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十新十异”评价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14-11-05许华庚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4年9期
关键词:新教材教材专业

许华庚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快速成长已成为目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大家都在寻求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快途径与最好方法,经过多番摸索与实践,“十新十异”课堂观察评价方式产生了,这一方式对教师专业成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十新十异”课堂观察评价方式意旨:在“十新”(意识形态)背景下,从十个不同侧面进行“十异”课堂评价。

“十新”具体指:“新教材”、“新课标”、“新理念”;“新视觉”、“新思想”、“新方法”;“新起点”、“新角色”、“新要求”;“新进步”。即要求1.在课前准备与评课议课时,教师要体现“三新”:“新教材”,“新课标”,“新理念”。2.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体现“三新”:“新视觉”,“新思想”,“新方法”。教师是否站在学生角度,采用“新的视觉”,去展现“新的教学思想与数学思想”、“新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3.在教学之后教师要达成“三新”:“新起点”,“新角色”,“新要求”。作为教师,是否会“回头看”?是否会进行反思?教学设计是否站在“新的起点”?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有新的变化?教学效果是否有“新的提高”?如果没有,该怎样进行自我改进?4.教师与学生共同达到“一新”:“新进步”。

“十异”具体指:“授后得失”,“教材分析”,“三维目标”,“课堂生成”,“课堂激励”,“授课优点”,“授课创新”,“授课不足”,“个体优化”,“总结推广”十个侧面。

“十异”评价是为了进一步快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快掌握如何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进行的一种授后评课议课教研活动形式。

操作流程如下:

一谈“授后得失”——目的在于“促进实践反思”。

执教教师授课之后,教学的“得”与“失”有哪些?既要反思课堂中的成功之处,也要反思课堂中的不足之处。另外,结合参赛课、示范课等,先讲本节课是怎样磨课的?在磨课过程中对该节课的重难点是怎样看待的?

二剖“教材分析”——目的在于“发展团队研究”。

研究教学首先从研究教材开始,教师研究教材其实就是要立足教材、充分放大其育人功能。教师团队在上课前一起讨论一幅主题图、一个例题画面、一道例(习)题价值到底在哪里?这不仅仅在于教知识,还需要挖掘知识点背后有没有更深远的潜在意义、数学思想和数学文化……

比如,新旧教材的对比:“平均分”。旧教材课本中的提示语“应该每份同样多”——建议改成“数一数,分一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吗?”新教材课本中的提示语:把6颗糖分成3份,分一分。新教材的这一改变体现了怎样的教学理念?(积累学生活动经验)

三评“三维目标”——目的在于“聚焦师生课堂”。

“三维目标”指(1)“知识与技能”(外在的、无形的)(2)“过程与方法”(内在的、有形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非智力因素)。

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探索,从“双基”到“四基”已成为我国数学教育极富特点的教学形式。此次课程改革继承了这一传统,并促进学生数学“四基”发展,最终又成为三维目标中的重要要求。

四评“课堂生成”——目的在于“达成三个驾驭”。

课堂生成往往是一个教师灵活教学机智的流露,也是扎实教学功底的表现,更是课堂教学过程出彩的见证,它能够高度体现教师驾驭教材、驾驭课堂和驾驭学生的能力。对于教学,需要留有空间给学生和教师,但是,教师的视界不能只盯住预设的教学程序完成与否,而是要用驾驭教材、驾驭课堂和驾驭学生的眼光去度量课堂上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才能用智慧点亮数学教学、用灵魂浸润数学文化,更要用爱心对学生“润物无声”。

五评“课堂激励”——目的在于“学生享受数学”。

教师把课堂中对学生的所有激励记录下来,目的就在于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学习数学成功带来的快乐与喜悦等。

六评“授课优点”——目的在于“教者体验成功”。

对执教者的授课提出许多优点,让执教者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七评“授课创新”——目的在于“寻觅求新求异”。

“授课创新”是在“授课优点”之上的独到之处。教师对待授课内容,无论是平时的教学,还是示范课、研究课、参赛课等,要想做到新颖独特,就必须在设计之前预设,从平时教师忽视的3至4个创新点来求新求异,才能征服听众、征服评委、征服出版刊物编辑。

八评“授课不足”——目的在于“弥补教学遗憾”。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个教师的课都有不足之处。但是,大部分教师往往看不到不足,甚至“当局者迷,旁观者‘雾”。那只有用“点评者”来“点化、引导”,促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九议“个体优化”——目的在于“追求经典与卓越”。

首先让主评教师谈如何对该内容进行再次“优化设计”,然后让其余每一个教师都参与到此内容的教学研究与讨论中,大家出谋划策,群策群力、优化设计,为共同打造精品课堂而努力。

十评“总结推广”——目的在于“扬长避短、全员提高”。

最后,通过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短板”与“特色”,让大家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促使每一个成员与学员在听课与评课中汲取营养,提升专业,内化素质,克服不足、采百家之长为己所用。

总之,“十新十异”课堂观察评价是教师授课之后进行评课的一种基本教学研究活动,它能让参培教师在短时间内迅速学会如何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写听课反思,写教后心得,进行论文写作以及课题研究等。其功能不仅犹如导游解说,让一路看风景的人,深知风景背后自己不知道的天文、地理、神话、典故等,还能让年轻教师快速掌握该学科的专业知识。尽管该课堂观察评价有“十新十异”,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个导向,它不是“标准”,但已力求“精简”与“多元”。

新课标下的课堂评价加强了诊断与促进,削弱了甄别功能,它不仅关注学生发展,更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强调与他人比较,更强调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及成长发展,使学生对学科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十新十异”课堂观察评价仍然如此,它是一种培训交流研讨活动,不需要评出好或不好,而是探讨教学技艺、研究教学方法、衡量教学效果、借鉴课堂激励,鼓励参培教师探求教学方法,锤炼专业素养,促使他们在较短时间里更好、更快、更有效地发展,同时也能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不断具有专业信心、职业兴趣、业务自豪以及精良的教学技艺。所以,“十新十异”课堂观察评价能有效地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深水泵”。

责任编辑:张 莹

猜你喜欢

新教材教材专业
教材精读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对一道新教材习题及解答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