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014-11-04李云波
摘 要:锻炼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新课标对初中数学规定的教学任务之一。在教学实例中,教师要加强答题练习,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逻辑思考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多做题,同时关注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训练
伴随新课程的改革,老师的教课观念与任教模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模式也从以前的死记硬背、被动学习转化为当今的积极学习。对初中生来说,数学逻辑思想的训练重点还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按照课程标准,有效设置教学内容,借助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加强答题练习,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脱离不了数学题的培训,而数学题是无止境的,并且每道题都是不同的。每答一题都规定解析题中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联,找到它们间的关联,清楚答题办法,这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在答题中,让学生由简单题型着手,让学生经过对容易数学题型的了解对答题办法有着思考模式与过程,在学生独自做完此种题的解答后,再适宜地提升题的难度,这样通过不断练习、深化,在答题中训练、深化学生的思想,同时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从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是有思想的,人的所有重点活动都是在相应的思想引领下实施的。逻辑思想和人类相伴,它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处处都有,时刻都有。所以,作为数学老师,要借助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者认为,兴趣是人们了解事物的原动力,是人们求知的来源。而我们的教学事例也表明了兴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它是学生提升思考的基础与条件。学生唯有对一个事物有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地探究与调查。所以,按照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我们初中数学老师要学会借助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给出一些和学生生活相近的,让学生有兴趣且具备逻辑思考的问题。靠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很好获得学生的关注,很好让学生全心投入,学生在调研当中自己思考、动手,从而提升他们的思考水平。
3.强化逻辑思考练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不断思考当中明白与掌控思想。这就要数学老师在教学中有规划、有目标地策划与设置有利于学生的逻辑思考练习。
(1)做好数学定义的教学。数学教学中的定义是很抽象的,它是形成决定、推论的重点,是最基础的思考方式。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的解释与传授应让抽象的定义详细化、简便化、常用易懂,这样才有助于学生了解定义的含义。另外,数学老师能够举一些反面的试题,使学生在对比与辩论当中慢慢加深对准确定义的了解与掌握。最后老师要让学生用精确的语言阐述数学定义。
(2)锻炼学生的选取决定能力。选取判断水平体现了一个学生逻辑思维水平的高低,它常常先直觉了解,而后决定且获得信息,再对内容选择、决断后选择方案。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应首先锻炼学生怎样去准确读了解信息,这是锻炼选取、判断水准的重点之处。老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价值理念,因为准确的价值理念是对事物实施挑选判断的主要根据,对学生的判断水平具备引领作用。在答题教学中要尽可能鼓励与锻炼学生多方面、多模式地去找到最好答案,且解析答题过程,掌控思考方法,让学生不仅知其答案,还要知其为什么。
总之,在初中数学任教中中,应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定要强化思想品质的养成、思想方向的联系与思考过程的组建;学生只有具备较好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才可找到准确的答题方法与答题技巧,才可切实地从复杂的数学题库中解脱出来,唯有通过多次练习才可获得准确的逻辑思维方式和办法。
参考文献:
陈身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2(05).
作者简介:李云波,女,1975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广元市青川县三锅初级中学,研究方向:初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