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残端机械缝合与手工缝合术后残端愈合的临床分析
2014-10-21张淼
【摘 要】 目的:评价支气管残端机械缝合与人工缝合术中不同支气管残端闭合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肺癌实施肺切除手术的患者176例,平均分为两组:机械缝合组和手工缝合组,分别采用机械缝合和人工缝合,比较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癌残留、胸腔感染等指标。结果:机械缝合组有1例在手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手工缝合组有3例;机械缝合组有4例发生残端癌残留,手工缝合组有9例;机械缝合组有4例发生胸腔感染,手工缝合组有8例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机械缝合支气管残端科学、有效,能够减少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支气管残端缝合 机械缝合 人工缝合 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34.2;R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022-01
在肺癌恶性肿瘤切除手术过程中,肺血管和支气管残端的缝合处理时肺部恶性肿瘤切除的关键。因此,正确的支气管残端处理技术对于肺癌的预后恢复十分重要。本文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肺癌实施肺切除手术的患者,通过支气管残端机械缝合与手工结扎缝合两种方法进行支气管残端缝合,对支气管胸膜瘘、残端癌残留和胸腔感染等指标进行对比,现将手术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肺癌实施肺切除手术的患者176例,患者年龄在45-75岁,平均年龄为58.3±6.7岁,其中男性108例,女性68例。患者左侧肺叶切除手术的为117例,右侧肺叶切除手术的为59例,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机械缝合组和手工缝合组,每组88例。两组在性别比例、肿瘤类型及切除部位方面无明显差异。病例及临床问诊显示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未接受过放疗和化疗,经胸部CT和支气管纤维镜检查,并对病理切片进行培养检查确诊为肺部恶性肿瘤。
1.2 病理统计
两组患者中,机械缝合组患鳞癌的为58例,腺癌的为20例,腺鳞癌8例,其他类型的为2例;手工缝合组鳞癌50例,腺癌24例,腺鳞癌9例,其他类型5例。在切除位置上,机械缝合组单肺叶切除的有59例,双肺叶切除的有27例;手工缝合组单肺叶切除的有48例,双肺叶切除的有40例。
1.3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30分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抗厌氧菌感染,患者尽可能保持住院静卧。手术麻醉采用全身复合麻醉进行,切口从左胸外侧或右胸外侧入胸,肺叶动静脉采用常规处理,支气管闭合切除后进行区域淋巴结清扫。
机械缝合组常规处理完肺部血管后,从支气管入手进行解剖,叶支气管闭合选用3.5mm的丁夹,主支气管的闭合采用4.8mm丁夹,两种丁夹均要紧贴支气管分叉的根部,采用支气管闭合器,首先调节间隙至安全距离,通过胀肺确定肺叶与支气管同期良好后,打开机械缝合器保险阀,击发缝合器,完成支气管闭合,在移除病灶后,对支气管的闭合情况进行检查。
手工缝合组在常规处理完肺部血管后,对支气管周围的组织进行分离,在距离支气管5mm处用无损伤的支气管夹夹持近端,直角钳夹持远端。在无损伤钳的协助下用7号手术缝合线从支气管周围组织与支气管之间的间隙入针进行结扎。在支气管钳和直角钳之间将支气管切断,采用碘伏对支气管残端进行消毒,采用4号线对全层间断进行缝合。支气管组织和胸膜采用常规包埋的方法处理。
所有患者进行手术后均静卧休息,不得进行剧烈的呼吸运动。术后24h进行常规复检。
1.4 手术后随访
所有患者手术后要行胸片和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检查,明确支气管残端的运行情况。若仍有支气管和胸膜瘘的情况,则进行胸片检查或胸部CT检查,并注入美兰德进行确诊。手术后第一月、第三月和第六月进行常规复检。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同居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技术资料采用卡方和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经手术结果显示,机械缝合组有1例在手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占总人数的1.14%,手工缝合组有3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占总人数的3.41%,患者对症治疗后均转好出院;机械缝合组有4例发生残端癌残留4.55%,手工缝合组有9例发生支气管残端癌残留占10.22%;机械缝合组有4例发生胸腔感染,占总患者的4.55%,手工缝合组有8例发生胸腔感染,占总人数的9.09%。