课堂也会变得枯燥无味。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一个好的故事来引入课题:同学们出去郊游,在路旁发现一棵野枣树,于是大家争先恐后地爬上去摘枣子,唯有小明一动不动,然后可以问同学们:为什么小明不上去抢着摘枣子吃呢?学生回答:小明知道枣子肯定不甜,再问学生:小明为什么知道枣子不甜呢?学生回答:如果是甜的,在路边的野枣子肯定给人摘光了。教师说:对的,那么小明证明枣子不甜的这种方法是什么证明方法呢?然后在学生思考之后引入反证法的定义。通过设置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数学思想。
第二部:问题教学需要强化师生互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课堂中实行问题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轻松愉悦地学习数学。对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要分解为几个有层次的小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激发每个学生的思维,加深理解,使其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第三部:问题教学需要在教学全过程中巧用文学点缀,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们在讲极值问题的时候,其实开始学生不是太理解的,学生很是困惑:为什么极大值不是最大值呢?极小值不是最小值呢?那么怎么区别呢?如图:函数f(x)的图像:
从图像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函数f(x)有四个极大值,三个极小值f(2.5)是函数f(x)的最大值。也就是说,极值是针对函数的某一点现象而言的,例如x在-1.5的函数值比附近点的函数值都大,所以-1.5是函数的极大值点,f( -1.5)是函数的极大值。而最大值是针对整个函数而言的,即对定义域内的任意的x,都有f(x)≤f(2.5),则2.5是函数的最大值点,f(2.5)就是函数的最大值。那么极小值也是类似的。x在0.5的函数值比附近点的函数值都小,所以0.5就是函数的极小值点,f(0.5)就是函数的极小值。
题目讲完了,但是学生不知道是不是真正理解了,我发现有一句话能很好地概括这些概念的区别,我说:同学们,你们能从文学的角度去说明极值和最值之间的区别吗?当然,这一问,学生很是感兴趣,在寻找语言表述的同时,相信同学们也在认真地思考极值和最值的问题。那就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学生听了都笑了,相信他们在笑的同时也理解了极值和最值的问题。
最后,在课堂的总结中也必须重视问题教学。课堂的总结是对于一堂课的概括归纳,是一节课的画龙点睛,是为一节课画上圆满的句号。有时教师因为过分关注一节课的容量和进度,常常仓促地总结一下就下课了,这样学生在头脑中没有整节课的框架,也养不成总结归纳的好习惯,就不能更好地掌握整节课的内容。教师应该在课堂的最后留几分钟时间,对课堂的重点和难点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对整节课总结,也可以直接问学生:“这一节课的收获是什么?”让学生整理归纳,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总结归纳的好习惯,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学)
问题教学是新课堂教师应当掌握的教学方式,首先是对课题如何设置好的问题情境,其次是在课堂活动中如何设置问题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让学生怎么去带着问题总结归纳、拓展创新,最后给出实行问题教学后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新课程强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教师只能起主导作用。“问题”即数学问题,是指与学生个体已有的认知产生矛盾冲突,还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正确解答的数学结构。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参与,施展自己的才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好数学。
第一部:问题教学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教学首先要考虑怎么来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来引入课题,用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且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参与,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不断地引起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分为两大类:
1.“阶梯式”的问题情境
问题是多元化的,所谓“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会连续发出系列问题,问题涉及内容广泛,并按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逐渐拔高,逐步将学生带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去,譬如,我在执教“平面解析几何中点到直线距离”内容时,在连续发问的基础上,先通过算x轴或y轴上的特殊点,由浅入深地让学生解答点到直线距离之间的问题,再将特殊点转向任意点,层层推进,最终引出点到直线距离的求解公式,使学生印象深刻。
2.“悬念式”的问题情境
由于学生学习基础方面的差异,往往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见解,因此,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矛盾的心理,创设“悬念式”的问题情境,让他们透过现象判断其问题的实质,达到求同存异的目的。比如讲“反证法的定义”,如果直接用反证法的定义引入,学生不仅觉得抽象难懂,而且整个课堂也会变得枯燥无味。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一个好的故事来引入课题:同学们出去郊游,在路旁发现一棵野枣树,于是大家争先恐后地爬上去摘枣子,唯有小明一动不动,然后可以问同学们:为什么小明不上去抢着摘枣子吃呢?学生回答:小明知道枣子肯定不甜,再问学生:小明为什么知道枣子不甜呢?学生回答:如果是甜的,在路边的野枣子肯定给人摘光了。教师说:对的,那么小明证明枣子不甜的这种方法是什么证明方法呢?然后在学生思考之后引入反证法的定义。通过设置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数学思想。
第二部:问题教学需要强化师生互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课堂中实行问题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轻松愉悦地学习数学。对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要分解为几个有层次的小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激发每个学生的思维,加深理解,使其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第三部:问题教学需要在教学全过程中巧用文学点缀,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们在讲极值问题的时候,其实开始学生不是太理解的,学生很是困惑:为什么极大值不是最大值呢?极小值不是最小值呢?那么怎么区别呢?如图:函数f(x)的图像:
