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2016-10-17高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4期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高明

"

【摘要】 目的 评价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氯雷他定治疗, 观察组患者实施咪唑斯汀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第7天,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0.0%(35/50),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0.0%(25/5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5天,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6.0%(43/50),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0%(34/5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显著, 发生较少不良反应,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咪唑斯汀;慢性荨麻疹;氯雷他定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112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因较为复杂的血管反应性皮肤病, 病变部位可遍及全身, 临床表现为局部成片红肿, 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充血, 有时可伴有液体渗出, 剧烈瘙痒, 常伴有腹胀、腹泻、腹痛、发烧等[1]。临床治疗此类病症常采用抗组胺类药物治疗, 咪唑斯汀为一种新型抗组胺药物, 其可有效选择性阻断组胺H1受体, 有效抑制肥大细胞释组胺, 还可抗过敏性炎症介质, 有研究表明, 其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2]。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9月~

2015年10月于本院接收治疗的5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探究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于本院皮肤科接收治疗的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慢性荨麻疹, 近1个月未曾使用抗组胺类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6例, 女34例;年龄17~65岁, 平均年龄(32.6±10.8)岁;病程5周~4年, 平均病程(1.1±0.7)年。对照组患者中男17例, 女33例;年龄18~64岁, 平均年龄(35.3±9.6)岁;病程5周~4年, 平均病程(1.0±0.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口服咪唑斯汀10 mg, 1次/d, 连续服药15 d, 期间治愈者停药。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10 mg, 1次/d, 同样连续服药15 d, 期间治愈者停药。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7、15 d对患者进行随访, 以四级评分法记录患者瘙痒情况、风团数量及大小。

1. 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疗效, 统计两组患者瘙痒情况、风团大小、数量评分。瘙痒、风团等评分标准:①瘙痒:无瘙痒:0分;轻度:1分;中度:2分;严重(无法忍受):3分。②风团数量:无风团:0分;1~6个:1分;7~12个:2分;>13个:3分。疗效统计:依据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5天积分情况计算症状积分下降指数, 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当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出现负数时, 下降指数记为0[1]。疗效评价标准:治愈:瘙痒、风团等临床症状均消失, 症状积分下降指数≥90%;显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60%~89%;有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30%~59%;无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30%, 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第7天疗效对比 治疗第7天,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0.0%,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0.0%,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第15天疗效对比 治疗第15天,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6.0%(43/50),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0%(34/50),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困倦4例, 占8.0%;乏力1例, 占2.0%, 头晕1例, 占2.0%, 不良反应率为12.0%;对照组不良反应:困倦3例, 占6.0%;乏力3例, 占6.0%, 头晕1例, 占2.0%, 不良反应率为14.0%;两者不良反应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症状较轻, 均在停药后消失。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皮肤病, 其发病原因较为发杂, 很难确定具体原因, 可能与药物、食物、物理因素、其他系统性疾病等相关, 涉及到多种炎症细胞、细胞因子、化学递质, 这些互相牵制影响构成一个较为复杂的免疫网络系统, 通常将其主要病理机制归结为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胺[3]。咪唑斯汀是一种抗组胺类新药, 与氯雷他定一样, 均为第二代抗组胺类药物。咪唑斯汀不但可以抗组胺, 而且还具有抗炎作用, 其可与组胺H1受体亲和, 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又可抑制5-脂氧合酶发挥活性, 达到减少白三烯产生及抑制炎性细胞浸润的作用[4]。临床研究显示,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显著, 不仅能有效缓解瘙痒症状, 还能有效改善皮疹或消除, 并且不良反应较少[5]。氯雷他定可有效特异性拮抗外周H1受体, 还可稳定肥大细胞膜, 从而减少减少炎症递质释放, 同时抑制粘附分子、降低白介素产生[3]。本次研究结果中, 采用咪唑斯汀治疗的观察组第7天时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0.0%, 第15天时治疗总有效率已达到86.0%, 接近90.0%;而采用氯雷他定治疗的对照组患者, 在治疗第15天时疗效才达到68.0%, 充分说明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见效较快, 绝大多数患者使用后症状均迅速得到有效改善。另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仅出现困倦、乏力、头晕等, 停药后症状均缓解, 说明咪唑斯汀安全性较高, 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显著, 发生较少不良反应,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苏建国. 咪唑斯汀与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比较. 治疗经验交流, 2007, 29(1):30-31.

[2] 蔡林, 张建中.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试验.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3, 32(1):42-43.

[3] 邢燕, 邹宇, 唐清体. 氯雷他定、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比较. 四川医学, 2009, 30(1):67-68.

[4] 谢红付, 陈明亮, 施为, 等.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2, 16(5):307-308.

[5] 杨雪原. 评价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22):92-93.

[收稿日期:2016-03-14]

猜你喜欢

慢性荨麻疹
枸地氯雷他定不同剂量方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对比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研究概况
祛风汤联合左旋西替利嗪治疗阴血不足型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探析精细化护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效果影响
和平地区慢性荨麻疹过敏原测定临床分析
金蝉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分析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效果研究
复方甘草酸苷合弗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7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