从上述数据来看,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经手术结果显示,机械缝合组有1例在手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占总人数的1.14%,手工缝合组有3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占总人数的3.41%,其余患者对症治疗后均转好出院;机械缝合组有4例发生残端癌残留4.55%,手工缝合组有9例发生支气管残端癌残留占10.22%;机械缝合组有4例发生胸腔感染,占总患者的4.55%,手工缝合组有8例发生胸腔感染,占总人数的9.09%。从上述数据来看,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手术前处理、抗生素及手术器械的合理应用。肺癌手术并发症出现的情况越来越少。但由于在手术过程中,支气管残端处理不够得当引起的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残端癌的发生导致的胸腔感染已经成为肺癌切除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
3.1 支气管胸膜瘘的影响
首先,支气管胸膜瘘是在实施肺部切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其死亡率高,治愈困难。支气管胸膜瘘从理论上来讲,與支气管闭合手术、支气管闭合部位血流情况、支气管留置的长短、支气管残端病变感染、患者自身免疫能力、支气管手术形式等方面均有关系。据文献报道,支气管手术机械缝合的胸膜瘘发生的概率为3%,而手工缝合胸膜瘘发生的概率为3.5%,但从本研究的两组的统计数字来看,机械缝合组有1例在手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占总人数的1.14%,手工缝合组有3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占总人数的3.41%,手工缝合发生胸膜瘘的几率比机械缝合出现的几率要大几倍。这是因为在支气管残端缝合过程中,缝合线过松容易造成脱落,缝合线过紧容易造成支气管供血受阻。因此,在采用手工缝合的过程中,对缝合线的疏密程度和力度均要进行平衡掌握,两角要完全闭合才不易产生胸膜瘘。
本次研究的机械缝合组采用吻合器机械进行闭合缝合,用力均匀,闭合口径一致,组织反应轻,操作简便,吻合时间短,从某种程度上讲,减少了支气管分泌物对胸腔的感染机会,对患者的预后有非常大的帮助。
3.2 支气管癌残端的影响
支气管癌残留是评价肺癌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减少手术支气管残端癌的复发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生命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据文献报道,支气管残留癌的发生率为3.4-8.5%,本研究中患者支气管残端癌残留的患者为:机械缝合组有4例发生残端癌残留4.55%,手工缝合组有9例发生支气管残端癌残留占10.22%,略大于文献报道。这是因为结扎支气管残端的同时使支气管残端保留增加,进而使癌残留的几率升高。一般来说,机械缝合的残端比手工缝合的残端要短,出现残留的几率就小。
3.3 胸腔感染
胸腔感染虽然在肺部切除后发生率比较低,但也是不可避免的。胸腔感染在某种程度上说,与支气管闭合也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中,机械缝合组有4例发生胸腔感染,占总患者的4.55%,手工缝合组有8例发生胸腔感染,占总人数的9.09%。从病理上分析,胸膜瘘一般都伴随着胸膜感染,但也不能排除单纯性胸膜感染的可能性。机械缝合比手工缝合的时间段,组织伤害小,胸膜感染的几率就低。研究表明,机械缝合的残端能够耐受更高的缝合压力,减轻残端炎症的程度,改善胶原的产生。
综上所述,机械缝合较手工缝合相比,具有预防胸膜瘘、减少残端癌残留和降低胸腔感染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Graeber GM,Collins JJ,Deshong JL,etal. Are sutures betters than staples for closing bronchi and pulmonary vessels? Ann thorac surg,1991,51:901-904.
[2] Leppaniemi A, Wherry D,Pikoulis E,etal. Arterial and venous repair with vascular clips:comparison with suture closure.J vasc surg,1997,26:24-28.
作者簡介:张淼.(1988.5--).贵阳医学院在读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胸部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