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序贯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2014-10-23熊爱君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5期
关键词:序贯疗法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熊爱君

[摘要] 目的 观察序贯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6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先采用依斯巴汀注射液治疗,待症状减轻后,再服用依斯巴汀片治疗;对照组采用赛庚啶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指标。 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为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治疗后的瘙痒、风团数目,风团大小,持续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依斯巴汀序贯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依斯巴汀;慢性荨麻疹;序贯疗法;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58.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9(a)-0090-03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sequential 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XIONG Ai-ju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Xin Steel Central Hospital of Jiangxi Province,Xinyu 338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equential 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Methods 64 patients with chronic urticarial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 2013 to Mar 2014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with 32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ebastine injection first then ebastine tablet after symptom remission.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yproheptadine.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clinical index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5.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50.0%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regarding pruritus,wheal number,wheal size and duration after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Sequential therapy with ebastine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l,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Ebastine;Chronic urticarial;Sequential therapy;Clinical observation

慢性荨麻疹指由各种因素导致皮肤、黏膜、血管等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或组织内充血,病程>6周者称为慢性荨麻疹[1-3]。病因常不确定,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不定时的在躯干、四肢或者面部发生瘙痒、风团等,影响工作和学习等,当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4-5],临床治疗比较困难。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32例患者采用依斯巴汀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6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21~62岁,平均(32.4±5.6)岁;病程3~14个月,平均(5.6±2.1)个月。对照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20~63岁,平均(31.8±4.9)岁;病程2~15个月,平均(5.3±2.8)个月。两组患者的病程、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首先采用依斯巴汀注射液治疗,2周后服用依斯巴汀片剂治疗,1片/d,服用2周。对照组采用赛庚啶口服治疗,3次/d,1片/次,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所有患者如果经以上两种治疗方法无效,更换治疗方式,直至痊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能够正常工作和休息;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基本不影响休息和工作;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未消失,严重影响休息和工作。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ndprint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8.8%,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40.6%,总有效率为50.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瘙痒、风团数目、风团大小、持续时间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瘙痒程度得分低于对照组,风团数目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t=5.08、6.17、4.89、5.27,*P<0.05

2.3 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3例口干、嗜睡等症状,停药后一段时间,症状消失。

3 讨论

序贯疗法的概念是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将药物的一种高级剂型转换为低级剂型继续治疗,或者由注射剂改为片剂继续治疗[6]。Quintiliani在1987年首先提出了抗微生物药物序贯疗法的概念。序贯疗法的优点在于:在不影响患者疗效的基础上,可以显著降低其住院及门诊费用,减轻长期接受注射剂的痛苦[7-8]。文献[9-10]报道显示,静脉注射剂序贯转换为口服制剂具有很高的有效性和经济性,药理学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慢性荨麻疹是由内外病因导致的慢性疾病,临床上治疗复杂,大部分患者找不到病因,且停药后容易复发,治疗非常棘手,多采用传统的中医药或单纯的药物治疗,但容易复发[11],其发病的主要机制是肥大细胞活化组胺等介质。有研究显示,绝大部分慢性荨麻疹与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有关。因此,抗组胺类药物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首要选择。依斯巴汀是一种选择性抗组胺药物,能够特异性阻断H1受体,能够显著控制慢性荨麻疹的症状[12],临床报道显示,其对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小,不会影响人的思维功能[13]。在服用依斯巴汀后,代谢为有活性的羟酸代谢物卡巴斯汀。依巴斯汀对组胺介导的风团和红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服药后2~4 h出现抗组胺活性,4~12 h达到高峰,并至少持续24 h[14]。

本研究结果显示,依斯巴汀序贯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总有效率为75.0%,而赛庚叮仅为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瘙痒、风团数目、风团大小、持续时间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瘙痒程度评分与风团数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依斯巴汀的不良反应仅为轻度嗜睡、口干等症状。

综上所述,依斯巴汀序贯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有效率高、针对瘙痒风团特异性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出版社,2010:123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47.

[3] 马振友.皮肤科国家基本药物与新物药手册[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1:224-238.

