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平地区慢性荨麻疹过敏原测定临床分析

2016-07-26吴国志陈芳周云慧吴山曾新华叶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7期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吴国志 陈芳 周云慧 吴山 曾新华 叶玉花

【摘要】 目的 对慢性荨麻疹的过敏原测定进行分析讨论。方法 146例慢性荨麻疹过敏患者, 采用特应性斑贴试验对患者过敏原进行检测, 调查患者具体过敏原。结果 14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95例患者过敏原为吸入性过敏原, 51例患者过敏原为食入性过敏原。吸入性过敏原中25例过敏原为尘螨;21例为粉尘螨;12例为花粉;11例为狗毛;9例为猫毛;6例为甲醛;5例为蟑螂;6例为除虫菊。食入性过敏原中26例过敏原为鸡蛋白、牛奶;10例为鱼、虾;5例为芒果;4例为竹笋;3例为菠菜;3例为花生。结论 吸入性过敏原的检出率要高于食入性过敏原, 患者过敏原主要以尘螨、粉尘螨为主, 特应性斑贴在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测定中的检测效果理想。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吸入性过敏原;食入性过敏原;检测鉴定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062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主要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病因复杂, 且病程长, 反复发作, 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和烦恼,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2]。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疹块损害, 骤然发生, 迅速消退, 瘙痒剧烈, 愈后不留任何痕迹[3]。诱发本地区慢性荨麻疹的原因很多, 本院在2014年3月~2015年10月选择146例慢性荨麻疹过敏患者, 采用特应性斑贴试验对和平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进行检测, 及时准确的查找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致敏物质, 对于采取相应回避措施、控制病情和防止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146例慢性荨麻疹过敏患者, 平均年龄(21.6±5.4)岁, 男85例, 女61例, 平均病程(8.6±7.9)年。患者疾病反复发作次数≥2次/周,

连续时间>6周。所有患者病因均排除压力、紫外线照射、寒冷、运动等物理因素, 无药物导致荨麻疹;患者无全身系统性损伤, 无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症状。所有患者进行血液检查前均停止使用抗组胺药物, 短效药物停止时间>3 d, 长效药物停止时间>1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停止时间>2周。

1. 2 方法

1. 2. 1 过敏原选择 吸入性待检过敏原选择:尘螨、粉尘螨、蟑螂、花粉、狗毛、猫毛、甲醛、篦麻粉、丙烯醛、除虫菊等。过敏原浸出液原液由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食入性待检过敏原选择:鸡蛋白、牛奶、花生、鱼、虾、竹笋、菠菜、芒果、李子、茄子等。过敏原浸出液原液由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 2. 2 检测方法 吸入性过敏原采用凯氏定氮仪对蛋白质定量测定, 将浸出液原液稀释至相应浓度, 与凡士林混匀备用;食入性过敏原的蛋白浓度设定为1 g, 过敏原新鲜原液以10 ml生理盐水稀释(1 g/10 ml)后的浓度, 试验前将1滴试剂滴于滤纸上备用。先在斑试器胶带背面按先上后下, 先左后右的顺序标好抗原号, 把备好的过敏原放在斑试盒里, 注意尽量不要把斑试物加在斑试器边缘, 将加有抗原的斑试器胶带贴于慢性荨麻疹患者背部脊柱两侧未受损的皮肤, 并对斑试器小室逐个适当加压, 以便排出气体, 并确保其内的斑试抗原充分与皮肤直接接触, 48 h后揭去, 斑贴测试器30 min后肉眼判读, 72 h后进行第2次判读[4-6]。

1. 3 评判标准 判断标准以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规定的标准为依据, 即根据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推荐的标准判读结果[7]。皮肤无任何改变为阴性反应, 以出现红斑, 浸润作为阳性。特应性斑贴试验检测慢性荨麻疹过敏原判读如下:±为可疑反应:仅有轻度红斑;+弱阳性:红斑、浸润, 可有少量丘疹;++强阳性:红斑、浸润、丘疹、水疱;+++极强阳性:红斑、浸润明显, 出现水疱及大疱;IR刺激反应:局部呈皱纹纸样反应;NT:未试验。

2 结果

2. 1 患者检测阳性率调查 14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有95例患者过敏原为吸入性过敏原, 有51例患者过敏原为食入性过敏原。见表1。

