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识字教学

2014-11-05刘斌董筱波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4年9期
关键词:卡片生字课外

刘斌+董筱波

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生字,巩固生字是最好的识字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把识字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上,通过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和能力,使他们乐于识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识字活动中去,达到大量识字的目的,为阅读和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激发兴趣,乐中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绚丽多姿的游戏、玩耍的世界中踏入校门,他们活泼好动,充满童趣,但持续集中注意时间短,课堂教学中穿插运用游戏能很好地克服这一弊端。因此,教师要通过游戏、表演、实验、操作、动手模拟等,使学生的眼、耳、脑、手、口等一齐“动”起来,以“动”激活识字教学。如开展“我与生字交朋友”活动,就能收到很好的识字效果。1.叫朋友“名字”。学生在课文中画出会学、会认的生字朋友,在通读课文时准确地读出朋友的“名字”(读音)。这样教学,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读起书、认起字来特别用心。2.记朋友“相貌”。与生字交朋友了,就要记住朋友的“相貌”(字形)。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想方设法地记住生字字形,使一个个抽象的书面符号在学生面前“活”起来,进入到学生的知识仓库,学生不仅记得住,而且还画得准(书写准确)。3.看朋友“做事”。一个个生字孤立地看,只不过是一个个抽象的书面符号,而一旦融入到课文这个“大家庭”,这一个个生字就充满了生命和活力,其作用也就显现出来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看朋友“做事”,(就是看看生字在“家”中的作用,即表达了什么意思。)让学生自觉地联系上下文,通过查字典和同桌讨论等方法去挖掘生字的含义。如教学《识字4》一课时,在学生了解整篇韵文后,让他们戴上与昆虫有关的图或词的卡片,伴着“找朋友”的音乐参与游戏活动,去找朋友,把枯燥的复习寓于快乐而又紧张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将所学词语与相应事物联系起来,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接着,通过“小组合作做贺卡”的活动,请学生把刚才游戏的卡片取下来,贴在已经准备好的贺卡上,画上其他图案装饰一下,但要把图和词贴准确,学生在动手剪、动手画、动手贴的过程中快乐地学习,审美情趣得到了培养。

二、巩固训练,玩中学

学生经过正确识字后,还必须进行间隔性的再现学习。教师要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通过变式训练来巩固识字效果。1.卡片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先自己拼读,然后小组交流学习。2.多种形式比赛读。开展比一比、赛一赛的活动,寓复习巩固于比赛之中。如小组“开火车”比赛,看谁认得快;生字默写比赛,看谁默写得对。3.找字卡,做游戏。把生字写在卡片上,一个学生读,其他学生找出字卡展示,或两个学生,我读一个你找,你读一个我找。4.找朋友。把合体字分解成几个部件,写在卡片上(如:人+王=全”“口+十=早”“口+十=叶”“一+大=天)让学生以找朋友的形式把相关的字联系起来,这样从分到合,又从合到分,从整体到部分,又从部分到整体,既有趣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容易混淆的字也就区分开了。5.减一减。与找朋友的方法类似,不同点是从一个字中去掉某一部分。如学“乌”字,学生从“鸟”字得到启示,说“鸟”字去掉一个点就是“乌”字。学习“休”字,学生说“体”字去掉一横就是“休”。6.换一换。依据形声字的特点,通过换字的部首来变成另一个字,如“清”字换三点水为“日”就成“晴”;换三点水为“目”就为“睛”等。7.说一说。如《乌鸦喝水》一课中有“喝、渴”两字,学生容易混淆。教师请学生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分辩清楚。有个学生这样记:“喝水要用嘴,‘喝是口字旁。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这样一说,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三、启发想象,自主学

识记汉字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在指导识记生字时,教师要启发学生结合字形字意发挥想象,引导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从而激活学生潜在的创造能量,归纳总结出识记生字的方法。如:1.说一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介绍字的意思。如“雨”字,有的学生说:“那四点就是雨点”。2.演一演。如“看”和“着”这两个字很容易混淆,学生是这样记的:孙悟空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把两个指头伸上头就是“着”,并做出模仿动作,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看”和“着”这两个字。3.编一编。顺口溜和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读好记,比较受欢迎。例如学习“力”,教师先板书“刀”字让学生读,再把“刀”字一撇写出头变成“力”,让学生编顺口溜,学生很快就编出了“刀字出了头,力力力”的顺口溜,记住了“刀”和“力”这两个字。

四、开发资源,课外学

识字教学要重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的整合,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社会化识字教学活动,使学生树立“生活即是识字”的理念,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认识更多的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良好习惯。1.在校园中识字。进入校园扑面而来的校名、校训、小学生守则和学校里的文化设施;进入班级,班级名、黑板报、班级制度、伙伴名字等都是学生识字的素材。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认认这些字,让学生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熟悉环境与识字认字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又巩固和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果。2.在环境中识字。在生活的多彩世界里,汉字随处可见。喝饮料时,饮料名跃入眼帘;买物品时,物品的名称、说明罗列其上;上街时,路旁的各种广告仿佛在向人们招手;看电视节目中的新闻联播、儿童故事片、动画片等……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识字环境。这样在大语文环境下识字、认字,增大了学习的内容和空间,刺激和延长了思维记忆,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生字词的强化与巩固。3.在课外阅读中识字。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与自己识字量相当的课外书籍,利用课外阅读指导课,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进行“我会读”展示性阅读活动,在阅读交流互动中巩固识字效果,达到多识字、早阅读的目的,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使识字和阅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五、多元评价,激励学

评价具有激励功能,能让学生体验进步和成功的愉快,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要结合低年级学生自尊心强,爱表现的特点,通过多元评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如开辟“识字园地”,把学生课外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大家评价;建立“识字档案袋”,记录学生的识字量,可以将每天认识的字,课外收集到的商标等装入袋内,每周将字卡拿出,采用全班交流或同桌互相交流的方法,认识上面的字,在体会成功的同时达到复习巩固识字的目的……

教师如果为学生识字创造条件、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那么,识字将不再是学习的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责任编辑:王天杰

猜你喜欢

卡片生字课外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卡片排一排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健忘卡片
斯诗私塾
水往高处流
生字变身
取经之路
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