从图像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函数f(x)有四个极大值,三个极小值f(2.5)是函数f(x)的最大值。也就是说,极值是针对函数的某一点现象而言的,例如x在-1.5的函数值比附近点的函数值都大,所以-1.5是函数的极大值点,f( -1.5)是函数的极大值。而最大值是针对整个函数而言的,即对定义域内的任意的x,都有f(x)≤f(2.5),则2.5是函数的最大值点,f(2.5)就是函数的最大值。那么极小值也是类似的。x在0.5的函数值比附近点的函数值都小,所以0.5就是函数的极小值点,f(0.5)就是函数的极小值。
题目讲完了,但是学生不知道是不是真正理解了,我发现有一句话能很好地概括这些概念的区别,我说:同学们,你们能从文学的角度去说明极值和最值之间的区别吗?当然,这一问,学生很是感兴趣,在寻找语言表述的同时,相信同学们也在认真地思考极值和最值的问题。那就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学生听了都笑了,相信他们在笑的同时也理解了极值和最值的问题。
最后,在课堂的总结中也必须重视问题教学。课堂的总结是对于一堂课的概括归纳,是一节课的画龙点睛,是为一节课画上圆满的句号。有时教师因为过分关注一节课的容量和进度,常常仓促地总结一下就下课了,这样学生在头脑中没有整节课的框架,也养不成总结归纳的好习惯,就不能更好地掌握整节课的内容。教师应该在课堂的最后留几分钟时间,对课堂的重点和难点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对整节课总结,也可以直接问学生:“这一节课的收获是什么?”让学生整理归纳,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总结归纳的好习惯,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学)
问题教学是新课堂教师应当掌握的教学方式,首先是对课题如何设置好的问题情境,其次是在课堂活动中如何设置问题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让学生怎么去带着问题总结归纳、拓展创新,最后给出实行问题教学后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新课程强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教师只能起主导作用。“问题”即数学问题,是指与学生个体已有的认知产生矛盾冲突,还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正确解答的数学结构。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参与,施展自己的才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好数学。
第一部:问题教学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教学首先要考虑怎么来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来引入课题,用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且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参与,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不断地引起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分为两大类:
1.“阶梯式”的问题情境
问题是多元化的,所谓“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会连续发出系列问题,问题涉及内容广泛,并按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逐渐拔高,逐步将学生带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去,譬如,我在执教“平面解析几何中点到直线距离”内容时,在连续发问的基础上,先通过算x轴或y轴上的特殊点,由浅入深地让学生解答点到直线距离之间的问题,再将特殊点转向任意点,层层推进,最终引出点到直线距离的求解公式,使学生印象深刻。
2.“悬念式”的问题情境
由于学生学习基础方面的差异,往往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见解,因此,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矛盾的心理,创设“悬念式”的问题情境,让他们透过现象判断其问题的实质,达到求同存异的目的。比如讲“反证法的定义”,如果直接用反证法的定义引入,学生不仅觉得抽象难懂,而且整个课堂也会变得枯燥无味。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一个好的故事来引入课题:同学们出去郊游,在路旁发现一棵野枣树,于是大家争先恐后地爬上去摘枣子,唯有小明一动不动,然后可以问同学们:为什么小明不上去抢着摘枣子吃呢?学生回答:小明知道枣子肯定不甜,再问学生:小明为什么知道枣子不甜呢?学生回答:如果是甜的,在路边的野枣子肯定给人摘光了。教师说:对的,那么小明证明枣子不甜的这种方法是什么证明方法呢?然后在学生思考之后引入反证法的定义。通过设置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数学思想。
第二部:问题教学需要强化师生互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课堂中实行问题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轻松愉悦地学习数学。对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要分解为几个有层次的小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激发每个学生的思维,加深理解,使其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第三部:问题教学需要在教学全过程中巧用文学点缀,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们在讲极值问题的时候,其实开始学生不是太理解的,学生很是困惑:为什么极大值不是最大值呢?极小值不是最小值呢?那么怎么区别呢?如图:函数f(x)的图像:
从图像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函数f(x)有四个极大值,三个极小值f(2.5)是函数f(x)的最大值。也就是说,极值是针对函数的某一点现象而言的,例如x在-1.5的函数值比附近点的函数值都大,所以-1.5是函数的极大值点,f( -1.5)是函数的极大值。而最大值是针对整个函数而言的,即对定义域内的任意的x,都有f(x)≤f(2.5),则2.5是函数的最大值点,f(2.5)就是函数的最大值。那么极小值也是类似的。x在0.5的函数值比附近点的函数值都小,所以0.5就是函数的极小值点,f(0.5)就是函数的极小值。
题目讲完了,但是学生不知道是不是真正理解了,我发现有一句话能很好地概括这些概念的区别,我说:同学们,你们能从文学的角度去说明极值和最值之间的区别吗?当然,这一问,学生很是感兴趣,在寻找语言表述的同时,相信同学们也在认真地思考极值和最值的问题。那就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学生听了都笑了,相信他们在笑的同时也理解了极值和最值的问题。
最后,在课堂的总结中也必须重视问题教学。课堂的总结是对于一堂课的概括归纳,是一节课的画龙点睛,是为一节课画上圆满的句号。有时教师因为过分关注一节课的容量和进度,常常仓促地总结一下就下课了,这样学生在头脑中没有整节课的框架,也养不成总结归纳的好习惯,就不能更好地掌握整节课的内容。教师应该在课堂的最后留几分钟时间,对课堂的重点和难点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对整节课总结,也可以直接问学生:“这一节课的收获是什么?”让学生整理归纳,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总结归纳的好习惯,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