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元融合中构建高效课堂
2014-11-06徐丽
徐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课堂,要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素养,促进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数学意识,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高效的数学课堂对于学生这些数学素养的形成则显得至关重要。良好的数学素养绝不是简单地完成几道习题,会进行机械的运算,而是要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存在的价值,在思维中进行数学的分析,在实践中进行数学的解答,所有这些都应该通过高效的课堂进行观察、想象、推理、解答。高效的数学课堂因此不再是单一的个体存在,而应是多元融合的综合体,只有将学生所吸纳、掌握的多种学科特性在数学学习中共通互融,数学课堂才能真正凸显高效的核心价值。
多元融合的数学课堂不是简单地进行多学科知识的堆砌,而是把属于不同学科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将知识与思维、习惯与价值、能力与方法进行辩证统一,既要融合现代化的多媒体教育技术,又要将不同学科的个性在数学课堂中进行合理糅合,从而在数学课堂中给予学生多维度、多样性的数学感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一、融合语文学科,丰富文化内涵
语文学科的学习是其他学科内容的基础,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融合语文学科的内容与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语言表达、掌握核心概念、丰富文化内涵。
如教学四年级“观察物体”内容时,教师引入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并让学生说一说诗的内容,在学生感到好奇时,教师话锋一转:“为什么诗人会有这样的感觉呢?今天数学课的内容就可以帮助大家解开这个问题。”如此,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将生活与数学有效关联,还对古诗学习进行复习巩固,可谓一举多得。
二、融合音乐学科,注入澎湃动力
在当下的诸多学科教学中,教师都善于引入音乐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唯独在数学课堂中却鲜见音乐的身影,是音乐不适合数学课堂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数学学科追求思维的严密、逻辑的完整、想象的合理,学生的思维习惯由形象化转向抽象化。这样的过程是枯燥无味的,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兴趣,更需要通过具有激励性的音乐来为学生注入澎湃的学习动力。
在这个方面,著名特级教师张齐华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在他的课堂《走进圆的世界》中,为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圆的特性,张老师让学生伴着音乐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课堂呈现出极佳的效果。再如,张老师在教学《认识分数》时,为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张老师一开始就安排了一个操作活动,动手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折一折,并给其中的一半涂上颜色。在学生动手的过程中,音乐飘满课堂,像一阵微风吹进学生的心田,送去了轻轻的安慰,此后学生的参与度高,课堂效果令人称奇。
三、融合信息学科,关注学生全体
传统的数学课堂无非是借助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和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来感受数学概念的内在含义,体会定理产生的过程。然而这样的方法毕竟受到空间和条件的限制,在课堂中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而信息学科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可以通过软件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与反馈。在数学课堂中融合信息学科的特性,就是要让学生的每一个操作都能得到老师的评价,让教师的每一次示范都能真正进入学生的视野,走进学生的心灵。
因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数学课堂中融合平板电脑进行互动教学,同时充分利用好互动式电子白板,将实物演示、概念讲解、实践操作轻松融合进光影之中。
四、融合美术学科,提升审美感知
数学课堂,不只是在帮助学生掌握枯燥的定理公式,指导学生完成大量机械的习题,而是更加重视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正确认识与喜爱。数学中的符号、公式、定理,背后都隐藏着无数美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将美术学科中的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目标培养融合进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也能够主动参与、自觉欣赏、积极创造。
如在进行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内容的学习后,教师让学生借助这几种图形围绕“校园”主题创作图画,学生在头脑中结合图形特征还原校园风貌,并通过画笔来展示头脑中的画面,观察、想象、思维、创新等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五、融合科学学科,深化概念认知
在当下数学课堂的学习中,许多的数学知识都离不开科学学科的内容,如学习“升和毫升”内容中,教师要运用到量筒、量杯等器皿来帮助学生认识数学概念,学习“克的认识”要运用到天平来形象感知。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一些科学知识,因此,教师要首先准确掌握一些科学常识,避免在数学教学中出现科学性错误,而在有些习题的设计中,教师也可以将科学内容植入其中,深化学生对于科学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吴桥镇谢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