2. 2 两组患者过敏源情况 吸入性过敏原中25例过敏原为尘螨;21例为粉尘螨;12例为花粉;11例为狗毛;9例为猫毛;6例为甲醛;5例为蟑螂;6例为除虫菊。食入性过敏原中26例过敏原为鸡蛋白、牛奶;10例为鱼、虾;5例为芒果;4例为竹笋;3例为菠菜;3例为花生。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变态性皮肤反应, 病因较为复杂, 可由不同的内因、外因共同作用导致。患者过敏原也非常多, 临床中主要分为两大类:吸入性过敏原、食入性过敏原[8]。最常见的就是吸入性过敏原, 如粉尘、螨虫等[9]。吸入性过敏原在食物食入后, 体内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微小蛋白颗粒, 这些小蛋白颗粒被称之为抗体, 在对人体不断刺激过程中, 诱导变态反应疾病的发生[10-12]。

目前临床中检测过敏原的方式非常多, 如皮肤斑贴实验、过敏源浸出液皮肤点刺、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E)等。过敏源浸出液皮肤点刺会引发疼痛, 且需要患者同时设立阳性、阴性对照组, 检测结果假阳性较高[13]。ELISE法为单纯的体外实验, 因此结果准确性也并不理想[14]。皮肤斑贴实验是一种第四型变态反应[15, 16], 将过敏原与皮肤进行接触, 直接对患者过敏情况进行判断。本院调查结果显示, 14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有 95例(65.1%)患者过敏原为吸入性过敏原, 有 51例(34.9%)患者过敏原为食入性过敏原。吸入性过敏原中 25例过敏原为尘螨;21例为粉尘螨;12例为花粉;11例为狗毛;9例为猫毛;6例为甲醛;5例为蟑螂;6例为除虫菊。食入性过敏原中26例过敏原为鸡蛋白、牛奶;10例为鱼、虾;5例为芒果;4例为竹笋;3例为菠菜;3例为花生。

综上所述, 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主要以吸入性为主, 少数患者过敏原为食入性过敏原, 其中以尘螨、粉尘螨为主要过敏原, 特应性斑贴法能够对患者过敏原进行检测, 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 高广程, 许颖. 慢性荨麻疹过敏原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可能的病因分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 14(14):1207-1210.

[2] 周海林, 胡白, 蒋法兴, 等. 安徽省1062例慢性荨麻疹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安徽医药, 2012, 16(11):1615-1617.

[3] 张英, 项燕. 20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及总IgE检测分析.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 10(2):113-114.

[4] 韩秀华, 高岩, 戚贵芹, 等. 泰安地区2047例慢性荨麻疹过敏原流行病学分析. 山东医药, 2013, 53(39):43-45.

[5] 许颖, 张蕊娜, 赵俊英, 等. 180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中国麻风皮肤病学杂志, 2014, 30(3):170-171.

[6] 禹卉千, 李振鲁, 朱钵.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及过敏原检测分析.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6, 35(12):777-778.

[7] 陈黎, 潘武林. 12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抗体及过敏原检测分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22):3070-3071.

[8] 房晶晶, 陈辉, 吴海娟, 等. 惠州地区204例儿童慢性荨麻疹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及过敏原分析. 临床医学工程, 2014(6):

807-808.

[9] 张英, 项燕. 20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及总IgE检测分析.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 10(2):113-114.

[10] 刘佳, 肖汀, 农祥, 等.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总IgE含量、特异性过敏原检测及摩拉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的对比分析. 皮肤病与性病, 2015(4):193-197.

[11] 杨增茹, 满永宏, 丁雨, 等. 69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分析. 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12):2344-2345.

[12] 胡瑚. 慢性荨麻疹395例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皮肤病与性病, 2016, 38(1):70-70.

[13] 苏伟团, 黎建海, 伦振新. 云浮地区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 海南医学, 2011, 22(7):124-125.

[14] 祝红, 钟磊. 急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及过敏原检测分析. 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12).

[15] 宋黎, 叶俊儒, 陆茂, 等. 成都地区85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重庆医学, 2016, 45(7):918-920.

[16] 王乖娟, 荆鲁华, 刘卫兵. 威海地区慢性荨麻疹692例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12):1251-1252.

[收稿日期:2016-02-26]

猜你喜欢

慢性荨麻疹
枸地氯雷他定不同剂量方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对比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研究概况
祛风汤联合左旋西替利嗪治疗阴血不足型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评价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探析精细化护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效果影响
金蝉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分析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效果研究
复方甘草酸苷合弗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7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