[4] Gillen MS,Miller B,Chaikin P,et al.Effects of supratherapeutic doses of ebastineand terfenadine on the QT interval[J].Br J Clin Pharmacol,2001,52(2):201-204.

[5] 王康生,李常兴.桂枝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4,27(3):93-95.

[6] 赵亚红.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50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9):549.

[7] Caproni M,Torchia D,Cardinali C,et al.Infiltrating cells,related cytokines and chemokine receptors in lesional skin of patients with dermatomyositis[J]. Br J Dermatol,2004,151(4):784-791.

[8] 郑媛,俞长玺,茆建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2):91-92.

[9] 孙忠实,朱珠,张素敏.大力提倡抗微生物药物的转换疗法[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0):709.

[10] Nathwani D,Tillotson G,Davey P.Sequential antimicrobial therapy——the role of quinolones[J].J Antimicrob Chemother,1997,39(4):441-446.

[11] 丁秋允,刘春梅,赵建伟,等.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6):381-382.

[12] 陈华全.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09,4(9):27-28.

[13] 林能兴,连昕,黄长征,等.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sCD23和白介素-4水平检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10):702-703.

[14] 周永英.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J].中南药学,2009,7(5):388-390.

(收稿日期:2014-06-05 本文编辑:林利利)endprint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8.8%,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40.6%,总有效率为50.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瘙痒、风团数目、风团大小、持续时间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瘙痒程度得分低于对照组,风团数目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t=5.08、6.17、4.89、5.27,*P<0.05

2.3 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3例口干、嗜睡等症状,停药后一段时间,症状消失。

3 讨论

序贯疗法的概念是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将药物的一种高级剂型转换为低级剂型继续治疗,或者由注射剂改为片剂继续治疗[6]。Quintiliani在1987年首先提出了抗微生物药物序贯疗法的概念。序贯疗法的优点在于:在不影响患者疗效的基础上,可以显著降低其住院及门诊费用,减轻长期接受注射剂的痛苦[7-8]。文献[9-10]报道显示,静脉注射剂序贯转换为口服制剂具有很高的有效性和经济性,药理学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慢性荨麻疹是由内外病因导致的慢性疾病,临床上治疗复杂,大部分患者找不到病因,且停药后容易复发,治疗非常棘手,多采用传统的中医药或单纯的药物治疗,但容易复发[11],其发病的主要机制是肥大细胞活化组胺等介质。有研究显示,绝大部分慢性荨麻疹与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有关。因此,抗组胺类药物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首要选择。依斯巴汀是一种选择性抗组胺药物,能够特异性阻断H1受体,能够显著控制慢性荨麻疹的症状[12],临床报道显示,其对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小,不会影响人的思维功能[13]。在服用依斯巴汀后,代谢为有活性的羟酸代谢物卡巴斯汀。依巴斯汀对组胺介导的风团和红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服药后2~4 h出现抗组胺活性,4~12 h达到高峰,并至少持续24 h[14]。

本研究结果显示,依斯巴汀序贯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总有效率为75.0%,而赛庚叮仅为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瘙痒、风团数目、风团大小、持续时间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瘙痒程度评分与风团数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依斯巴汀的不良反应仅为轻度嗜睡、口干等症状。

综上所述,依斯巴汀序贯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有效率高、针对瘙痒风团特异性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出版社,2010:123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47.

[3] 马振友.皮肤科国家基本药物与新物药手册[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1:224-238.

[4] Gillen MS,Miller B,Chaikin P,et al.Effects of supratherapeutic doses of ebastineand terfenadine on the QT interval[J].Br J Clin Pharmacol,2001,52(2):201-204.

[5] 王康生,李常兴.桂枝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4,27(3):93-95.

[6] 赵亚红.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50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9):549.

[7] Caproni M,Torchia D,Cardinali C,et al.Infiltrating cells,related cytokines and chemokine receptors in lesional skin of patients with dermatomyositis[J]. Br J Dermatol,2004,151(4):784-791.

[8] 郑媛,俞长玺,茆建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2):91-92.

[9] 孙忠实,朱珠,张素敏.大力提倡抗微生物药物的转换疗法[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0):709.

