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外活动实践的思考
2014-10-21连建华
【摘要】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课内外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和发展,能有效提高语文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外活动;优势;遵循原则;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信息媒介的多样化等等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变化,使学生能获得知识的渠道增多了,自学活动的范围扩大了,汲取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了。基于这样的前提,语文课外活动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下面就此做几点介绍。
一、语文课外活动的优势
语文课外教学成功的历史和不可否认的优越性,使它仍然是现在和将来很长时间教学的主要形式,要求学生掌握较系统的语文知识离不开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也离不开课堂教学的示范和引路。语文课堂教学的优越性还可以举出很多,但是它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首先,语文课堂教学历史包袱沉重。其次,因学生能力不同而产生的学习水平高低各异。还有,课堂教学受时空的限制,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场合,仅限于课堂学习而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语文能力,显然是难以实现的。
相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这些局限性,中学语文课外活动的优势显著。中学语文课外活动自身的发展也有一个过程。从最开始的课堂教学延伸和补充到后来的增加课外书籍阅读活动等,既为课堂学习提供丰富的智力背景,又可以扩大知识面和开阔视野。从这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课外活动最主要的优越性是:
(一)语文课外活动使社会、家庭充分发挥教育效应
语言是人类社会独特的现象,人是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学生学习语言,除了语文课堂教学,社会、家庭随时随地有学习的机会。语文课外活动能沟通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学生专业课是狭小的天地,面向社会把社会生活作为学习对象和学习活动的场所,语文学习的效用也提高了。例如阅读书刊、交际交谈是日常生活之事,运用这类条件开展课外活动,就赋予了这些日常生活活动以学习语文的新意义,学生带着学习语文的目的阅读书刊和交际交谈,可以从中吸取新知识、新信息,能有助于克服语文课堂教学的滞后现象,开阔眼界,丰富学生的生活与内容,直接地提高语文能力。
语文课外活动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智力背景。不读课外书,不看报,不热爱参与社会生活的学生,只满足课堂上听讲与做习题,非但他的语文水平不会高,其他学科也学不好。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教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参加课外活动。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想减轻学生负担,就应该让学生阅读比要求他记忆的东西多两倍,乃至四、五倍。他说:学生出于兴趣、出于认识的需要而阅读的材料总量中,要求学生以识记为目的的而学习的材料所占的比重越大,他学习起来就越困难。反之,阅读更多的材料,记忆也会变得容易一些了。其中的原因是由于知识面扩大了,思路开阔,智力生活充实,以识记为目的学习就会驾轻就熟。所以说课外活动能有益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学习语文培养能力提供了实践的广阔天地
作为学习,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者的目的性是一致的。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学生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往往越好。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较少感到学习的强制性,更多地体会到独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趣味,有利于唤起学习语文的趣味。语文本是一门很有吸引力的学科。新学期伊始,学生拿到新教材,首先愿意从头看到尾的是语文书,说明它自身具有吸引力,但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以及其他总总原因,学生逐渐对语文失去兴趣,因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至关重要。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能重新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稳定的经常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形成兴趣的巩固性,成为长远的兴趣,甚至成为未来的事业志向。
语文课外活动突破了教室的时空限制,是学生有着时间和应用语言的更多的时机和场合,从而培养和锻炼语文的能力。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听说读写全面展开,通过有目的的语文学习,巩固课内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训练收获,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三)语文课外活动为因材施教提供了余地
因材施教体现了教育的基本规律,要求教育者熟悉每个学生的个性、才能和优缺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有的放矢,各有成就。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千方百计尽可能地因材施教,相比之下语文课外活动中因材施教的余地就更大了。在课外,能为学生的各个方面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机会,它可以让广大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语文的活动,有特长的学生也可以找到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语文课外活动就是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目标,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语文课外活动遵循的原则
语文课外活动的原则,是根据教育的基本规律和语文教育的总目标,在总结长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研究语文课外活动的原则,用以指导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使课外活动收到实效,这是十分重要的。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必须遵循自主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中学语文课外活动必须遵循学生自主的原则。这条原则首先表现为学生参加活动应是自愿的,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选择参加。强调自主性,归根到底,是要让学生真正学会独立的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不应只是会跟在老师的身后,“师”云亦云。
教师在课外活动中承担辅导的责任,但不一定事事亲临指挥课内外的重要区别就在于此。课外活动中教师从旁帮助指导,既不是不管不问、放任自流,也不是事事关心,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要防止课外活动搞成课堂教学那样指令学生做这做那,过多的具体要求,过多的检查督促,管理过细,使学生感到还是课堂教学,则不利于课外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因此要明确教师在课外活动中其辅导和指导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endprint
(二)实践性原则
学生从课本中获得大量的间接知识,但人的认知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实践,理解和掌握间接知识也不可缺少感性的经验。这条原则要求在课外活动中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亲自去摘果子尝滋味,自己读书,自己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课内外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和发展。
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语文能力,能力的形成与活动联系在一起,能力总是要在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课堂教学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有其规定的序列和严格的目标要求,课外活动中的听说读写虽难于有课堂教学能力训练那样严密的体系,但由于它是学生独立的实践活动,从中获得的听说读写能力是经受了实践检验的,因而是真正的有用的语文能力。这才是语文教育的能力
目标。
(三)层次性原则
根据语文课外活动的特性,中学语文课外活动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的活动,第二个层次是发挥特长的个别活动。具体地说第一个层次主要是指课外阅读和练笔活动,第二个层次是各种兴趣小组的活动。
提出语文课外活动分层次的原则,是为了课外活动的有序发展,帮助学生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对每个学生来说通过语文课外活动要求锻炼基本的语文能力,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要攀登更高的台阶。学生清楚地知道因为课外活动中的两个层次,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他们能从语文课外活动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就会更高。
三、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根据语文课外活动的原则,结合本班级学生的实际,配合语文课堂教学总体安排,制定课外活动的计划。语文课外活动计划应体现出语文能力发展的阶梯性,例如读报系列活动,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阅读——剪报,贴报——自编小报,从阅读到收集整理资料,再到动手编写,表现出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其次,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要注意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工具的良好习惯。语文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工具,有了使用语文工具的好习惯,一辈子受用。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训练是常规性的训练,课外活动应善于把这种常规化为学生的习惯。例如经常读书,美好地度过闲暇;说普通话、讲话有条理,简明间或幽默;认真写字,经常动笔整理自己的思想等等。
四、结语
语文课外活动能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简介:连建华,女,1968年生,福建省南平市,中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编辑:龙贤东)endprint