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彝、汉族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对比
2014-11-05刘兰香
刘兰香
(攀钢总医院消化内科,四川 攀枝花 617023)
慢性乙型肝炎长期使用拉米夫定(LAM)治疗引起的病毒耐药是当前阻碍疾病治疗的主要难题[1],阿德福韦酯(ADV)为新一代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LAM耐药变异株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可减缓耐药株出现,联合用药效果明显;但由于不同种族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及用药习惯的影响,在治疗效果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本研究旨在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彝、汉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0例,其中彝族和汉族各70例,男73例,女67例,年龄21~75岁[(43.8±9.5)岁]。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经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耐药;抗-HCV、HDV抗原和抗体、抗-HEV、抗-HIV阴性;无严重的心、脑、肾等其它疾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口服阿德福韦酯(商品名:代丁,国药准字:H20050803,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每日1次,每次10 mg;拉米夫定(商品名:贺普丁,国药准字:H20030581,葛兰素史克制药天津有限公司生产),每日1次,每次0.1 g。疗程均为12个月。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3 观察指标 ①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6、9、12 个月后的丙氨酸转氨酶(ALT)、HBV-DNA定量。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6、9、12个月后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生化学应答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ALT、HBV-DNA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3、6、9、12个月后 ALT和 HBV-DNA 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彝族组优于汉族组,见表2。
2.2 两组治疗后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生化学应答率比较 14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病毒学应答率为90.0%、血清学应答率为20.7%、生化学应答率为90.7%。治疗6、9、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生化学应答率与治疗3个月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生化学应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9、12个月后两组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不良反应 140例患者治疗12个月后治疗无应答共14例,其中彝族组4例,汉族组10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P<0.05);无患者出现病毒学突破。治疗过程中,共有5例(3.6%)患者出现血清肌酐的一过性轻度升高,其中汉族组2例,彝族组3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高,尤其是在经济和卫生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3]。目前乙型肝炎病毒对拉米夫定耐药已成为影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的重要因素。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功能及HBV-DNA定量检测可从不同方面反映出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和复制情况,对乙型肝炎的诊疗具有重要作用。HBeAg阳性说明病毒在复制,传染性强,其主要指标(如ALT)常能敏感地反映患者肝炎活动情况[4]。研究报道表明ALT与病毒载量有相关性,随着乙型肝炎病毒载量的下降,ALT水平逐渐下降[5]。
表2 两组治疗后ALT和HBV-DNA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后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生化学应答率比较 [n(%)]
本研究对140例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彝族、汉族患者3个月后ALT、HBV-DNA定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彝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满意。彝族组病毒学应答和血清学应答较汉族组改善更明显,这可能与汉族患者所生活的地方较开放,以前可能用过阿德福韦、拉米夫定类抗病毒药物有关,而彝族生活的地区大多为山区,人员流动少,交通闭塞,以前接触阿德福韦酯类药物的机会较少,也可能与基因表达的差异有关,这有待进一步研究。彝族患者尽管病毒学应答率和血清学应答率较汉族患者高,但两组生化学应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彝族患者普遍嗜酒有很大关系。
[1]郑良达,鲍艳婷,陈公英,等.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聚合酶RT区变异位点及临床意义[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4,28(1):254.
[2]徐凯琴,方季焕.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浙江实用医学,2011,16(6):419.
[3]王宇明,刘霖.肝衰竭/重型肝炎发病机制及其防治[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6,3(5):9-11.
[4]郭明日,吴敏,张立,等.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定量及肝功能指标相关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8):2465-2466.
[5]Cholongitas E,Goulis J,Akriviadis E,et al.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and/or nucleos(t)ide analogues for prophylaxis against hepatitis b virus recurrence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a systematic review[J].Liver Transpl,2011,17(10):117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