[10] Nathwani D,Tillotson G,Davey P.Sequential antimicrobial therapy——the role of quinolones[J].J Antimicrob Chemother,1997,39(4):441-446.

[11] 丁秋允,刘春梅,赵建伟,等.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6):381-382.

[12] 陈华全.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09,4(9):27-28.

[13] 林能兴,连昕,黄长征,等.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sCD23和白介素-4水平检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10):702-703.

[14] 周永英.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J].中南药学,2009,7(5):388-390.

(收稿日期:2014-06-05 本文编辑:林利利)endprint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8.8%,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40.6%,总有效率为50.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瘙痒、风团数目、风团大小、持续时间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瘙痒程度得分低于对照组,风团数目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t=5.08、6.17、4.89、5.27,*P<0.05

2.3 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3例口干、嗜睡等症状,停药后一段时间,症状消失。

3 讨论

序贯疗法的概念是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将药物的一种高级剂型转换为低级剂型继续治疗,或者由注射剂改为片剂继续治疗[6]。Quintiliani在1987年首先提出了抗微生物药物序贯疗法的概念。序贯疗法的优点在于:在不影响患者疗效的基础上,可以显著降低其住院及门诊费用,减轻长期接受注射剂的痛苦[7-8]。文献[9-10]报道显示,静脉注射剂序贯转换为口服制剂具有很高的有效性和经济性,药理学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慢性荨麻疹是由内外病因导致的慢性疾病,临床上治疗复杂,大部分患者找不到病因,且停药后容易复发,治疗非常棘手,多采用传统的中医药或单纯的药物治疗,但容易复发[11],其发病的主要机制是肥大细胞活化组胺等介质。有研究显示,绝大部分慢性荨麻疹与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有关。因此,抗组胺类药物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首要选择。依斯巴汀是一种选择性抗组胺药物,能够特异性阻断H1受体,能够显著控制慢性荨麻疹的症状[12],临床报道显示,其对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小,不会影响人的思维功能[13]。在服用依斯巴汀后,代谢为有活性的羟酸代谢物卡巴斯汀。依巴斯汀对组胺介导的风团和红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服药后2~4 h出现抗组胺活性,4~12 h达到高峰,并至少持续24 h[14]。

本研究结果显示,依斯巴汀序贯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总有效率为75.0%,而赛庚叮仅为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瘙痒、风团数目、风团大小、持续时间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瘙痒程度评分与风团数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依斯巴汀的不良反应仅为轻度嗜睡、口干等症状。

综上所述,依斯巴汀序贯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有效率高、针对瘙痒风团特异性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出版社,2010:123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47.

[3] 马振友.皮肤科国家基本药物与新物药手册[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1:224-238.

[4] Gillen MS,Miller B,Chaikin P,et al.Effects of supratherapeutic doses of ebastineand terfenadine on the QT interval[J].Br J Clin Pharmacol,2001,52(2):201-204.

[5] 王康生,李常兴.桂枝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4,27(3):93-95.

[6] 赵亚红.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50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9):549.

[7] Caproni M,Torchia D,Cardinali C,et al.Infiltrating cells,related cytokines and chemokine receptors in lesional skin of patients with dermatomyositis[J]. Br J Dermatol,2004,151(4):784-791.

[8] 郑媛,俞长玺,茆建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2):91-92.

[9] 孙忠实,朱珠,张素敏.大力提倡抗微生物药物的转换疗法[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0):709.

[10] Nathwani D,Tillotson G,Davey P.Sequential antimicrobial therapy——the role of quinolones[J].J Antimicrob Chemother,1997,39(4):441-446.

[11] 丁秋允,刘春梅,赵建伟,等.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6):381-382.

[12] 陈华全.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09,4(9):27-28.

[13] 林能兴,连昕,黄长征,等.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sCD23和白介素-4水平检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10):702-703.

[14] 周永英.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J].中南药学,2009,7(5):388-390.

(收稿日期:2014-06-05 本文编辑:林利利)endprint

猜你喜欢

序贯疗法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祛风汤联合左旋西替利嗪治疗阴血不足型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评价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探析精细化护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效果影响
和平地区慢性荨麻疹过敏原测定临床分析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研究
两种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方案用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